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直肠超声联合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2020-03-10蒋益民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前列腺癌直肠前列腺

冯 亮,师 琳,蒋益民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 超声医学科,上海 201306)

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李蕊岑等[1]学者研究证实,生长因子、遗传因素、神经递质等因素均可诱发该病。临床研究表明,患前列腺癌时尿道上皮细胞的平衡遭到破坏,患者主要以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失禁等为主要表现[2]。此外,若患者神经受到压迫,还可能导致会阴部疼痛;若癌细胞发生转移,则会导致阳痿、血尿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贫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经直肠超声是临床上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其具备高分辨率、成像清晰、安全性高的优势,因此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内接收的97例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升高患者进行分析,探讨经直肠超声与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联合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分析患者的病灶检出与内部回声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内接收的97例PSA升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4.5±19.5)岁;体重51~62 kg,平均体重(56.5±5.5)kg。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承诺书;②均进行了血清分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且PSA>4 ng/mL;③都进行了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排除标准:①既往前列腺手术患者;②急性传染病患者;③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④严重心肺疾病患者;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⑥精神意识障碍且无法配合患者;⑦临床资料丢失患者。

1.2 方法

对本研究所选97例患者均行经直肠超声与PSAD检查。

经直肠超声检查选用Philips iU Elite进行检查,采用高频扇形探头,频率7.5~10 MHz,扫差深度8~10 cm。检查过程如下:①检查前清洁肠道,并适当充盈膀胱,患者取左侧卧位,髋膝关节屈曲;②检查时于探头上套好护套,并将套内气体排出后涂上润滑剂,注意探头插入肛门前先对患者直肠进行指检,然后缓慢插入探头至精囊,横断面扫描前列腺尖部,于前列腺尖部左侧行斜冠状扫查,后转动探头90°开始行矢状扫查,注意观察前列腺形态、大小、对称性、包膜完整性、内部结构及回声情况,观察是否出现淋巴结肿大,膀胱、精囊是否有受累征象[3];③扫描图像由3名工作经验大于3年的医师进行阅图,若出现分歧,则由1名工作经验大于5年的高年资医师阅片后给出结论。

PSAD检查:采集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离心后分离血清,运用PSA试剂盒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PSA水平,结合超声结果测得的前列腺体积,计算得到PSAD值。PSAD=PSA/前列腺体积。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经直肠超声的病灶检出情况,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诊断符合率;观察PSAD检查结果;观察经直肠超声与PSAD联合检查疾病检出情况,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计算诊断符合率;对比病理结果以及经直肠超声与PSAD联合检查的准确率、灵敏性、特异性情况。分析前列腺癌患者经直肠超声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及内部回声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课题选取的97例患者的基线资料、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在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癌的典型图像

图1为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癌的典型图像,a为前列腺冠状面,b为前列腺矢状位,箭头所示部位发现低密度阴影,边缘毛躁、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c为灰阶声像图,d为彩色能量图,箭头所示部位发现低密度阴影,边缘毛躁、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血流信号丰富,提示为前列腺癌。

图1 典型前列腺癌(结节型)声像图a. 前列腺冠状位; b. 前列腺矢状位; c. 彩色能量图; d. 灰阶声像图

2.2 经直肠超声与PSAD联合检查病灶检出情况对比

PSAD检查显示97例患者PASD值为(0.94±0.58)ng/mL,明显大于正常范围,具有辅助临床诊断的意义。表1病理结果显示,其中有前列腺癌94例,移行细胞癌1例,黏液腺癌2例。经直肠超声与PSAD联合检查前列腺癌、移行细胞癌、黏液腺癌检出率较病理结果均稍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病理结果与经直肠超声与PSAD联合检查病灶检出情况的对比[n(%)]

2.3 病理结果与经直肠超声与PSAD联合检查的准确率、灵敏性、特异性情况对比

表2数据显示,经直肠超声与PSAD联合检查的准确率、灵敏性、特异性较病理检查结果均稍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 病理结果以及经直肠超声与PSAD联合检查准确率、灵敏性、特异性情况对比[n(%)]

2.4 前列腺癌患者经直肠超声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及内部回声情况分析

经直肠超声检查后,根据图像表现可将前列腺癌分为弥漫性、结节型、无结节型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影像学特征及内部回声情况见表3。

表3 前列腺癌患者经直肠超声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及内部回声情况分析

3 讨论

前列腺癌多发于中老年人,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相关文献报道[4],家族中曾有男性患前列腺癌,则该家族前列腺癌发病率增高。但近年来随着我国饮食结构的改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如:长期食用高脂肪食物,会导致人体内胆固醇含量增高,合成过多雄激素后可引起前列腺癌;患者若长期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也可诱发前列腺癌。此外,李蕊岑等[1]曾报道,荷尔蒙因素也是引发前列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男性荷尔蒙分泌量越大,则患前列腺癌的几率越高。

临床上一般采用MRI诊断前列腺癌,虽然能够显示患者体内解剖结构及肿瘤来源,反映出患者体内肿瘤细胞的高代谢,但由于肿瘤细胞的浸润导致血流信号较为丰富,会对MRI成像造成一定影响,降低诊断准确性。经直肠超声则能弥补MRI的缺陷,可通过多角度检查前列腺部位,从而进行诊断。经直肠超声检查时,探头可非常接近患者前列腺,故能够清晰和准确地观察前列腺组织情况,肠内气体、腹壁脂肪层等不会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能够发现前列腺组织的微小变化,并充分显示原始血管的搏动[5]。刘艳等[6]学者采用经直肠超声诊断前列腺癌,发现通过观察前列腺组织的结构、分析组织扫描后的信号,能够有效反映病变组织的具体特征,从而了解病变组织内部的具体情况。一般来说,正常前列腺组织边界清晰,表面光滑,且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而发生病理性改变后超声图像会出现显著变化。由于炎症或感染等因素所引发的前列腺疾病,患者超声检查时图像显示回声较为均匀,团块较小,包膜完整。而前列腺癌患者行超声检查时图像显示淋巴结聚集在一起,瘤体体积较大,回声仍均匀。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前列腺疾病患者,可根据经直肠超声检查图像对疾病进行诊断分型,同时可准确判断是否对相邻的脏器产生侵犯、压迫等不良影响。

本研究中,为探讨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诊断的最佳方案,选取本院收治的多例前列腺癌患者,就经直肠超声与PSAD联合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差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经直肠超声与PSAD联合检查前列腺癌、移行细胞癌、黏液腺癌,检出率较病理结果均稍低,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戚庭月等[7]研究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癌检出率占比高达79.50%这一结果基本一致。PSA是一种由于前列腺上皮分泌的一单链糖肽,是临床中筛查前列腺癌的最常用指标。但PSA虽然具备一定的前列腺组织特异性,却不具备前列腺癌特异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也可导致PSA明显升高,因此需要联合经直肠超声进行诊断。目前临床上推荐将0.15 ng·mL-1·cm-3作为PSAD的临界值,以此区分前列腺癌以及前列腺增生所导致PSAD升高。本研究中,经直肠超声与PSAD联合检查的准确率、灵敏性、特异性,与何茂胜等[8]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这一结果证实经直肠超声与PSAD联合诊断前列腺癌价值较高,与病理结果差异较小,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

不同类型的前列腺疾病影像学特征及内部回声情况表现不同,临床上经直肠超声检查后常根据图像表现可将前列腺疾病分为弥漫性、结节型、无结节型,针对不同类型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总体看来,经直肠超声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及快速扫描、后处理技术等优势,当合并周围组织侵犯时,可清晰显示肿瘤侵犯的范围,因此成为前列腺癌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并且,此方法在临床诊断中操作较为简单,避免了人为因素以及外界干扰所带来的误差,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有着重大的意义。

综上所述,临床中经直肠超声与PSAD联合诊断前列腺癌患者,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灵敏性、特异性,可准确诊断疾病并区分疾病类型,可于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前列腺癌直肠前列腺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前列腺良恶性肿瘤应用DCE-MRI鉴别诊断的作用分析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与前列腺肥大共处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微小RNA-424-3p和5p对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和迁移影响的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