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步法”提升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水平

2020-03-13

工会博览 2020年4期
关键词:四步法劳动保护工会组织

劳动保护,是指国家和生产经营单位为保障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法律上、技术上、教育上、管理上和组织制度上所采取的一整套综合性的保护措施。做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关系劳动者家庭的幸福和稳定,是工会履行维权职责的主要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专门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使命和新要求,强调工会要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中,发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积极作用。

当前,各级工会组织建立并强化了工会劳动保护长效监督机制,全过程参与劳动保护管理和监督,提高职工安全素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广泛开展群众监督活动,使安全生产形势相对平稳。但是,有的企业劳动保护意识淡化、教育弱化、监督检查失位,导致隐患排除困难、问题频繁发生。职业病、安全生产事故使不少职工丧失了劳动能力和宝贵的生命,也给职工家庭带来困难和痛苦。因而,作为职工“娘家人”,工会组织依据法律赋予的职权,运用“加”“减”“乘”“除”四则算法,扎实推进劳动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用好“加法”,在爱会建会中不断助力加劲

创新开展工会劳动保护工作,高度依赖于知识的更新,这就要求“工会人”在“爱工会”“建工会”的历程中奋发有为,勤用“加法”。

要在学习上加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中经济成份、就业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与劳动保护相关的知识在时代的发展中正以指数级递增,知识高地不断上升,攀登难度越来越大。因而,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尤为重要,要天天学、月月议、年年想,劳动保护知识才能深入意识,融入内心。

要在责任上加码。劳动保护工作直接与职工密切联系,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工会要以职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拓展联系服务职工新渠道。一些工会组织把各个业务部门联系电话向社会公布,工友呼、我立应,等您打call,受到了职工欢迎。工会工作者要带着感情,凭着热情,怀着真情,开展好“走进企业当工人”活动,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在不懈努力的工作中让职工感受到给自身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实惠,工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才会增强。

要在行动上加劲。201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习近平总书记给劳动者送来了暖心话语——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做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方法很多,能落在行动上的才是好方法。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工会法》第33条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在组织起草或者修改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规章时,应当听取工会意见。发现问题,反映呼声,主动参与涉及职工劳动安全和健康的规章制度的制定,提高源头参与力度。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传统服务品牌优势,开展好“送清凉”“送温暖”活动。要协助并监督企业按照行业标准为职工发放个人防护用具,保证高温津贴按时发放。利用新兴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直达职工的特点,开展《安全生产法》竞答等活动,增强宣传效果。要进一步抓好基础性工作,最主要的是充分发挥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和职工代表大会监督制约机制的作用,通过职代会对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这一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和监督实施。要进一步加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力量建设,下大力气解决机构不全、专业不专、岗位不定的问题,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布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工作条例》 《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 《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工作条例》要求,健全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机构,落实劳动保护监督责任人,完善安全检查、安全培训、工伤事故调处制度,打造一支坚强有力的队伍。

工会干部应减除畏难情绪,以敢于担当的精神攻坚克难。要静心想做事。为了工会组织和职工的利益,不说 “不能办”,要多想 “怎么办”,做到职工有所呼,工会有回应。要用心会做事。

二.用好“减法”,在履职尽责中减除畏难情绪

当前,在劳动保护工作中客观上的确存在不少困难和压力,甚至是考验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体制改革调整大、劳动保护的新运行机制需要跟进调整;技术和设备更新快、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不配套;有的企业安全文化积淀不够、劳动保护工作基础弱;有的企业尚未建立工会组织、难组建劳动保护监督检查队伍;有的企业经济效益差、安全卫生防护经费难保障。为了克服以上种种困难,工会干部应减除畏难情绪,以敢于担当的精神攻坚克难。要静心想做事。为了工会组织和职工的利益,不说“不能办”,要多想“怎么办”,做到职工有所呼,工会有回应。要用心会做事。精通本职工作,具备善于谋划、破解难题的智慧和躬身实践、解决问题的本领,在每一项维权实践中,都锻炼“有思路、有措施、有保障、能落实”的解决问题思路。如:为解决环卫工人暑期露天工作时间长、易诱发各种疾病难题,有的工会组织为职工配备便携式小药箱,把防暑降温药品送到身边,降低患病风险。要真心做成事。讲究技巧和方法,未雨绸缪,超前谋划,作决策、干事情要透过表象看本质。

要破除门户壁垒,加大横向联动力度,营造良性互动发展的工作格局。在集体合同备案工作上,实行工会和人保部门“两审制”,联手加强对劳动保护标准等“四必谈”内容的审核,企业未把细化条款纳入集体合同的,不予备案。工会在与应急管理部门每年联合开展的“安康杯”竞赛活动中,可配合开展“安全隐患随手拍”摄影作品征集、安全宣讲团、微视频拍摄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不断提升职工法律意识,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要减少繁冗环节。在工作中采取“能减尽减”原则,在涉及劳动保护方面的劳动争议调解、工资集体协商文本审核等方面,在办理时限、申报程序上,减材料、优流程、压时限,减轻办事负担,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能减的会议则减,能合的会议则合,能不发的文件则不发,能一起查就不单项查。

三.用好“乘法”,在攻坚克难中乘势而上

做好新时期劳动保护工作,创造舒适的劳动环境,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激发劳动热情,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改革期、攻坚期、机遇期,工会干部既要正视眼前困难,更要树立必胜信念,乘势而为,以高昂的朝气、锐气和敢于担当的勇气,变“危”为“机”,化“压”为“力”。

要顺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借鉴现代安全管理模式,按照PDCA进行“闭环”运行提升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水平,使之逐步成为一个科学、系统、规范的工作体系;要充分利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利用升级的设备、先进的标准、规范的操作增强监督检查手段、方法的科学性和说服力;要充分发挥职代会在改善职工劳动条件、提高职工劳动保护待遇中的作用,开展职工代表专项巡视、职工代表提案征集、安全分析会等活动,对岗位职业危害及风险情况进行了解、分析、整理、报告、督促整改、听取反馈情况,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安全健康意识;要充分发挥“安康杯”竞赛载体的作用,使“安康杯”竞赛活动成为更具时代特征、内容更加丰富、影响力更大的知名品牌。解决好少数企业只关注生产经营、对创先评优热情不高的问题,实施典型分类培育、资金配比奖励等举措,提高竞赛整体水平;紧盯重点行业不放松,关注快递、网约车等新兴拉动经济增长的行业从业群体,将主要是由临时工、劳务派遣工等构成的灵活就业人员尽可能纳入工会组织,探索开展行业性协商,制定行业性劳动保护条款;要高度重视女职工劳动保护和特殊保护工作,如大力扩展“母婴关爱室”覆盖面,为职场备孕期、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温馨服务。

把抓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作为“突出维护职能”的重要举措,不断增强工会组织影响力、凝聚力,帮助劳动者树立劳动保护的意识,发动他们监督企业、地方落实劳动保护措施,实现企业效益与职工安康双赢。

四.用好“除法”,在维护职工权益上破除瓶颈

当前,在服务职工、更好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上,客观存在少部分工会组织在“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营造上重视不够,有的企业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形式大于内容。一些单位的领导干部仍然缺乏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思维方式保守,服务手段单一,在提高职工“体面劳动、舒心工作”的幸福指数上,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庸、懒、散、浮、拖”的问题久拖不绝,职工反响强烈。要去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必须敢于突破陈规陋习的“瓶颈”,用创新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提出新假设、新观点、新方法。

2019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建立了劳动关系发展态势监测和分析系统,劳动安全保护与职业健康是监测内容之一。各级工会应建好劳动关系监测点并以之为依托,分析掌握本地区劳动保护工作态势,提高动态分析精准度。

北京市12351职工服务平台依托工会三级服务体系,建立了“上下联动”的舆情研判处置机制,涉及劳动保护内容作为重点关注舆情之一,实时反馈给下属区级工会,为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处置赢得时间。

工会干部应充分领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内涵,做好工会组织和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带动更多职工参与到劳动保护中来,享受到劳动保护给予的保障。通过“工会人”的努力,让“安全生产”的每一项举措像缕缕春风一样沁人心脾,实现劳动者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直至“我会安全”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四步法劳动保护工会组织
打造有温度的工会组织——记北京服装学院工会工作
工会组织要善于“春风化雨”
2019年第4—5期《劳动保护》“说长道短”栏目主题征文
安全培训提素质 劳动保护促和谐——记2018年度北京市“安康杯”竞赛活动
科技护航 为爱而来——记第96届中国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练批讲思:打造高中数学复习课新模式
“四步法”巧解教师专业成长“高原期”困惑
浅析利用“四步法”预测ABnm型微粒的空间构型
如何发挥工会组织在合资企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