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致的自然之美”

2020-03-15张雅楠

人物画报 2020年32期
关键词:审美

张雅楠

关键词:日系妆容;化妆文化;化妆起源;审美;心理效用

一、化妆起源

化妆品的英文表达是“cosmetimc”。其意思是为了清洁、保护、美化皮肤、毛发、脸面、容貌等而制作的日用化学品,也有装饰的意思。语言学家认为这来源于古希腊语的“kosmetikos”,意思是“装饰技巧”。人类从那个时代开始就意识到,不仅要用美的法则来创造客观世界,还要用美的法则来装扮自己。自然地将自己的身材和脸变得美丽、健康,是化妆和美容的美学基础。

日本的化妆历史可以追溯到平安時代。当时,日本派遣大量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唐朝的化妆手法也随之传入日本。并在日本的女性之间受到追捧,掀起了化妆热潮。最初日本人模仿中国唐朝的化法,涂红涂白,把牙齿染黑。《源氏物语》和《枕草子》中出现过相关记载。经过数百年的变化,日本的化妆技术更加熟练,手法也更加变幻多姿。到了昭和时代,日本女性的化妆审美受欧洲文化的影响,逐渐向西方靠拢。西方美成为日本的时尚,各种化妆品接连登场,日本女性的化妆也变得华丽起来。到了现代,日本女性的化妆手法更是多样,从过去的单纯追求前卫,变得突出简约同时又掺杂着健康养生的理念。让人眼前一亮。日本人的美学观念一直在改变,化妆方法也在日益丰富,“化妆”这一行为也逐渐普及。

二、日本化妆手法-扬长避短

就如今日本的审美标准来看,圆脸、大眼、小唇、小鼻被认为具有很大魅力。带有女性魅力,年轻可爱的面孔在社会竞争上更具优势。大家都希望能成为完美的样子,而通过“化妆”来调整自己则成为当代女性的优先选择。

化妆的手法大致可分为“扬长”“避短”两类。“扬长”是为突出自身的优势特征,将自己认同的形象展示给他人,比如有人觉得自己眼睛大且有神,那么就会通过刷睫毛、画眼线等方法放大双眼,着重突出自己的优点。“避短”则是通过一些方法和手段将自己的缺点尽可能遮盖,比如有人皮肤黝黑,就会通过涂抹粉底液的方式来提亮肤色,改善肤质,日本自古以来就有化妆文化,人们习惯通过简单的化妆手法来修饰自己,很少会素颜出现在他人面前。

“扬长避短”皆是化妆的手段,通过对素颜加工修饰,从而更多展示个人魅力。

三、日本女性化妆动机

为了更好说明日本女性化妆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这里需要引进一个“化妆度”概念。这是判断是否经常化妆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化妆的频率以及浓度来定义化妆度的高低。 化妆度越高则表示越喜欢化妆。据日本学家分析,日本女性化妆度高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

1.看化妆相关的杂志;2.化妆已经成为每天的习惯;3.即便迟到也要化妆;4.时间场合人物不同则会相应的改变妆效。

化妆既是日本女性时尚感重要体现,同时也成了她们日常生活习惯的重要部分。时尚意识得到培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通过化妆可以带来心情上的好转以及内心积极性的提高,在给自身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对意识习惯的提高也有显著功效。为了给人更好地印象,人们往往在与他人相处时会彬彬有礼,谦逊温和。由此可见,女性化妆度高是因为她们体会到自我满足的实用感以及自信提高的乐趣。同时,通过化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拓展社交圈也让她们将化妆日常化习惯化。

四、化妆的作用

通过化妆可以在爱抚自己的同时享受创造的乐趣,达成自我改变的夙愿。通过化妆,可以不断改变人们内心状态,例如,化妆可以让人感到心安,提升人们自信,认为自己更为年轻可爱,因而自我认同度会显著提高。

对于化妆者来说,他们本人可以通过这一系列行动感到放松和安心。同时关于化妆产生效用的原理,我们可以参照余语真夫先生的“表情反馈”做以解释。在余语真夫先生看来表情是感情的来源,同时也是感情的反馈器。

化妆地过程中,人们会通过镜子看自己的脸,触碰自己的脸,并在化妆结束后露出美丽的笑脸。这一系列动作可以影响自己的感情状态,从而通过内心产生的效果影响化妆效果。相对的化妆效果也会对人内心产生巨大作用。

化妆对内有“治愈”的效果,对外有“激励”的作用。因此化妆通过这两种作用相互结合,形成良性循环。化妆可以使女性的身体魅力提高,与之男性对女性的好感度也会随之增加。我们在路边随机采访带妆出门以及素颜出门的女性,通过观察她们的神态以及简单询问,我们发现带妆出门的女性普遍更具自信,且更容易显露笑容,虽然不能将这一现象全部归结为化妆与否,但我们至少可以由此推证化妆对治愈自身提高自信力、更好展现自己有一定功效。

五、结语

化妆可以保护皮肤,避免阳光直射,守护肌肤健康。同时化妆又可以提升自信,提高沟通效率,为生活增添情趣,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分别从化妆起源,化妆手法,化妆动机以及化妆效用等为大家介绍日本化妆文化。在日本化妆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依赖。日本人对于化妆的深刻理解以及高度重视值得同属东亚文化圈的我们参考学习,同时我们也能通过化妆文化来观测整个日本文化。希望可以借以此篇文章帮助大家加深对日本化妆文化乃至整个日本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侯娟.为什么日本人化妆[D]. 天津师范大学.2009

[2]张亿达.关于化妆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12

[3]吴娟.论中日两国对化妆的不同态度[J]. 科技经济市场.2015

[4]王文婷.健康美容的心理学奥秘[M].中外女性健康.2006

猜你喜欢

审美
阐述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审美特征的异同性
论风骨与崇高
论少儿美术培训对审美的作用及影响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