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矿山安全生产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2020-03-19王广刚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24期
关键词:矿山事故生产

王广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新疆 阿勒泰 836500)

国内地域面积广阔,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产开采行业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国内金属矿山尤其是小矿山,安全生产的条件较差,加上工程地质灾害隐患较多,经常会发生安全事故,每年金属矿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在交通事故以及煤矿安全事故之后。可以看到,安全生产形势严峻,这已经发展成一个限制矿山生产进步的因素,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要想提升生产安全性,就需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升矿山开采的生产条件。

1 矿山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

1.1 经济增长方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种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以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对于资源能耗量大,尤其是对石油、煤炭和电力消耗。快速增长的需求,让矿山企业在高速的运转,甚至有一些企业已经超负荷,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2 金属矿生产因素

国内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主要体现在事故多发、经济损失严重、伤亡巨大、重大事故频发、金属矿山小矿居多、分布广、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不足等。

1.3 地质条件因素

一般企业都在地质较为复杂的条件中,容易发生自然灾害。且矿中井工矿数量较多,水文条件也比较复杂,工程地质灾害隐患较多[1]。另外,火灾以及瓦斯也会影响开采的安全性,在生产中容易出现事故。

1.4 生产技术发展跟不上需求量发展

国内采矿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实施的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并未及时的对安全措施和采矿技术进行更新。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矿山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从之前的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生产的效率以及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国内矿山生产技术发展还是不能适应生产生活对矿产需求量的发展,且在生产中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让矿山生产的安全性受到消极影响。

1.5 重生产轻安全的滞后理念

一些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只想着增加生产量和效益,但是对矿山安全生产则缺乏重视程度,让矿山生产中存在安全隐患。相关人员注重生产轻视安全的滞后理念,使得生产中常出现事故,限制了生产的效益,同时也带来了不好的社会影响。

2 矿山安全生产的现状

国内矿山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安全事故问题频发,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我国正在工业化进程中,生产生活对矿产资源需求日益增加,这就使得一些追求利益的群体,最大成的追求利益,间接增加了矿山安全压力,矿难事件不断增加。

2.1 矿山安全事故频发

2017 年国内矿山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一共有407 起,共造成死亡人数484 人。从下面的图1 中能够看到2013 年~2017 年事故总量和变化趋势。从下面的图2 中能够看到矿山常见事故种类,主要有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爆破危害、触电、火灾、火药爆炸、容器爆炸等。

图1 2013 年~2017 年事故总量和变化趋势

图2 矿山常见事故种类

可以看到,国内矿山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显著,在生产中存在多种事故种类,安全事故频发,不仅给生产带去了影响,还会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国家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发展具有不利影响。

2.2 一线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较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矿山生产中存在很多的危险因素,这也对一线操作人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除了要求他们操作到位之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然而很多一线操作人员在这方面的意识都较弱,导致安全事故时常发生[2]。

2.3 科技滞后,安全保护措施不健全

操作工艺以及生产设备对矿山生产具有重要作用,这会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还关系到行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中,很多矿山企业所在环境较为恶劣,生产技术滞后,缺乏齐全的安保措施,在技术以及资金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使得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4 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完善

这主要体现在几方面:首先,立法发展时间较晚,缺乏较强的实用性,针对一些煤矿安全违法的行为,惩处力度不够,只是简单的行政记过处分、罚款等,且一些法律法规就是总体性的规定,但是缺乏细致的说明,这就导致实用性受到了消极影响。其次,国内还没有制定围绕煤矿企业生产安全的管理机制,无法为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最后,针对有关规定,强制性执行不足,比如,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等,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也未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最终只流于表面。

3 矿山安全生产的应对策略

3.1 加强安全监管制度

矿山安全生产问题频发和国家监管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当前国内矿山安全生产监管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检查、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然而地方政府的监管还在摸索阶段。地方政府在矿山安全生产监督中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监管主体,又是利益主体,行政行为目标函数以及偏好序列较为复杂,公共利益目标和地方特殊利益之间存在矛盾,这就让地方政府的考验加大[3]。除此之外,之所以会出现安全监管不到位,主要原因有:第一,地方政府要提升地方财政收入,刻意放松监督程度;第二,部分监管负责人出于谋取私利的目的而在工作上不作为;第三,因为各方面压力,限制了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监管制度不健全和官商勾结有关,由于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在某种情况下利益是相同的,所以,有勾结的可能,导致腐败产生,这就需要对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完善,消除寻租的体制基础,减少诱发安全事故的因素。

3.2 加强职工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为了提升矿山安全生产的水平,就需要组织矿山生产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包括一线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安全培训计划,通过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把员工安全教育以及意识培养加入到日常经营管理中,提升教育培训的有效性。一线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会影响到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会影响到生产安全性,所以,要提高对他们的要求,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只有得到安全资格认证才能下井作业,企业还需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康体验,生病或身体素质不好的员工禁止上岗,最大程度的提升生产的安全性。

3.3 加强信息化建设

为了提升生产安全性和管理效果,企业可以构建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基于先进技术的支持上,运用全面统一的可视化门户平台,把生产中的安全、销售、生产、材料、人事、设备等专业数据统一集成应用分析,全面落实安全管理。结合矿山安全生产现场数据的变化,实现专业应用数据以及经营管理的数据共享和交换目的。在信息化建设中,总体方案包括:建设先进的企业级数据应用中心;优化“数字化采矿”系统运行环境;构建统一的系统应用平台;构建统一的“智能矿山”专家数据库;建设矿井智能管理平台应用系统[4]。从下面的图3 中可以看到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用例图。生产管理总系统中包含多个子系统,如,生产作业管理子系统、设备管理子系统、人员管理子系统、数据备份、系统维护管理子系统。

图3 生产管理总系统用例图

3.4 完善产权制度建设

矿产资源是国家所有,而矿产投资者只是具备矿产的开采权,这就是国内矿产开采以及经营情况。这也让一些矿产投资者产生滥用经营权的问题,产权不清楚是矿山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为了提升矿山生产的安全性,就要明确矿山生产的产权关系,减少事故的发生。理顺产权关系,清楚产权归属,是现代化产权实现组织结构的基础,对安全事故的减少具有积极影响。

3.5 完善法律制度建设

除了采取各种措施之外,还需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为矿山生产提供法律法规依据。当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等,但是普遍和矿山发展情况不相符。所以,面对当前国内矿山安全生产现状,就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把矿山安全生产和有关监督工作加入到法制化范围内,强化行政监督,优化和健全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以及赔偿体系,全面落实行政问责制,为国内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法律基础。

4 结语

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需要先确保矿山安全生产。矿山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行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在矿山生产中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促进矿山管理效果以及开采效率的提升。

猜你喜欢

矿山事故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学中文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用旧的生产新的!
废弃泄漏事故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小恍惚 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