APP下载

普惠金融导向下信贷配给缺口的动态弥合

2020-03-19杨秀萍

关键词:抵押品普惠信贷

杨秀萍,薛 阳

(1.沈阳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2.海通证券 投资银行部,上海 200002)

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概念自2005年联合国正式提出已经十年有余,虽然理论界对普惠金融的内涵还未达成完整的一致性认识,但是,在对普惠金融强调为最广泛的社会大众服务、特别是突出强调对贫弱群体服务的认识上已经形成共识。本文认为,普惠金融是让金融资源惠及所有具有合理需求的人群、产业和区域,特别是弱势群体、产业和地区,助力其改变贫困和发展落后的状况,缩小不同群体和区域的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

一、传统金融信贷配给理论的文献梳理

按照经济学原理,竞争性市场上一般性的实物商品,如果出现供求不均衡问题,市场会存在一个价格自动调节机制,即某一商品供大于求,商品价格下降,价格引导减少该产品的生产(供给);某一商品供小于求,商品价格上升,价格引导增加该产品的生产(供给),价格信号自动引导商品供给与需求达到供需相等且价格也趋向和实现均衡水平。但是,信贷市场则不然,信贷市场是以偿还为代价的货币资本借贷行为,银行信贷投放,不仅考虑借贷的价格(利率),还必须考虑该笔贷款投放后连本带利收回来的风险。信贷市场上,利率本身不仅受资金规模的影响,还要受到借款者信用风险的影响,即信贷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规避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其他客观上存在的信贷资金收不回来的风险,比如抵押品的不足和缺少信用担保等,使借贷市场不能像一般商品市场一样依赖价格(利率)自动实现均衡,信贷配给缺口由此产生。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信贷配给长期存在,这种现象被称为“均衡信贷配给”。Jaffee和Russell建立模型讨论信息不对称下信贷市场的违约风险,认为银行因无法识别诚信与非诚信者促使其选择高于市场利率的竞争利率,结果是诚信者退出,不诚信者接受该利率留在市场,银行以此甄别借款者产生信贷配给[1]。Keeton基于信贷市场道德风险的存在,提出借款合同利率的提高,存在降低银行预期回报的风险,利率具有逆向选择效应[2]。Stiglitz和Weiss的研究模型(以下简称S-W模型)经典地揭示了信贷配给是信息不对称下市场机制作用的必然结果,因此,信贷配给作为信贷市场上“信贷配给下的均衡”而长期存在[3]。其基本原理是:利率本身就是贷款风险的原因。利率具有逆向选择作用,亦称分离效应。愿意支付更高利率的借款者可能具有更大的偿债风险。同时,高利率的贷款合同下,会改变借款人的投资选择,因为高利率会降低既定投资项目的回报,因此,借款者会偏向风险需求,交易性质的改变形成道德风险。因此,随着利率的上升,借款人的平均风险会上升,很有可能会降低银行的预期收益。交易前银行即使能够准确地将借款人可能的行动完美无缺地写进合同予以约束,但交易后银行不能直接控制借款人所有可能的行动。基于上述原因,银行期望收益的增长似乎赶不上利率本身的增长,而且,当利率增长到“最优点”之后,期望收益甚至会随着利率的上升而下降,即银行的预期收益不是利率的单调函数,其收益曲线是向后弯曲的;利率不是贷款规模的增函数。在利率“最优点”之后,面对市场超额需求,银行也不会提高利率而增加供给,信贷配给产生。因此,影响银行收益的变量不仅是利率,还有借款者的违约风险。在利率“最优点”,尽管存在需求大于供给的缺口,在S-W模型中这就是均衡利率,即存在信贷配给的均衡,这是信贷市场的常态。因为超过这一点,风险带来的损失大于利率带来的收益,市场上不会存在竞争的力量去实现供求均衡。信贷配给的出现和缺口可见图1。

图1信贷市场上的最优利率R*和信贷配给缺口D*-S*

从图1可以看到,在利率最优点R*上,信贷资金需求D*大于信贷资金供给S*。传统的分析会认为,由于存在贷款的超额需求,在D*-S*这部分没有得到贷款的资金需求者,愿意支付高于R*以上的利率,直至达到R**水平。但是,对于银行来说,在R**上的预期收益率低于R*上的预期收益率,银行从选择收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即使D*-S*这部分的信贷需求者愿意支付高于R*的利率,银行也会拒绝给他们贷款。在以后的研究中,Stiglitz and Weiss在借鉴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抵押品也引入S-W模型中,并得出增加抵押品和提高利率具有一样的逆向选择和激励效应。Stiglitz和Weiss给信贷配给下的定义是,符合以下两种情况,称为信贷配给:(1)在无差别的贷款申请人中,一些人获得了贷款而另一些人却没有获得贷款,那些没有获得贷款的人即使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也还是得不到贷款;(2)无论贷款的供给多么充足,总会有些人在任何利率水平下都无法得到贷款。

Whette拓展了S-W模型,变借款人风险厌恶为风险中性这一前提预设,将抵押品作为内生变量也引入模型中。分析中得出在抵押品要求上,数额的增加也会增加银行的风险,使其预期收益下降,即抵押品的要求和利率一样,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同样引起逆向选择[4]。Bester发表论文也讨论了抵押品在信贷配给中的作用机理,也认为抵押品和利率具有同样的分离风险信贷的甄别机制功能,贷款提供者可以通过变动抵押品数量来观察借款人的敏感程度,从而分离出高、低风险的贷款项目[5][6]。Williamson从注重交易后道德风险的角度,研究了信贷配给中的监督成本,认为监督成本会伴随利率的提高而提高,并认为即使没有交易前的逆向选择,交易后的高昂监督成本也是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7]。Schreft和Villamil又从贷款额度的角度,分析了信贷配给,认为银行从利润最大化出发会控制贷款额度,比如相对大企业,小企业容易遭受信贷配给[8]。其后,Schmidt-Mohr建立模型将利率、抵押品和贷款额度一同作为内生变量引入信贷配给机制中。认为如果借款者属于风险规避型,贷款额就成为甄别借款者风险的内生机制[9]。

从经典的信贷市场供需失衡存在的分析中,我们得到如下信息: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行提供信贷所要考虑的能够规避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或预期收益的几个核心要素:(1)利率;(2)抵押品;(3)监督成本;(4)借款者资产规模;(5)借款规模。这五点的实质是借款者信用保证的另一种表达。

二、传统金融信贷市场分离均衡的形成机理

假设传统金融信贷市场供给与需求者均以利润最大化或预期收益为正为目标,基于此,贷款者和借款者均有参与的约束条件。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借鉴经典文献,分析传统金融信贷供需分离均衡形成的机理,构建分离均衡模型。

(一)传统金融信贷供给模型

以传统商业银行为例,假设存款利率为r,贷款利率为R,申请贷款的概率为p,由于贷款后面临违约问题,我们假设需求主体能正常还本付息的概率为q。为了促使信贷需求主体能够按期偿还本息,商业银行需要对其进行监督,假设花费成本为C(S),S为贷款规模。我们进一步假设,即随着贷款规模的扩大,商业银行的监督成本也要提高,这符合不对称信贷市场的一般规律。此时,商业银行的利润最大化问题可以描述为:

商业银行选择最优的贷款规模S来实现其利润最大化,求解(1)式,可以得出贷款利率的表达式:

即贷款利率随着还款概率的提高而降低,这符合信贷市场效率原则和信贷供给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选择。相反,为了弥补贷款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还款概率较低会促使商业银行通过提高利率来补偿可能的损失。利率的提高,也是对伴随贷款规模增大而带来的监督成本的弥补,存在如下关系:

如果C''(S)>0,即监督成本随着贷款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得越来越快,那么为了弥补监督成本损失,贷款利率也会提高。这里体现出了信贷市场信息的重要性,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信贷供给主体需要对需求主体进行监督,而这种监督是有成本的,从而会对贷款利率产生直接影响。

(二)传统金融信贷需求模型

需求者的信贷可得性可以从正规金融市场和非正规金融市场即民间金融市场去获得。为分析需要,这里我们假设信贷需求主体可以从正规金融市场的商业银行和民间金融机构这两类市场借入资金。假设信贷需求主体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概率为q,0<q<1,贷款利率为R,信息成本为C(A,S),其中A为信贷需求主体的规模,S为贷款规模。信息成本反映了信贷需求主体向商业银行贷款所披露各种信息所带来的成本,假设鄣C/鄣A<0,鄣C/鄣S>0,即信贷需求主体经营规模越小,其信息被金融机构了解得越少,在贷款时其需要向金融机构披露的信息越多,成本越大;同样,贷款规模越大,为了保险起见,商业银行也会要求贷款需求主体披露更多的信息,因而会带来更大成本。

另外,信贷需求主体可以从民间资本市场获得资金支持,概率为1-q,假定民间资本市场利率为L,且L>R。鉴于民间资本市场的特殊性质,假设通过民间资本市场获取资金的信息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信贷需求主体利用资金和劳动力进行生产。

假设生产函数为Y(S,N),N为劳动力数量,鄣Y/鄣S>0,鄣Y/鄣N>0 成立,即产出水平随着资金和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而提高。为了计算方便起见,我们将最终产品的价格水平标准化为1。假设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为W,信贷需求主体的利润最大化问题可以表示为:

(3)式第一部分表示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投资可以获得的利润水平,第二部分表示从民间资本市场获得资金可以得到的利润水平。求解(3)式可以得出民间资本市场利率水平:

由(4)式可以得出:

由(5)式,我们尚且不能判断民间借贷利率随着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概率的变动情况,这要取决于公式鄣Y/鄣S-1-R-鄣C/鄣S 与 0 的关系。若鄣Y/鄣S-1-R-鄣C/鄣S<0,则民间借贷利率随着p的增大而降低,即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概率越大,民间借贷市场的需求越小,其贷款利率也就越低。这里暗含着如果满足商业银行对借款者信用(信息对称、抵押、担保等)的要求,信贷需求主体可以增加在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民间市场的利率便可以降低,信贷可得性增强。

(三)商业银行等期望利润曲线

假设信贷需求主体自有资本a小于投资项目所需要的投资成本C,信贷需求主体必须争取获得供给主体的贷款。假设投资成功的概率为p,成功后获得投资项目收入B,且B≥C(1+R),即收入大于投资成本和利息成本之和,否则信贷需求主体不会对项目进行投资。当信贷需求主体向商业银行借款时,商业银行要求需求主体提供抵押品M,0≤M≤a。如果项目成功,信贷需求主体能够还本付息,偿还金额为B(1+R);当信贷需求主体不能偿还贷款本息时,商业银行可以将抵押品进行拍卖,假设抵押品出售价值是原值的一个比例b,0≤b≤1。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进行放贷,存款利率为r。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进行放贷其所获得的期望利润不能低于0,否则不会对信贷需求主体放贷,商业银行的参与约束条件为:

如果信贷市场是竞争性的,那么均衡时商业银行的期望利润应该为0,否则在利润大于0的情况下会有其他信贷供给主体不断进入信贷市场,直至期望利润为0为止。由(6)式可以得出抵押品的表达式:

(7)式的一个直观结果是贷款规模C越大,需要提供的抵押品越多。由(7)式可以得出:

若1-p+C(r-R)<0成立,那么随着成功概率提高,所需要的抵押品逐渐减少。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商业银行会根据借款者的投资成功概率设计利率和抵押品要求,我们将商业银行贷款合同表示为,给定投资成功概率p,贷款利率R与抵押品M之间存在负相关的线性关系。

由(9)式可知,在给定成功概率的情况下,贷款利率越高,所要求的抵押品越少;贷款利率越低,所要求的抵押品越多。若普惠金融需求主体的投资成功概率p也发生变化,那么M与R之间的关系就为非线性的。

图2描述了在投资成功概率变动的情况下,(7)式所表示的等利润曲线的变动轨迹。

图2商业银行等期望利润曲线

图2表明,随着投资成功概率提高,等利润曲线变得越来越平坦,也就是说随着成功概率提高,商业银行会为需求主体设计一个贷款利率较低和抵押品较高的合同;反之,为成功概率较低的贷款需求主体设计较高利率和较低抵押品的合同。当然,也不是任何成功概率的贷款需求都会被满足,当成功概率很低时,即使利率很高,商业银行的期望收益也会减少。Stiglitz和Weiss对信贷市场配给问题进行的详细研究中,就发现之所以出现信贷配给,是因为随着投资成功概率的降低和利率的提高,借款人会产生道德风险问题,借款人还款的概率越来越小,信贷供给主体期望利润反而会降低[3]。因此,当贷款利率为R0时,即使某需求主体愿意接受贷款,但作为供给主体的商业银行不会再向其提供贷款,出现信贷配给。

(四)传统金融信贷市场分离均衡

对于信贷需求主体来说,其获得贷款之后的期望利润为:

信贷需求主体借款的参与约束条件为:

均衡时,信贷需求主体的期望利润应该为0,否则会有竞争者进入市场,直至期望利润降至0为止。由(11)式可以得到抵押品M和贷款利率R之间的关系式:

给定信贷需求主体的投资成功概率p,M与R之间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假设有p1和p2两类投资者,风险偏好同质,假定风险中性,且p1>p2,两种类型投资者的利润无差异曲线可以表示为图3形式。

图3均衡时不同风险类型借款者借贷合同中R-M组合

图3中,概率p0对应M0,概率p1对应M1,概率p2对应M2,商业银行和需求主体利润无差异曲线的交点即为市场的均衡点。从图3可以看出,投资成功概率为p1的借款者的合同类型为{R1,M1,p1},同样投资成功概率 p2的借款合同类型为{R2,M2,p2}。第一类投资者的抵押品价值较大,但利率较低,第二类投资者的抵押品价值较低,但利率较高。对于每一类投资者来说,他们不会选择利润无差异曲线之外的任何一点作为借贷合同,因为不在利润无差异曲线上的点不满足利润最大化条件。商业银行设计贷款合同满足激励相容条件,即:

(13)式表明,当信贷供给主体设计的信贷合同满足激励相容条件时,每种类型的投资者会自动选择与其类型相适应的合同,而不会选择适应其他类型投资者的合同。我们可以把上述分离均衡称为斯宾塞——莫里斯均衡。当然,斯宾塞——莫里斯均衡的出现也是有条件的。图3中的第三类投资者由于其投资成功概率太低,导致其愿意接受的贷款合同利率水平超过了信贷配给利率,此时,信贷供给主体不会对其贷款,第三类投资者也就面临信贷配给问题。根据上面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当投资者的投资成功概率p≥p0时,信贷市场达到斯宾塞——莫里斯均衡,且自有资产a<M机构的借款需求会被拒绝;2.当p1≥p0>p2时,第一种类型的投资者会按照斯宾塞——莫里斯均衡来选择贷款合同,第二种类型的投资者会被要求提供更多的抵押品,若其自有资产小于抵押品要求,那么第二类投资者就会面临信贷配给问题;3.当 p0≥p1>p2时,投资者的成功概率太低,如果投资者的自有资产a较低,那么所有的投资者都会面临信贷配给问题。

实际上,从上述结论中的(2)来看,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说,如果第二种类型的投资者可以接受的合同为{R2,M2,p2},且 M'>M2,那么投资者不会接受{R2,M',p2}这样的合同,因为这不符合投资者利润最大化原则。

三、普惠金融导向下分离均衡信贷缺口的动态弥合

(一)普惠金融信贷供需主体

普惠金融的信贷需求主体具有广义性、广泛性和全面性的特征,包括信贷需求上的强势群体、一般群体和弱势群体。强势群体即传统金融信贷市场上的富人、精英、大企业等掌控雄厚资本的群体,传统金融发展方式下其信贷可得性强,而且是信贷资金供给主体竞相追逐的对象。一般群体是指居于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信贷需求者,他们资本积累能力正常,能够满足商业银行授信的抵押品等要求,传统金融发展方式下其信贷可得性正常,也是商业银行力图长期保有的客户主体。弱势群体即穷人、中小微企业、个体户、“三农”经济经营主体等。他们要么无信贷抵押品,要么由于生产规模相对较小,或者受地区贫瘠落后的自然禀赋约束,生产技术上或分散的生产与管理上存在诸多制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致使当地消费市场不发达,盈利前景不明朗、不稳定或受到自然周期、季节性等影响,不仅信贷需求额度小,频率高,波动大,回报盈利低,违约风险大,而且偏僻落后地区信贷交易成本高,因此,往往成为传统金融排斥或信贷配给的对象。

普惠金融的信贷供给主体是指所有依法注册经营信贷业务的各类金融机构和法律允许存在的民间信贷组织与自然人,即包括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与个人。正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和合作性金融机构三种金融组织形式。非正规金融机构供给主体,即民间信贷机构供给者,有合会、台会、轮会、标会、典当行和地下钱庄等;个人供给主体主要有家人、朋友、放贷商和生意上往来密切的贸易商、产品加工商、产品供应商等。在我国金融制度结构体系中,正规商业性金融机构是主体,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合作性金融机构是两翼,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民间金融)是补充。普惠金融“三维架构”信贷供给体系见图4。

图4普惠金融“三维架构”信贷供给体系

(二)普惠金融导向下市场与政府合力弥合信贷缺口

面对普惠金融信贷需求主体的特征,如何拟合传统金融分离均衡下的信贷缺口?普惠金融发展理念导向下的金融发展方式能够为弥合信贷缺口找到可行性出路。普惠金融导向下,信贷供给主体中,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三维金融”架构,其中包括民间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他们在践行普惠金融理念下的信贷资源配置中,各自具有优势,功能不同,相互补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拟合传统商业性金融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带来的信贷配给缺口。同时,普惠金融导向下,还强调了一个特别重要的内涵,就是普惠金融不是金融微观主体自身的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市场与政府共同努力,才能使弱势群体金融需求的缺口得到弥合。

1.政策性金融的努力

政策性金融可以依据国家特定的扶持政策和信贷目标,给予遭到商业性金融信贷配给的弱势群体一定程度的信贷支持,比如对农户可以是低息、无抵押的政策性贷款投放等;对科技型、绿色环保有前景、吸纳就业量大的中小企业可以政策性低息、无抵押等信贷支持。政策性金融不以盈利为目的,意在平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引导资金合理流动,弥补和纠正市场机制失灵和造成的金融资源配置扭曲的缺陷。

2.合作性金融的努力

合作性金融产生的宗旨就是要解决弱势群体不能从商业性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问题,目的就是提高成员的信贷可得性。合作性金融成员之间互助共济、低成本内部筹资便利和低利息信贷投放,不以抵押为条件,具有地缘近便、乡里乡亲、社区熟人等软条件优势,诚信度透明性强,可以弥合一部分弱势群体的信贷缺口。

3.民间金融的努力

民间金融的救急补缺,也能发挥部分弥合信贷缺口的作用,民间金融的作用不可忽视。据《中国金融年鉴》(2016)发布的2015年第四季度数据,我国中型、小微型企业通过民间融资渠道借入资金,其中的68.8%用于“流动资金”,9.4%用于“过桥资金”,有效地起到了救急补缺的作用。

4.政府的作为

普惠金融的发展理念就是要实现金融为最广泛社会大众竭诚服务。金融为促进人类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的适度参与和引导是不可或缺的。(1)政府在金融体制建设上,可以在顶层设计上完善以商业性金融为核心,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为两翼,民间金融为补充的“三维金融”架构制度体系,大力发展在为中小微企业、“三农”经济、个体等弱势群体服务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小金融机构,增加多样化的供给主体。(2)政府在信用保证制度建设上,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和担保体系建设,为商业性金融信贷投放提供信用甄别机制平台,降低筛选、合同管理与监督等交易成本。(3)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应发挥更大的作用,降低微观主体的交易成本。在技术支撑平台建设上,用财政投入以及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强化信息技术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惠及城乡以及偏远地区的每一个角落,以降低金融供给与需求双方的交易成本,特别是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4)政府加大产权制度改革,为信贷需求者提供更多可供抵押的资产类型,如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和宅基地制度改革等。(5)政府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准确定位和规范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性质,最大限度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的作用。(6)政府加强监管制度改革,建立差别化的监管制度、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在追求微观利益最大化、商业性收益覆盖成本的同时,兼顾和履行社会责任。如我国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遵照政府监管部门的要求,均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关键问题是切实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7)政府引导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包括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牵头直接或引导各类协会开展中小企业内部治理、财务透明、增强自我积累能力等方面的培训、考察、交流、学习等形式的活动;在城乡以各种形式开展普及金融教育,唤起和增强广大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意识;以各种宣传形式营造诚信守法、互助联保的金融人文环境等。

5.商业性金融的业务创新与竭诚服务

在政府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的同时,商业性金融基于普惠金融的导向,加大力度开展业务创新。如何发挥商业性金融在普惠金融信贷供给上的主力军作用,在弥合弱势群体信贷配给缺口上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这需要促进商业银行转型和业务创新。转型是发展目标的调整,将兼顾中小微企业、“三农”、个体户以及其他贫弱群体的信贷需求,融入人本包容的金融发展理念中,竭诚地为最广大的民众服务,在国家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精准扶贫战略中做出贡献。值得指出的是:商业性金融开展普惠金融业务,不等于牺牲微观效率和做亏本生意。即商业可持续和商业信贷普惠包容并不绝对相冲突。从商业银行收益覆盖成本的商业可持续视角,基于高端、中端、低端客户市场细分的理论,在高端客户具有潜在的“脱媒”可能性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拓展客户群体也是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的战略内容与步骤。有一个商业营销例子可以借鉴,即安德森(Anderson)“长尾”理论[10]。占比99.7%的中小微型企业,以及我国80%的农业人口在“三农”金融需求中占有很高的比例,还有其他个体户等弱势群体,成为安德森“长尾”理论中商业信贷需求的“长尾”群体。“长尾”群体可以成为金融机构商业信贷的“蓝海市场”,只要具备上述政府提供的基础设施与制度等条件。

图5长尾理论示意图

如果用长尾理论的曲线来描绘(见图5),金融机构比较多地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的弱势群体排斥在外,也就是说金融市场具有“二八定律”的特征。

金融机构“嫌贫爱富”的主要原因在于“尾部”区域客户在地理上分布不集中,单笔业务的金额过小,而且收集单个客户的成本过高,违约的可能性较大而导致贷后管理困难,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进而导致收益不能覆盖成本。因此,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机构缺乏向偏远的农村地区、贫困群体和处于弱势地位的小微企业开发金融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动力。通过政府的征信体系建设,可以实现信用信息共享,从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政府推动的担保体系建设、抵押品的产权建设、支付体系、互联网等技术共享平台的建设等,能够帮助金融机构开发针对状况良好的弱势群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且能够使收益可以覆盖成本。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也包括了运行机制的创新,这是最有具体针对性的一步。(1)要为弱势群体“量身定做”适应他们还贷能力的借款合同,提供多种多样的信贷品种。如何能够做出“量身定做”的借款合同和提供多种多样的信贷品种,需要金融机构深入了解这些群体的特征,包括拟投资的项目或具体的信贷需求、可能的还贷情况、可能作为抵押的资产,延伸到对借款者人品等“软信息”的充分了解。要做到这一点,信贷人员需要像公安片警一样深入社区、企业、乡村、经营网点、门铺等密切接触这些群体,只有这样,才能是做到了对弱势群体的竭诚服务,才能使确实有偿还能力的弱势群体得到信贷支持。(2)发展互联网金融,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共享外部性效应,降低交易成本。互联网金融是大众的融资平台,线上销售的特点使信贷产品的供给从“长尾”理论中需求曲线头部的少数大企业单一品种转向尾部对多样化、零星式信贷产品的需求和市场,将市场客户从高端推向低端,实现高、中、低端的覆盖。多样化的信贷品种基于互联网平台可以将巨大的信贷需求推向“长尾”的后端。征信担保体系、产权制度建设和可供抵押品的增多、互联网技术共享平台对交易成本的降低等,有助于金融机构深度开发“长尾”部分的客户,实现对“二八定律”的彻底逆转。总之,基于政府在金融体制、制度、法律、监督、激励、生态环境、技术等基础设施共享平台等信用系统的建设,加上“三维金融”架构制度体系下商业性金融业务与服务流程的创新主渠道,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的补充渠道,民间金融的应急补缺,所有社会合力推动信贷供给增加。在普惠金融导向下,这一效应可以通过市场“最优”利率下信贷供给动态图予以说明(见图6)。

图6普惠金融导向下信贷市场合力动态弥合供需缺口

图6中,假定普惠金融导向下信贷市场存在面对弱势群体的“最优”利率Rinf*,信贷需求缺口为D*-S*,普惠金融导向下,社会合力会推动供给曲线从S向S1、S2、S3移动,降低了处于分离均衡状态的信贷配给的程度,使配给宽度从D*-S*降低到 D*-S1*,D*-S2*,直到趋向D*-D*的供需均衡。从动态来看,普惠金融导向下,市场合力提高了对弱势群体信贷供给的可行性,扩大了信贷交易的边界,在维持信贷投放主体“最优”预期收益的前提下,不断使信贷供给需求趋向均衡,逐渐弥合信贷配给缺口。

猜你喜欢

抵押品普惠信贷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