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IL-2、IL-12、IFN-γ、IL-4因子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2020-03-16马亚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2期
关键词:尖锐湿疣单抗外周血

马亚平

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湖北襄阳 441021

尖锐湿疣是我国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感染了人乳头瘤病毒(HPV)[1],该疾病的特点为反复发作,临床发现,对于患者的同一部位即使进行相同方法的治疗,治疗后患者复发率与复发程度均不相同。这就说明,导致尖锐湿疣反复发作的原因可能除了与病毒亚型、感染部位有关外,还可能与免疫应答状态存在一定联系[2]。早在80年代,我国发生尖锐湿疣的患者人数逐渐增多,因此,对引发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可为临床治疗尖锐湿疣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对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IL-12、γ-干扰素(IFN-γ)、IL-4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18~54岁,平均(45.5±4.6)岁;研究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18~55岁,平均(45.2±4.2)岁;病程3个月至1年,平均(0.6±0.1)年。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研究组患者均符合尖锐湿疣相关诊断标准;(2)经临床诊断、检查确诊为尖锐湿疣;(3)近期未使用任何免疫调节剂、增强剂、抑制剂;(4)对照组身心健康,无重大疾病;(5)30 d内未使用过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的药物;(6)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此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1)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2)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3)存在肿瘤等恶性疾病的患者;(4)全身器官发生衰竭的患者;(5)心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6)处于怀孕或哺乳期的患者。

1.3方法

1.3.1主要试剂 试剂主要有抗CIM单抗[异硫氰酸胍(FITC)标记,鼠抗人IgG,法国基因公司提供];抗IL-2、IL-12、IL-4单抗(PE标记,鼠抗人IgG)、抗IFN-1单抗[藻红素(PE)标记,鼠抗人IgG]、CytodeteetTM试剂盒,均由荷兰ImmunoQualityProducts公司提供;淋巴细胞分离液由上海恒信公司提供[3]。

1.3.2细胞计数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入院后第2天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流式细胞仪计数。对采集的血液进行肝素抗凝,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常规分离并制备细胞悬液,细胞浓度大约为1×106/mL[4]。取2 μmol/L莫能星、1 μmol/L艾罗霉素、50 ng/mL巴豆酯、1 mL细胞悬液加到培养板一孔中,后放置到37 ℃、5%二氧化碳条件下进行孵育,大约5 h后采用4%冷多聚甲醛液对细胞固定10 min,再次加入500 μL抗IL-2PE单抗、IL-12单抗、IL-4单抗、IFN-γ单抗,最后1管为对照,然后将其放置到4 ℃条件下避光孵育,大约20 min后对其进行细胞破膜液洗涤,并将其重新悬在HBSS中,混合均匀后上机检测[5]。经过流式细胞仪(FAC-Sort,美国BectonDickinson公司生产)对细胞表面的抗原进行标记,并对T细胞亚群因子进行分选,计数大约为1×104个,同时采用CellQuest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将散点图进行打印,通过荧光抗体染色对阳性细胞百分率进行记录[6]。

1.4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IL-2、IL-12、IFN-γ、IL-4、Th1/Th2水平[7]。(2)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包括CD3+、CD4+、CD8+、CD4+/CD8+水平。

2 结 果

2.1两组研究对象IL-2、IL-12、IFN-γ、IL-4、Th1/Th2水平比较 见表1。研究组IL-2、IL-12、IFN-γ、Th1/Th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IL-2、IL-12、IFN-γ、IL-4、Th1/Th2水平比较

2.2两组研究对象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见表2。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3 讨 论

尖锐湿疣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发生原因主要与人体感染HPV有关,该疾病治疗后复发率较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尖锐湿疣传播、复发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临床研究发现,尖锐湿疣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紧密的联系[8]。

CD4+T细胞按照分泌的细胞因子谱不同分为Th1、Th2功能不同的独立细胞亚群。Th1细胞主要分泌IL-2、IL-12、IFN-γ因子,主要参与细胞毒T细胞所介导的细胞免疫,在抗病毒感染免疫期间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Th2细胞主要分泌IL-4,主要参与体液免疫[9]。Th1、Th2细胞在维持机体免疫应答平衡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如果二者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病毒感染性疾病侵入人体,使人体发生免疫性疾病。Th1、Th2细胞平衡状态受多种原因的影响,其中IL-2、IL-12、IFN-γ因子水平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且IL-12、IL-4的作用是最关键的[10]。IL-2主要由Th1细胞分泌而来,其促进细胞毒T细胞杀伤的作用非常强,且可以增强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是免疫调节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因子。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中PBMC分泌的IL-2、IFN-γ因子水平降低。IL-2水平下降会导致NK细胞能力降低,最终会降低破坏病毒感染靶细胞、溶解病毒感染靶细胞的能力[11]。导致尖锐湿疣患者IL-2水平下降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1)Th1细胞数量减少,导致Th1分泌的IL-2因子水平减少;(2)尖锐湿疣患者体内IL-10、可溶性抑制因子水平明显升高,促进了IL-4分泌;(3)尖锐湿疣患者体内Th1、Th2平衡状态遭到破坏,Th1细胞减少、Th2细胞增多,最终导致IL-2因子水平减少。

IL-12是当前临床上发现的较为有效的NK细胞活性刺激因子与细胞毒T淋巴细胞(CVL),它可以促进Th0细胞逐渐向Th1细胞分化、增殖,并且可以有选择性地促进Th1型免疫应答发生。

IFN-γ主要由Th1细胞分泌而来,是巨噬细胞进行免疫反应调控的依赖因子,它可以对巨噬细胞进行激活,使其对细胞内病原体进行清除。IFN-γ在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调节方面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明显增强NK细胞的生物活性和抗原递呈细胞的功能。

IL-4主要由Th2细胞分泌而来,它可以抑制Th0细胞逐渐向Th1细胞分化、增殖,但是会促进Th0细胞逐渐向Th2细胞分化、增殖,IL-4因子还可以通过对IFN-γ因子进行诱导来产生一氧化氮,并且会降低巨噬细胞消除病原体的功能[12]。尖锐湿疣患者局部淋巴细胞发生失衡会导致PBMC功能、淋巴细胞功能降低或者是受到抑制,从而不能有效地对病毒靶细胞进行清除,不能抑制病毒增长与繁殖。同时,IL-4可以促进自身受体的表达,并抑制IL-12的分泌,故会促进Th1应答向Th2应答转移。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IL-2、IL-12、IFN-γ、Th1/Th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Th1/Th2状态发生失衡是导致尖锐湿疣发生的关键原因。因此,在尖锐湿疣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处于紊乱状态,由于Th1细胞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而Th2则处于优势,就使Th1应答逐渐向Th2应答转移。

导致尖锐湿疣发生的原因较多,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尖锐湿疣患者发病后IL-2、IL-12、IFN-γ、IL-4水平异常,T淋巴细胞亚群也会发生异常,故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是导致尖锐湿疣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通过对患者各项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可为临床治疗尖锐湿疣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IL-2、IL-12、IFN-γ、IL-4因子水平存在明显异常。

猜你喜欢

尖锐湿疣单抗外周血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CO2激光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尖锐湿疣患者感染HPV亚型的研究及临床分析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使用抗CD41单抗制备ITP小鼠的研究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