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简易弹力止血装置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

2020-03-16

循证护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桡动脉绷带透气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以快速使闭塞的血管再通,有效缓解病人疾病症状,目前已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1]。相较于经皮股动脉穿刺这一传统途径,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是目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PCI治疗较为理想的途径,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病人痛苦小和易于接受等特点,而其穿刺点压迫止血方法及时间等的合理性则是影响病人术后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2]。为了进一步提高介入术后止血安全性,研究者设计、制作了一种简易弹力止血装置,并在2017年将其应用于临床172例病人,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我院2017年5月—2017年10月接受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34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Allen试验阳性;②桡动脉和尺动脉之间有良好的侧支循环。排除标准:①外周血管病变;②凝血功能异常;③血液系统疾病;④有桡动脉穿刺史。按照时间顺序将2017年5月—2017年7月接受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70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其中男100例,女70例,年龄45~78岁;将2017年8月—2017年10月接受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72例病人设为观察组,其中男103例,女69例,年龄42~80岁。两组病人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术中抗凝用药情况、手腕周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人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使用3M自粘弹力绷带包扎桡动脉穿刺点。具体方法:术者在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的病人术毕后将鞘管退出2~3 cm;取2块8 cm×5 cm的无菌方纱对折后放置在桡动脉穿刺点,用3M自粘弹力绷带缠绕腕部数圈包扎桡动脉穿刺点;术者根据病人腕部周长判断缠绕圈数后缓慢拔出鞘管;护士于术后2 h根据经验放松3M自粘绷带0.5~1.0圈。

1.2.2 观察组

使用自制的简易弹力止血装置压迫桡动脉穿刺点。

1.2.2.1 材料与制作

采用弹力透气橡皮筋、纱布加压垫、棉布、尼龙粘扣制作简易弹力止血装置。制作方法:①用弹力透气橡皮筋制成带状绷带,在带状绷带正面从右端端头向左依次加设白色的正面尼龙粘扣A、正面尼龙粘扣B和固定布袋,布袋内加设纱布加压垫,其中正面尼龙粘扣A与正面尼龙粘扣B间隔8 cm,正面尼龙粘扣B与固定布袋间隔2 cm(见图1)。带状绷带背面从左端端头向右依次加设白色背面尼龙粘扣A和背面尼龙粘扣B,其中背面尼龙粘扣A与背面尼龙粘扣B间隔4.5~5.0 cm(见图2)。②自制弹力止血装置根据病人腕部周长分大、中、小3种型号。大号弹力透气橡皮筋带长40 cm、宽7 cm;中号弹力透气橡皮筋带长37 cm、宽5 cm;小号弹力透气橡皮筋带长35 cm,宽5 cm。③带状绷带正面尼龙粘扣A和正面尼龙粘扣B以及背面尼龙粘扣A和背面尼龙粘扣B均长7 cm、宽5 cm。④固定布袋由纯棉棉布缝制,布袋左右两侧开口,布袋内加设的纱布加压垫是用一块5 cm×7 cm的方纱折叠形成2.5 cm×2.0 cm的长方形加压垫后,再用3M指示胶带十字法缠绕并由四周向中心挤压形成的中心厚度1 cm、四周厚度<1 cm的纱布加压垫。⑤将纱布加压垫装入固定布袋后,采用纸塑包装袋将整个带状绷带密封包装,封口注明型号和日期等信息,然后用环氧乙烷消毒后形成弹力止血装置产品。

1—带状绷带;2—固定布袋;3—纱布加压垫;4—正面尼龙粘扣B;5—正面尼龙粘扣A。

图1自制简易弹力止血装置正面示意图

1—背面尼龙粘扣A;2—背面尼龙粘扣B;3—带状绷带。

图2自制简易弹力止血装置背面示意图

1.2.2.2 使用方法

术者在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的病人术毕后将鞘管退出2~3 cm;术者根据病人手腕周长选择不同型号的带状绷带,取5 cm×7 cm的无菌小方纱对折形成边长3.33 cm左右的纱布方块后展平、覆盖穿刺点,将简易弹力止血装置上的纱布加压垫置于穿刺点上方0.5 cm处,术者手指用力压迫穿刺点上纱布加压垫同时拔出桡动脉鞘管,随后助手迅速将带状绷带以合适的压力缠绕于病人腕部,并将各尼龙粘扣在适当位置粘贴,观察局部有无渗血。压力以手掌鱼际部位充血良好,无苍白或发绀,能摸到桡动脉远端搏动为标准;护士30 min至1 h观察1次术肢穿刺口局部有无出血、肿胀、疼痛、瘀斑、瘀点及皮肤色泽异常,如无特殊情况,介入术后2 h通过移动带状绷带上尼龙粘扣粘贴位置减压1次,放松宽度约为2.5 cm;密切观察有无渗血、血肿,之后每小时放松1次,以此类推,8~10 h内完全放松简易弹力止血装置,24 h后撤除简易弹力止血装置。介入术后病人回病房后要求其平卧位休息,同时配合制动腕关节2 h,避免术肢用力、剧烈运动或对术肢加压,病人需配合进行术肢远端手指被动或主动运动,平卧时术肢配合使用U型凹槽上肢抬高垫,旨在抬高病人上肢促进血液回流。

1.3 评价指标

评价干预期间两组病人血肿、皮下出血、张力性水疱、手部肿胀、渗血发生情况。①血肿:穿刺点周围有直径≥1 cm的皮下出血性肿胀或硬块。②皮下出血:穿刺点局部出现瘀点、紫癜、瘀斑。出血直径<2.0 mm为瘀点,2.0~5.0 mm为紫癜,>5.0 mm为瘀斑[3]。③张力性水疱:穿刺口局部皮肤出现1个以上水疱。④手部肿胀:测量食指关节最宽点与尾指关节最宽点连线处周径作为掌围标准。术后1 h掌围增长≥0.5 cm计为手部肿胀[4]。⑤渗血:术后24 h穿刺点纱布有新鲜血液渗出。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易于止血、术后恢复时间短、出血和周围血管并发症少,是临床医师的首选[5]。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压迫止血装置较多,其优缺点各不相同,如TR-Band和RDP-700,止血装置止血效果好且并发症少,但价格昂贵[6-7],病人不易接受。3M自粘弹力绷带包扎桡动脉穿刺点止血方法材料易得,但其材质较软薄,材质背衬上有增聚酯弹力丝[8],包扎穿刺口止血时需缠绕数圈且力度不易掌握,易造成穿刺口压力过大,压迫范围过广,其在压迫桡动脉的同时,还压迫尺动脉,可能使局部静脉回流受阻[9],病人容易出现穿刺口局部渗血、皮下出血、手部肿胀等并发症,此外,该方法操作烦琐,在局部包扎和放松减压时也容易引起并发症发生。鉴于此,研究者在临床实践中借鉴上述止血装置优点的基础上,制作出压迫桡动脉穿刺点的简易弹力止血装置。①简易弹力止血装置止血有效性和安全性确切。透气弹力绷带本身具有一定压力,其配合松紧度调节自如的尼龙粘扣及中间厚周边稍薄且大小适宜的纱布加压垫,不仅可以加大压力,实现点对点压迫,缩小压迫面积,提高压迫有效性和准确性;还可以在发挥弹力绷带对穿刺点的压力、纱布压迫垫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实现透气弹力绷带悬空时尺动脉不受压迫,手部血液供血不受影响;此外,纱布加压垫与透气弹力绷带固定相结合还可以形成不易移位的结构,保证压力点稳定,实现桡动脉穿刺点闭合止血,有效减少术后穿刺点出血。②简易弹力止血装置颜色浅,纱布加压垫处小布袋为白色纯棉棉布,容易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③简易弹力止血装置随机性、可调性强且操作简便,护士可根据病人桡动脉穿刺点处前臂臂围、桡动脉穿刺点渗血或出血情况、病人术肢疼痛或麻木情况、病人术侧肢端皮肤温度及色泽等自主调节压力。④简易弹力止血装置的弹力绷带质软、弹力强、透气良好,能紧密贴合腕部桡动脉处皮肤,同时,护士还可根据病人手腕周长选择合适的型号,使病人包扎时感到柔软、舒适,从而提高病人依从性,减少病人血管并发症的发生。⑤简易弹力止血装置经济实用、成本低,可以减少病人治疗费用,病人更易接受。

猜你喜欢

桡动脉绷带透气
织物透气量仪透气率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血管介入手术的临床安全性分析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外周血管有哪些并发症该怎么处理
KD513:一种纳米透湿、透气复贴面料的生产工艺
透气感
透明的绷带
America's Top Young Scientist
一种纳米透湿、透气复贴面料的生产工艺
腰部绑带好处多
对雪人的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