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容斋随笔》作者在福州

2020-03-13刘湘如林依光

闽都文化 2020年2期
关键词:莆田福州

刘湘如 林依光

《容斋随笔》是毛泽东主席生前十分珍爱的一部书,一直伴其左右,精心研读达40年之久。临终前13天,他老人家还要索阅此书,于是该书成了毛泽东一生最后要读的古籍。

许多人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洪迈,还与福州结下过一段渊源。

洪迈是宋代一位大学者,江西鄱阳(今波阳)人,字景卢,号容斋。父洪皓、哥洪适都是著名文人。洪适官至宰相。洪迈中进士后,曾任过知州、翰林学士,编修国史等职,在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度过了79年之久。他学问渊博,著作极丰,除了《容斋随笔》外,《夷坚志》也是传世名作。尤其是《夷坚志》这部巨著保存大量宋代福州民间以及全省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与轶闻掌故。

洪 迈

洪迈于宋代绍兴十五年(1145)中举后,曾到福州任教授。他在福州任职期间,广泛收集采访许多民间传闻轶事,如《福州猴王》(又称《宗演去猴妖》)以及《福州两院灯》《海大鱼》《闽丞厅柱》《永福(永泰)村院犬》《榕树鹭巢》《闽清异境》《福州大悲巫》《福州异猪》《福州屠家儿》《长乐海寇》《闽侯雪峰异僧》《福州民家猪》《闽清张圣者》《无缝船》等,达16篇之多。其中《福州猴王》为当今研究福州民间的“猴文化”“齐天大圣信俗”以及《西游记》孙悟空等信俗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研究背景。尤其是《无缝船》这一篇,记载800年前宋代绍兴二十七年(1157)七月,“福州甘棠港有一条船从海上漂来,船上有三男一女,载有数千斤檀香。其中一人是福州人,家住南台,经常在海上往来,因遇险失舟,偶得一木浮行到大海上。该岛系一岛国,岛国人知海难为中国人,便留他饮食居住,并妻以女,在该岛生活了13年。由于语言不通,该国人便用舟船经两个月航行,送到闽县(福州)登岸,县令丘铎文还前往探视,以酒招待。”这条史料非常珍贵,说明早在800多年前福州人就驾船从甘棠港出发到国外进行贸易,为研究福州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宝贵资料。

《容斋随笔》,洪迈著

此外,洪迈还到闽北、闽东、闽西、闽南地区任职考察,任过知州(知府)等,留下《汀州(长汀)通判》《浦城道店蝇》《尤溪仙奕》《长溪(霞浦)民》《泉州杨客》《邵武试院》《建阳驿小儿》《莆田蔡京孙妇》《莆田海船》《古田民遗宝》《南安穷神》《建宁叶道行法》《泰宁牛梦》《泰宁狱囚》《武夷道人》《莆田处子》《德化鹫兽》等几十篇文章,为研究800年前当地民情风俗留下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夷坚志》,洪迈著

洪迈在闽任职期间,为官清廉,多为民着想,对于地方恶势力给予严厉打击,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他任建州知州前,闽北地方富豪依靠社会恶势力随便杀人,并持刀劫狱,长期拒捕,逍遥法外。洪迈到任后,“正其罪,黥流岭外”,把罪大恶极者予以正法,其他人押送到边远地区。另外,有的流氓恶棍为了泄私愤,往往对“仇人”进行“耳朵灌注溶沙石蜡,使人耳聋”“湿布裹身卵石殴打,致人暗伤”“鱼钩藏物令人吞食,使人肠腐”等种种残酷的手段,横霸乡里。洪迈获悉后,便对这些社会上的奸猾之徒进行惩治,张榜明令禁止各种犯罪活动,并告诉外省官员,若到福建做官,要留心此类案件,一定要严惩地霸奸凶。

洪迈在福建当官期间,广泛搜集地方轶闻民俗,在《容斋随笔》与《夷坚志》里,保存了许多民间文献资料,是很有历史价值与现实借鉴意义的。

猜你喜欢

莆田福州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莆田“上刀梯下火海”过元宵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畅”响福州
寻味福州
莆田闹元宵
莆田系阴影下民营医疗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