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20-03-16薛琴芬王艳玲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2期
关键词:一氧化碳高压氧中毒

薛琴芬,王艳玲,杨 洋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高压氧中心,陕西延安 716000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系指较长时间吸入或短时间内吸入过多一氧化碳,诱发局部或全身出现中毒症状,心脏和大脑是最明显的受累部位。ACMP仍是临床中发病和死亡人数较多的生活及职业性中毒[1],常引发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为主的多脏器病变。ACMP严重程度与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紧密相关,>40%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意识模糊及昏迷等中毒症状,严重者多伴有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及呼吸抑制等,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2]。高压氧是治疗ACMP患者的指南方法之一,有研究证实,高压氧能够有效促进体内一氧化碳排除,使血红蛋白运输氧的能力得以有效恢复[3]。有研究指出,ACMP患者高压氧治疗期间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是确保良好预后的关键[4],但目前有关ACMP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配合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仍较少。本文对入选的200例行高压氧治疗的ACMP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ACM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中毒至就诊时间≤12 h;有一氧化碳接触史;急诊科及神经内科确诊为ACMP;有高压氧治疗适应证;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异常;存在脑梗死或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最终纳入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中毒至就诊时间、昏迷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1.2方法 纳入患者入院后均依据症状给予常规处理,包括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接受高压氧治疗。(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高压氧治疗前常规准备、注意事项及治疗后饮食指导等。(2)干预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告知患者入高压氧舱前需排尽大小便,平衡鼓膜内外压力,协助患者穿纯棉衣服,做好被服准备,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命体征,必要时可用镇静药物,确保昏迷患者口鼻等气道通畅。在患者入舱前吸净痰液,指导患者摆好合适的体位,将下颌抬高并将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同时加强清醒患者的心理干预,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高压氧治疗的优势及必要性,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加强家庭及社会的支持力度,确保治疗工作顺利开展。依据患者耐受程度对加压速度及舱温进行调节,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分泌物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患者一旦有痛苦表情则暂停加压或者适当减压调整咽鼓管,当达到治疗所需压力时,稳压吸氧70 min,中间间断休息2次,共10 min,纯氧吸入后对清醒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根据规定为患者进行减压处理,避免因过快减压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或肺组织撕裂伤,高压氧治疗结束后,沿高压降至常压,调整咽鼓管通气,指导患者进行吞咽运动,保持舱内温度呈3~5 ℃降低,避免感冒,及时添加衣被,及时记录患者口唇颜色等多种反应,对于病情危重者,需打开各种引流管。出舱后,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对于长期昏迷者,给予患者鼻饲饮食,指导清醒患者进食清淡流质饮食,同时做好重点告知干预,对于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一旦出现椎体外系神经障碍、精神意识障碍、痴呆或大脑皮质状态受损症状时,需指导患者继续进行治疗,直至症状完全消失。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干预效果:治疗后患者生活及工作能力全部恢复,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记为治愈;患者治疗后症状和体征部分改善记为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记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SAS评分、SDS评分满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严重。(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干预后统计两组患者减压病、中耳气压伤、氧中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干预效果比较 见表2。干预组患者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72,P<0.05)。

表2 两组患者干预效果比较[n(%)]

2.2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见表3。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分)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4。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12,P<0.05)。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ACMP是国内常见的意外事故性疾病,有病情凶险、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等特点。文献[5]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因对缺氧较敏感,患者一旦出现ACMP,其脑组织将处于相对缺氧状态,最终引起患者血管扩张,导致脑血液循环障碍、脑容积增大,引发严重脑水肿,从而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等,而脑血液循环障碍是引发血栓形成、脑局部缺血性坏死及迟发性脑病的重要诱因。因此,治疗ACMP的关键在于增加患者脑部的血氧浓度,并及时纠正其低氧血症[5]。一直以来,高压氧因可迅速清除体内一氧化碳,纠正患者因一氧化碳所引起的组织中毒,明显降低患者碳氧血红蛋白水平等优势[6],已广泛应用于ACMP的治疗中。目前国内外有关高压氧治疗ACM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不少,但有关高压氧治疗ACMP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少有涉及。

有研究报道,ACMP患者因缺乏对自身疾病及高压氧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超过75%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或抑郁等不良情绪,而不良情绪的存在会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积极性,SDS评分和SAS评分是目前临床评估患者心理状况的有效指标[7]。孙慧文[8]研究证实,加强ACMP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整体护理干预,可确保患者高压氧治疗的顺利开展,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证实,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ACMP患者,在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高压氧治疗疗效及减少不良反应中有积极作用。对照组仅为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而干预组患者则通过高压氧治疗前(心理干预、饮食指导、体位干预等)、高压氧治疗中(参照患者身体情况调整加压速度及舱温,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及高压氧治疗后(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告知患者及家属重点干预内容)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减轻患者不良情绪的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9]。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干预在ACMP患者高压氧治疗中有明确的应用优势,适合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一氧化碳高压氧中毒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中毒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西游记》中毒记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治疗外伤性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
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