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的习题讲评课优化实践与思考

2020-03-18马静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

马静

[摘要]以一节高三化学计算专题训练讲评课的优化实践为例,探析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三化学习题讲评课教学策略,提出通过精选试题、追根溯源、问题驱动等途径,直击考点,洞察学生错因,进而使教学产生同振共鸣效应,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深度学习;习题讲评课;计算专题;优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5-0054-03

一、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策略,与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知识,孤立地存储信息的浅层次学习不同,它提倡主动性、批判性的有意义学习,是一种对学习本质的认识。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在真实的社会情景和复杂的技术环境中更加注重批判性地学习和反思,通过深度加工知识信息、深度理解复杂概念、深度掌握内在含义,主动建构个人知识体系并有效迁移应用到真实情境中以解决复杂问题,最终促进全面学习目标的实现和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近年来,深度学习引起教师和教学研究群体的高度关注。在高三教学中引入深度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三化学习题讲评课现状

习题讲评课是高三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是强化学生学习薄弱环节、纠正模糊错误知识点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迁移、发散思维等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从近几年吴江区的高三教学调研中发现,化学习题讲评课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教师拿着练习卷,按照试题顺序逐一讲解,“蜻蜓点水”似的照顾到了每个试题,用力均衡,却忽略了对典型题型的强化与突破,教学效果甚微。

2.旁若无人,一讲到底

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完成度”,教师采用了简单粗暴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将教学环节一减再减,忽略了学生的真实需求及过程体验,最终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复习效果不佳。

3.就题论题。浅尝辄止

教师只针对学生训练中的试题进行讲评,忽略试题的内涵与外延,使得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复习效果堪忧。

4.讲评滞后,缺乏时效性

高三学生每天要面对大量的试题,在解题过程中常常会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但教师有时未能及时讲评,使得学生的这些火花逐渐熄灭,导致训练效果大打折扣。

三、优化实践案例——高三化学计算专题训练讲评课

1.化学计算在江苏高考卷中的分值比例及考查要求

《2019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化学计算在江苏高考卷中所占的分值比例约为13%(约16分)。

《考试说明》对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考查按由低到高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综合应用三个层次。其中综合应用的含义为:在化学问题的解决中,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比、推理、归纳或计算,并形成结论。化学计算属于综合应用的考查范畴。在《考试说明》中《典型题示例》的第20题、第21题的解析中都强调了“重点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物质问转换的计量关系(或对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以及运用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计算的能力,亦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综观近五年的江苏高考试题,化学计算主要出现在第18题,考查形式一般是真实化学应用背景下的以化学计算为主的综合题。该题的命题趋势基本是以中和滴定、氧化还原反应滴定、重量法测定等原理为背景,运用守恒法(包括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关系式法等方法对物质的化学式、纯度等进行相关计算。有时还会根据试题情境考查K。计算、化学实验及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

2.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专题训练讲评课优化实践

高三化学复习中,计算一直是学生的薄弱点,也是学生成绩的重要增长点。吴江区高级中学的沈振新老师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专题训练讲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环节一]简述试卷批阅情况

师:同学们,昨天的作业我都批改好并下发了,大家可以看到自己的得分情况。值得肯定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之后,大家克服了对计算题的畏惧心理,解题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值得表扬!(教师、学生鼓掌)但是我们在解题过程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把这些有问题的解题过程都拍了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寻找问题在哪里。

[评价]教师开门见山,首先肯定了学生的进步,鼓舞了士气,而后又以“大家来找茬”的形式开展试题分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伊始,课堂就呈现了勃勃生机。

师:同学们,“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高考的时候每一分钟都很宝贵,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答案正确,还要学会优化解题过程,追求解题质量,少费时,多办事,以赢得足够的时间思考、解答高难题。请大家对照一下自己的解答,看看你的解题过程还能再优化吗?(学生纷纷拿起笔修改)

[评价]当学生的解答过程烦琐冗长时,教师如果仅仅呈现标准解答,时间一长,只会雁过无痕。教师将学生的解答真实呈现,让学生明确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进而主动探索、改进方法。

(2)问题二:符号使用随意

学生解答二:

师:这三个解答都非常“简洁”,大家看看这龙飞凤舞的字体就知道是哪位同学做的了。(学生哄笑着一起说出这三位学生的名字)问题很明显,是什么呢?

生:符号书写不规范!解答二中物质的量和化学式之间要加上括号;解答三中的0.56g要标明物质;解答四中的關系式的物质的量的对应关系未注明。

师:好的习惯让人终身受益,不好的习惯让人终身后悔。我们解答时要步步为营,稳中求快,不要养成唯恐做不完,随随便便写一点,寄希望于检查的坏习惯。

[评价]学生在书写过程中随意性大、丢三落四。教师将学生解答中书写不规范的部分节选出来同时呈现,便于学生对比后全面纠错。

(3)问题三:化学概念混淆

师:这个解答最终求得的化学式是正确的,但是我一分都没给!(学生发出惊呼声)这样解答的同学有5位,大家一起来看看问题在哪里?

生:表达好像有问题,看上去很奇怪……(其他学生表示赞同,轻声讨论)

师:这个解答大家都觉得看上去怪怪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呢?(教师停顿,学生安静下来)

[环节三]归纳小结

师:通过刚才三类典型问题的分析,大家会发现,如果我们平时解题时再细致些、规范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我们在计算题上的得分还有提高的空间。“解题后反思”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希望大家善于利用我们的训练题,不要只关注自己得到的分数,而是要反思“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如何改进?”。只有这样,我们的训练才能起到提高解题能力的作用。

四、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三化学习题讲评课教学策略

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六类,从低级到高级分别是: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綜合、评价。浅层次学习的认知水平停留在“知道”和“领会”两个层次上,而深度学习则对应后四个层次。面对“时间少、任务重、压力大”的高三化学教学现状,习题讲评课的教学效率直接影响高三复习教学的成败。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深度思维过程,将有利于复习效率的提升。

1.精选试题,直击考点

习题讲评课是对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应用的过程。要想把习题讲评课上得精彩,前提是要选好题。在江苏高考政策的影响下,学生能用在化学学习上的时间极其有限。以吴江区高三化学教学为例,不论是四星学校还是三星学校,有化学课的当天才能安排20分钟~30分钟的作业时间(每周四节化学课)。因此,教师在选题时要谋定而后动,变“面面俱到”为“精准定位”。教师要研读《考试说明》,研究近五年的江苏高考试题(模拟卷试题),然后精心挑选题目,进行比较、反思和改编。有效的习题讲评课必然建立在“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选题基础之上。

2.追根溯源,洞察错因

习题讲评课,若只讲“该怎么做”,只会让学生停留在浅层次学习的层面上。教师应在批改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错题进行汇总、分类、归纳,建立错题本,整理出学生的知识薄弱点、答题漏洞以及思路上的欠缺,从而有针对性地去准备讲评,以达到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高三化学复习中,学生经常会出现相同的错误“一犯再犯”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学生对错误不够重视。错题就是问题,学生未能真正理解错题,就无法有效解决问题。学生往往停留在任务式的答案订正上,缺少对错误原因的思考和知识点的归纳。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错题背后隐藏的问题,才能治标又治本。

3.问题驱动,同振共鸣

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高三化学习题讲评课,教师应根据试卷的批阅情况,汇总典型错题,让学生评价并找出改进方法,在分析、探索、归纳中去体验方法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一种积极、主动、探究的高效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分析讲评,可以产生多层次的刺激效应,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并起到激发兴趣、加深印象、强化记忆的作用。

随着普通高考和高校招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命题思想已经从“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并向“素养立意”的方向靠拢。走向深度学习的高三化学习题讲评课,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习题讲评课就不能为讲评而讲评,而是要让学生在是非中明辨是非,在讨论中获得提高。

(责任编辑:罗艳)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
从合坐走向合学:浅议新学习模式的构建
搭建深度学习的三级阶梯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利用网络技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几大策略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构建“单元整合、主题牵引”诗歌鉴赏“深度学习”课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