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KWL教学模式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

2020-03-18禹小琴撒安娜王文博倪煜岚李冰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氧化还原反应构建应用

禹小琴 撒安娜 王文博 倪煜岚 李冰

[摘要]KwL教学中学生通过回顾旧知,提出疑问,进而通过课堂学习解决问题并习得知识。将KwL教学模式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探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实质及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实现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及能力和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KwL教学模式;氧化还原反应;构建;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5-0059-02

新课标提出要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而KWL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学生背景知识来启发学生阅读的教学方法。K指的是“What I know”,即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w指的是“Whatlwantto know”,即学生想要知道的知识;L则表示“What I have learned”,即学生学到的新知。该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改变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探究知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师生互动模式不再单一。

一、KWL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构建

KWL教学模式的实施程序主要包括编制KWL表格、建立学习小组及填写KWL表格三个环节(如图1所示)。

二、KWL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体现KWL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下面以《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为例进行说明。

1.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填写的KWL表格内容及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教学目标。

核心知识:①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判断方法;②明确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之间的关系。

核心能力:①通过填写KWL表格,培养学生归纳、整合的能力;②通过小组汇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核心品质:①通过课前填写KWL表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

2.教学过程

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并在教学中完成学生所列举的W列想要学习的内容的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分为K、W、L三个环节。

(1)K环节——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导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铁锅生锈、铁制水龙头生锈等现象,那同学们知道铁生锈的原理吗?请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小组讨论】有学生认为这个反应中铜元素和银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也有学生认为反应过程中没有氧的参与,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讲解】在反应中不论是否有氧的参与,只要化合价发生改变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的反应为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为还原反应。

【提问】请同学们判断以下反应的类型,并判断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小组讨论】根据各反应的概念来判断并分析其特点。(见表1)

【讲解】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四大基本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如图2)。

在判断化合、分解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时,要看是否有单质参加或生成。

【提问】c(金刚石)~C(石墨)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学生回答】反应中碳的化合价没有改变,因此同素异形体间的相互转换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过渡】氧化还原反應发生时伴随着元素化合价的改变,而化合价的改变与电子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分析钠与氯气反应时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及电子转移情况。

【动画展示】H2与Cl2的反应过程。

【讲解】在反应过程中cl与H各提供1个e-,共用电子对后达到稳定结构,因Cl对电子有较强的吸引力,使得共用电子对偏向cl而偏离H,H的化合价由0→+1.发生氧化反应,Cl的化合价由0→-1.发生还原反应。

【小结】通过对以上两个反应的分析可知,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3)L环节——归纳总结,巩固新知

【讲述】通过学习,大家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进行讨论并填写KWL表格的L列(见表2)。

综上,KWL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监控整个教学过程,加深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印象,促进学生更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运用KWL表格帮助学生建立已有知识与所学知识的联系,通过组内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前通过让学生填写KWL表格的K列,帮助学生回顾已有知识;课中出示w列,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进而节约课堂时间,提升教学效率;课尾填写L列,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整个过程循序渐进,有助于学生体会学习乐趣,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责任编辑:罗艳)

猜你喜欢

氧化还原反应构建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体会
高中化学方程式解题与氧化还原理论知识归纳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