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0-03-18邱根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化学实践

邱根

[摘要]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而分层教学能够依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缩小学生学习品质的差异,帮助每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设置分层学习目标及分层作业,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化学;分层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5-0068-02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且面向全体学生。由于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习品质参差不齐,传统教学很难兼顾到每一位学生。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级,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分层教学简介

实施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的不同实施的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分层氛围,明确分层的意义,以避免学生或家长对分层教学存在误解而产生心理负担。其次要遵循自愿的原则,同时依据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级,C层级学生为学习能力强、学科素养高的学生,着重引导他们对知识进行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占班级人数的30%;B层级学生为学习兴趣较浓、潜力较大的学生,以掌握知识为主,兼顾能力培养,占班级人数的50%;A层级学生为知识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缺乏自信的学生,着重引导他们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习信心,占班级总人数的20%。另外,要建立层级之间的动态调整制度,激励学生努力向更高层级迈进,让学生及家长真正理解分层教学的目的,让学生真正享受分层教学。

二、分层教学实践探索

1.学习目标分层

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在把握不同层次学生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为学生安排适切的学习方向,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引领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努力实现目标。笔者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确定了“金属的化学性质(1)”的学习目标。

A、B、C层次:知道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少数金属(如金、银)不与氧气反应;知道铝具有抗腐蚀性的原因;知道镁、锌、铁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且反应剧烈程度不同,铜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实验操作。

B、C层次:能熟练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掌握置换反应的特征;通过观察与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物质的相关性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初步总结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简单方法。

c层次:感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体会对比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并初步学会设计对比实验方案;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课堂教学分层

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速度是不同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内容由浅到深分出层次,实施个性化教学,让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持,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以下为“金属的化学性质(1)”中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教学片段。

师:金属都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吗?它们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

师:让我们通过实验来一探究竞。

(学生分组完成“Mg、zn、Fe、Cu分别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教学实施:C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探究;B层学生需要教师适时提醒;A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步骤共同完成实验,并在教师的提醒下及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师:同学们完成得都很棒(特别要鼓励A层学生,增强其信心),请大家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实验过程。

设计意图:问题由浅入深,学生在观察交流中得到实验结论,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既激发了A层学生的兴趣,使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又能使c层学生在实验反思中拓展思维。

师:你能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B、C层学生独立书写,A层学生模仿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师:金属的形状、酸的种类、浓度等对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我们在设计此类探究性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A层学生完善学案,对刚才所学内容,如铝的抗腐蚀性、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等进行强化,有问题可寻求教师的帮助,也可以小组内互助;C层学生展开讨论;B层中完成较快的学生也可参与其中)

设计意图:教师在不同小组间进行巡视、答疑、参与讨论、检查督促,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A层学生通过完成基础的学习任务,学习热情得到保持;B、C层学生通过完成高难度的任务,思维得到真正的发展与提高。

3.作业布置分层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传统教学中,作业布置“一锅端”的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存在抄袭、不完成作业等现象,作业质量较差。实施分层作业,明确不同的完成要求,可以减轻作业负担,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A层学生,以巩固基础为主,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减少作业总量,降低作业难度,培养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C层学生,减少无效作业,完成适量难度较大的综合题,让其有足够的时间深入思考与探究,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发展个体能力;B层学生的作业则是基础与提高练习兼顾,鼓励B层学生向高层次练习挑战。这样既能保证A层学生“吃得了”,又能保证B、c层学生“吃得饱”,充分提高作业的效度。

三、分层教學实践的成效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教师从各层次的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激发全体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化学教学变得更有效。实施分层教学前,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参与度低,有的学生跟不上,有的学生吃不饱。实施分层教学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大幅度提高。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特别是A、B层次的学生,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后产生了巨大的学习动力,在不断体验成功后,学习热情高涨。

当然,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在实践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去不断地探索、总结和完善,科学地将分层教学运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并进行推广,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责任编辑:罗艳)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初中化学实践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