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与病情分型及其预后状况的关系

2020-03-11郭小云王金桃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分型状况心电图

郭小云,王金桃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山西 太原 033000)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主要由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多种病理因素导致出现急性脑血管病变。脑梗死急性发作后可合并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和坏死等,具有较高的残疾率和死亡率。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脑梗死的患病率呈逐渐增高的倾向[1]。相关文献显示,急性脑梗死可能通过严重损害心脏功能而明显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的风险[2]。心电图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检查方法,且大量文献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与脑梗死部位和面积具有紧密的关系[3]。同时,病人如出现急性脑梗死导致的心电图异常,可能预示治疗难度明显增加,进而严重影响预后状况[4]。但关于其与病情分型及预后状况的关系尚未明确,本研究就上述论点进行探讨,旨在明确心电图检查用于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状况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本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1例,女39例,年龄41~86岁,平均年龄(66.21±10.33)岁,合并糖尿病18例,高血压41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全部患者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关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5];经颅脑MRI和CT检查确诊;病程≤48 h;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和伦理志愿书。

1.2.2排除标准[6]

治疗依从性欠佳;长期使用影响自主神经功能药物;合并颅脑肿瘤、脑出血;存在神经病或心脏病的既往史。

1.3 检查方法

全部患者采用光电ECG-1250P心电图诊断仪进行心电图检查,参数设置:纸速25 mm/s,增益10 mm/mV。检查期间嘱咐患者取仰卧位,保持呼吸稳定,测量3次后取均值。常规心电图ST段呈水平型,对于心电图ST段下斜型压低≥0.05 mV,T波低平、倒置或双向,评定为缺血性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为心率>120次/min,窦性心动过缓为心率<50次/min。

1.4 观察指标

1.4.1分析心电图特征与病情分型的关系

参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7]中关于病情分型的评价标准,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对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0~15分评定为轻型组(n=38),16~30分评定为中型组(n=45),31~45分评定为重型组(n=27),比较三组心电图特征的差异。

参照梗死灶面积[8]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大梗死组、小梗死组和腔隙性脑梗死组,对于梗死灶面积>3 cm2,同时病灶累及2个以上脑解剖部位的大血管主干供血区的患者,评定为大梗死灶组(n=45);对于梗死灶面积1.5~3 cm2,同时病灶累及1个脑解剖部位的小血管分支的患者,评定为小梗死灶组(n=34);对于梗死灶面积<1.5 cm2的患者,评定为腔隙性脑梗死组(n=31)。

1.4.2分析心电图特征与预后状况的关系

比较心电图异常组和心电图正常组死亡率的差异。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两组间计数资料[n/n(%)]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

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为72.73%(80/110),其中缺血性ST-T改变36例,占45.00%(36/80);窦性心动过速9例,占11.25%(9/80);窦性心动过缓3例,占3.75%(3/80);室性早搏9例,占11.25%(9/80);房性早搏5例,占6.25%(5/80);心肌梗死2例,占2.50%(2/80);心房颤动6例,占7.50%(6/80);束支传导阻滞2例,占2.50%(2/80);左心室肥厚5例,占6.25%(5/80);心律失常3例,占3.75%(3/80)。

2.2 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与病情分型的关系

轻型组心电图异常率为52.63%(20/38),明显低于中型组的82.22%(37/45)和重型组的85.19%(23/2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型组和重型组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 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与梗死灶大小的关系

大梗死灶组心电图异常率为88.89%(40/45),小梗死灶组心电图异常率为79.41%(27/34),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41.94%(13/3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梗死灶组和小梗死灶组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4 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与预后状况的关系

心电图异常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病情分型的心电图异常率的比较

注:重型组与轻型组比较,χ2=8.386;重型组与中型组比较,χ2=7.471。P值均<0.05

表2 不同大小梗死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异常率的比较

注:大梗死灶组与腔隙性脑梗死组比较,χ2=13.153;小梗死灶组与腔隙性脑梗死组比较,χ2=5.597。P值均<0.05

表3 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与预后状况的关系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血液循环异常导致的脑血管病变,由于起病急并伴有共济失调、眩晕、失语、偏瘫等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相关文献显示中枢神经系统对心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9],因此,神经功能缺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功能状况。20世纪中期,国外首次报道脑血管病变患者心电图异常现象[10],但关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与病情分型及其预后的关系尚未明确。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为72.73%,以缺血性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房颤动、房性早搏和左心室肥厚为主,即急性脑梗死患者往往合并心功能异常。有文献报道,急性脑梗死患者由于儿茶酚胺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心电图复律除极异常[11,12]。而且脑梗死急性发作期间,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素的大量释放可能通过诱导冠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心电图改变。另有文献报道,急性脑血管病变患者由于合并不同程度的脑水肿、血液高凝状态等病理因素,促进心肌缺氧缺血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导致缺血性ST-T改变[13]。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干、下丘脑功能异常亦与心脏功能具有紧密的关系,由于脑干、下丘脑具有控制自主神经中枢和支配心脏系统的作用,梗死灶通过直接损害自主神经中枢而导致心血管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异常,最终导致神经源性心电图异常。

本文通过比较不同病情分型患者心电图异常率的结果,显示轻型患者心电图异常率较中重型患者明显偏低,且梗死灶面积≥1.5 cm2的患者心电图异常率明显偏高。这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随病情分型差异出现心电图异常程度的差异,表现为病情程度越严重,其心电图异常率越高。刘媛媛等研究亦证实,脑梗死患者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且病情程度与心电图异常程度具有明显的关系[14]。而分析比较中重型、大小梗死灶患者脑电图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的原因可能与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但是否与研究方法、气候和地区存在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心电图异常患者死亡的风险较心电图正常患者明显偏高,这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与预后状况具有紧密的联系,心电图异常率越低则往往提示预后状况越佳。结合本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对于合并心电图异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采用改善冠脉血供和保护心肌等药物治疗,避免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以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状况。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往往合并缺血性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房颤动、房性早搏和左心室肥厚等心电图异常表现,且心电图异常率对病情分型及其预后状况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心电图检查可作为病情分型和预后状况的参考指标,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指导,但关于不同病情分型和梗死灶大小对心电图特征的影响机制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分型状况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