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互联网打造均衡、高效小学课堂

2020-03-11翁锦标黄秀美

新教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终端微课教学模式

翁锦标 黄秀美

均衡、高效教学一直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互联网为小学课堂教学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新机遇,我们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创造和谐生动的教学环境,构筑均衡高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与探究时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利用移動智能终端,互动均衡有实效

互联网、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学习者创造了无处不在的学习环境,移动智能终端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互动的模式。将移动智能终端灵动、高效地实施于教学过程,有助于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

1. 实时互动,精彩生成。课堂教学应该是互动的、探究的。移动智能终端实现了学生、教师、黑板三位一体的功能,课上可以将iPad屏幕上的内容投射到教室的大屏幕,教师可以手持iPad在教室的任何位置,完成课件标注、书写文字、批阅学生作业、直播等动作。例如,在教学语文《太阳是大家的》一课时,教师为了引导学生从省略号中展开想象“太阳还为谁做了哪些好事”,把课前设计好的一组动画情境(太阳来到荷塘里、来到田野上、来到校园里……)导入教学专用的移动智能终端,课上分享给学生,强大的画面感和意境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接着让学生根据画面进行仿写,写好后上传至班级云平台。教师通过移动终端查看学生作业,选出优秀作品在班上让学生共享、互评,思维的火花在生生互动中碰撞,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 信息同步,灵动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移动智能终端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并快速分享至整个班级。例如,教学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转化思想”,教师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剪、拼过程录制成视频,在播放视频的同时让学生讲解思路,引导全班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要转化?还可以怎么转化”。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信息成为交流、探究的资源,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这样的方式还可以迁移到三角形、梯形、圆形和圆柱等的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有的放矢,投入探究思考中,形成自己的知识经验,自主掌握知识内涵。

3. 互联互通,拓宽视野。借助移动智能终端网络资源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时的网络信息,增强课题内容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程度,能使学生更深刻感受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例如,在教学小学道德与法制“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浏览相关网站,翻阅有关案例及视频,进行实时交流、讨论、讲解,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拓宽了知识面。

4. 跨界融合,提升素养。将移动终端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最大的优点就是人机互动,可将不同学科有机融合,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例如,在美术课上,可以设计课堂实践练习,利用移动终端的素材给儿歌、童话、神话、日记等配画,也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移动终端设计简易的布景、海报、墙报、手抄报。这样的跨学科操作,学生眼、手、口、脑并用,学习互动广泛而高效,有助于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运用网络学习空间,课内课外巧整合

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相当于一个优质资源超市,它更是一个互动型的学习平台,是教师和学生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1. 学习前置,异步同成。网络学习平台拓展了课堂教学时空。例如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借助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教师授课前在平台上创建供学生预习的导学案,注明预习要求,上传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和视频,还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通过手机上的家校帮分享给家长。学生在家就可以使用教师发布的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学生预习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目的性更强,也为课堂的精彩生成做了良好的铺垫。

2. 创新互动,个性发展。利用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使得课上课下的学习无缝对接,构建了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学语文《彩色的非洲》时,由于文章篇幅较长,如何在课上做到长文短教是一个难题,借助人人通空间教师可以巧妙处理: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分组搜集非洲的风土人情资料,以图片、视频的形式上传到人人通网络学习平台;课中在互动课堂环境下运用“评讲作业”模块,展示课前学生搜集的资料,根据课前批阅情况进行交流,点评。这样课前、课中得到了无缝对接,重构学习环境,创新了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个性化,教师的教学更加精准化。

3. 课后作业,巩固旧知。课后作业是检测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一环。教师利用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在课后向学生推送习题,支持图片、音频、视频、文字多种作业形式,并通过“互动课堂”模块查看作业结果,即刻讲评。这样及时检测、反馈、总结,提高了学生巩固旧知的实效性。

三、精心设计小微课,重点难点易突破

微课凭借其短小精悍、使用方便的特点,成为教育领域中的“大事件”。微课教学模式冲破了以往授课中的局限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力法宝。

1. 课前利用微课“热身”,诱发学习欲望。课前预习和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维走向,诱发其探究的学习欲望,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在预习古诗《春夜喜雨》时,教师制作了微课(内含古诗预习三部曲: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运用思维导图配以恰当的解说),不但让学生懂得了原来古诗可以这样学,而且还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 课上利用微课“攻坚”,难点轻松突破。小微课,大作用。课堂上教师适时借助微课,可以很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例如,教学数学“画垂线”时,其中一个重难点是学习如何正确使用三角板、直尺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微课讲解“如何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一方面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通过动画演示三角尺和直尺摆放的位置,让学生可以更清楚地抓住重点,在难点处还可以着重批注讲解,使知识点更加清晰。课堂上掌握不牢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微课达到查疑解惑和巩固加强的效果。

3. 课后利用微课“保温”,巩固课堂知识。课后复习是小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知识的重要阶段,且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可以将课程关键知识点、典型习题解答思路等制作成微课上传到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课后复习时自行下载反复观看,直到理解为止。例如,语文教学中“比喻句的判断”,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比喻句是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的,可根据比喻句的特点自制一个微课(选取典型的比喻句和非比喻句,进行句子成分的分解、批注、对比),并通过网络学习空间的课后作业模块推送给学生。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解决家长辅导学生学业困难的问题,实现因材施教与全员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渔溪中心小学?摇?摇?摇?摇责任编辑:林彦?摇?摇?摇?摇刘贞辉)

猜你喜欢

终端微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多功能北斗船载终端的开发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ABB Elastimold 10kV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