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

2020-03-19魏玉凯孙灿龙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24期
关键词:哈密金属矿浅析

杨 阳,魏玉凯,孙灿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十一地质大队,新疆 昌吉 831100)

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位于天山和阴山的南缘,具备十分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1]。在以往针对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进行的地质勘查工作中,由于地质矿产勘查精度低的问题,无法为后续的找矿工作提供正确的地质勘查报告。与此同时,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作为我国铜银多金属资源丰富的地区,对其进行矿床成因浅析也是十分必要的,且具有现实意义。但由于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近年来已经被大力开采,导致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具有很高的难度系数。因此,有必要更新之前学者对其做出的研究。为此,本文进行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浅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矿床成因,致力于通过理论研究发现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的新含矿层、矿化蚀变带、矿带和其他重要找矿线索,进而提高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找矿工作的有效性。为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勘查工作以及找矿工作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为有关矿产行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技术指导。

1 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浅析

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的形成主要受到褶皱、岩浆岩以及节理裂隙等条件影响,本文提出的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浅析框架图,如图1 所示。

图1 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框架图

结合图1 所示,在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浅析中,本文针对以上三点展开详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文所述。

1.1 褶皱

由于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的褶皱较发育,下面的地层先沉积,上面的地层后沉积,通过沟门前向斜,发生波状弯曲。本文通过背斜与向斜的判断方法,确定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的褶皱构造轴向。根据褶皱构造轴向。考虑到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本身岩层可塑性差,因此其褶皱构造呈先扬起,再倾伏趋势,根据褶皱的外貌景观可以看出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矿体地质的状态。除此之外,在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地层中,很容易发现由于区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小褶皱。判断其地质特征。因此,可以得出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体的具体褶皱构造。

1.2 岩浆岩

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矿体地质区域不同于其他金属矿床岩浆活动强烈,并且岩浆岩呈现出多旋回的活动特征[2]。根据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的地理位置特点可知铜银矿化与中川岩体关系密切,均分布于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床周围地层中。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床深部矿体岩浆岩控矿构造具体特征处于连通状态,为成矿热液的运移沉积创造了条件。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的中生代火山-侵入岩空间分布主要受构造控制,自北而南的前陆盆地-断褶带-隆起带中。在过渡带中也见有少量火山岩,主要沿北北东向、近南北向断裂分布。沿过渡带北缘北东向断裂构造带分布的小斑岩带,与区内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化形成关系极为密切,它与隆起带南缘的斑岩带成对称分布的格局,二者的差别是: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斑岩带位于凹陷带的一侧,矿化普遍,但目前发现的矿化规模较小,形成时代主要为早白垩世。

哈密雅满苏东北滩铜金矿西北区域构造外围主要表现为基性至碱性、酸性岩浆侵入以及岩浆喷发,而矿床的南部和东南部区域地形主要表现为火山岩盆地,在郯庐断裂系变质-岩浆核杂岩构造和盆地之间形成了矿集区的部分矿床,其中包括铜、银矿等。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东部区域上地壳盖层强烈断裂变形,断裂构造形成的原因在早期是受到逆冲推覆挤压,经过地下深部地壳地幔等大地构造混熔岩浆活动,控制底劈上侵,从而形成了与晚侏罗-早白垩中基性-中酸性高钾钙碱性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金、铜等矿床成矿系列。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主要的控矿构造类型有:背斜构造控矿、围岩屏蔽构造控矿、岩体凹凸构造控矿、交汇构造控矿以及角砾岩筒控矿等。

1.3 节理裂隙

图2 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蚀变带分布

结合以往针对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调查结果显示,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体内节理裂隙构造发育较早。由于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深部弱风化现象严重,可通过矿化蚀变物质充填,形成金矿化构造蚀变带。与此同时,近板岩节理裂隙带占有突出优势地位。板岩作为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矿体控矿构造特征,对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矿体的成矿控矿具有积极影响。

2 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的矿床成因浅析

完成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浅析后,调查区为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西延方向,属于同一层位,通过本次1:1 万地质填图,在区内圈出多条蚀变带。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蚀变带具体分布,如图2 所示。

通过图2 可知,蚀变带具有硅化、孔雀石化、褐铁矿化等热液蚀变,觉西铜银多金属矿点及觉西铜银多金属矿点均位于该类型蚀变带内,因此结合该区地层及矿化蚀变类型,认为该区具备铜、银等多金属成矿的有利条件。

2.1 地层

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出露地层为中泥盆统萨阿尔明组,以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为主,受主控断裂和古含水层构造控制[3]。在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储量占累计探明储量82%,属于重要赋矿层位。在赋矿地层中,该区出露主要为灰黑色白云岩,此类岩性具有性脆,孔隙度大,化学性质活泼的特点。从区域上对比,西临区有亦各尔铜银矿点,产于泥盆世碳酸盐地层中,该地层均延续至本区,岩性层位相当,具有相同的成矿条件。

2.2 侵入岩

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内中泥盆纪亦各尔达坂序列与铜、银等矿产关键密切。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区外觉东铜银矿、白云山铜银矿等均在该类岩体内、外接触带或距岩体零至十余千米距离内。

2.3 岩性

该组中Cu、Sb、Pb、Zn、Ag、W、Bi 元素均值与新疆东部均值之比为3.63 倍、2.73 倍、2.38 倍、1.04 倍、3.34 倍、1.19 倍、3.28倍;说明上述元素具有明显富集,尤其是Cu 以及Ag 元素。在本组中细晶白云岩、大理岩Cu 元素标准离差分别为15.32、19.66,变化系数分别为1.33、1.15,钙泥质粉砂岩平均值高于全组平均值,证明此类岩性在局部地段有利于低温热液矿床的形成。该组受区域深大断裂影响,后期的次级构造发育,岩石节理、劈理发育,有利于铜银元素的运移富集。与泥盆纪亦各尔达坂序列有关的矿产以钨锡、铅锌、铜为主,另外还产出有银、铁等矿产。

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床从空间分布位置来看,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床外接触带或距岩体零至十余千米距离内。从岩体地球化学特征来看,泥盆纪亦各尔达坂序列侵入岩相对富集Cu、Ag、Sn、Bi,其余元素相对贫化。变化系数大于1的有Au、As、Sb、Cu、Cr、Co、Ni、W、Sn、Mo、Bi,呈现很不均匀的分布特征,除Pb、Zn、Ag 变化系数小于1,其它元素变化系数在1.04 ~2.45 之间,显示不均匀的分布特点,其中Cu 元素变化系数为2.45,反映最强的变化特征。说明它们在成岩或后期地质作用中具有相对活泼的地球化学特点,在成矿条件有利的情况下极易富集成矿。从成因上来看,岩浆中富含Cu、Au 等元素,属于矽卡岩型铜银多金属矿。

3 结语

通过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能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解决传统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的地质勘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上文研究,总结了相应的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成矿条件。综上所述,结合地质化探、物探等综合分析,对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合地质成果中已有铜银多金属矿化体判别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在今后工作中应重点对待。未来该地区的铜银多金属矿资源发展会随着找矿方向的进一步研究而逐步壮大,建立铜银多金属矿管理机制,为勘察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为新疆哈密吉源铜银多金属矿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哈密金属矿浅析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河南宅延多金属矿磁异常区找矿前景
河南省栾川县深部探明超大型钼多金属矿
车内空气污染防治方法浅析
我国金属矿采矿技术的进展与未来展望
浅析VLAN间灵活互访
浅析35kV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及处理
关于对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研究
对地下金属矿采矿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