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艺术类课程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2020-03-09张曦白宇松

ViVi美眉 2020年8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高职院校

张曦 白宇松

摘要: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一直是艺术教育突出的特点,所以艺术教育应当坚持人性化管理,对艺术类课程中特别的需求进行充分的考量,同时也需要保持发展的眼光,要紧跟时代发展,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专业教学的必要性做到了解。学校要注重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为之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对于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学习,并努力探索规律,促进学校与教师共用良好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类课程;信息化教育

基于当前我国的管理体制,要想做好教育信息化建设,并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体现融入到现代教育管理中,作为教育者就需要对现代教育理论做到深入学习,用现代教育思维思考问题,学习信息化建设管理知识,在艺术类课程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而促进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得以切实提升。

一、艺术类课程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一)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原则

开放是信息化课程体系结构的特点,其关联性和扩展性突出。因此,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原则是在信息化艺术课程教学设计中要体现的。关于艺术课程内容的设置,一定要是动态的,开放的,可以及时更新、调整的,尤其是要能够对学期最新学习动态、科技成果以及各方面经驗等进行吸收借鉴。开放性的信息化艺术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将会打破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的方式也更加丰富,在线学习、同步学习、异步学习等都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当然教师在获取学生反馈方面也可以突破时空、地域的限制。

(二)个性化学习原则

个性化学习原则也是艺术类课程信息化建设应当要体现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扮演着认知主体的角色,是一个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问题进而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个性化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检索方式以及大量的信息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在非艺术类院校中,艺术课程被划分到人文课程范畴,在艺术教育中,借助艺术与各个方面的连接,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以及艺术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进而完善并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原则

传统艺术教学中,教师单向像学生灌输教学内容,对于教学内容,学生难以更快更好的掌握,但是现代教学理念却强调要交互式、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过程。艺术类信息化课程针对师生关系设立了互动模块,在学习过程中设立艺术活动的方法指导、思路引探以及关于学习难疑点提示;在进行学生任务活动设计时,要注重主题化、多样化以及项目化,活动既要包含小组活动又要考虑个别化活动;针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论坛进行回复,评价学生的在线作业,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

二、高职院校艺术类课程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一)教师应积极参与艺术类课程的信息化建设

伴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教育手段也在随之更新发展,这是艺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高职院校必须要革新教育理念主动加入到信息化建设中。在艺术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的教育观念以及其应用能力决定着艺术教育信息化的效果。如果教师观念一直因循守旧,无异于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在培训艺术类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中第一点就是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推动教师更好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帮助教师实现从知识的传道者、权威者向知识的组织者、合作者以及学习引导者的角色转变,逐渐掌握先进的教学观。第二是注重技术培训。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以及信息技术可以通过课件制作和应用得以体现,艺术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教育方法实现对学生各项艺术基本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还要对现代化信息建设成果进行充分利用,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组织、指导、协调和计划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搜索功能,对其他院校的教学方法和思想进行收集,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在教学中,教师运用计算机设备做教案,将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运用到教学中。

(二)学生应树立现代化的学习观念

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艺术信息的能力即是艺术信息素养。关于学生信息素养内在机构和目标体系的培养,桑新民教授指出可以从以下六点着手:对信息高效获取的能力;对信息熟练、批判性评价的能力;对信息有效吸收、存储以及快速提取的能力;通过多媒体实现对信息的表达和创造性使用的能力;将上述信息使用能力转化为高效、自主学习与交流的能力;促进当今公民道德、法律意识、情感以及社会责任学习、培养以及得到提高。要抓住以上六点实现对学生艺术信息素养的培养,在日常融入能力的锻炼,渗透到艺术教育教学中。绝大多数接受艺术教育的学生都认为,教室、排练厅以及舞台等是学习艺术知识和训练艺术技巧的主要场所,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学习,学习场地也是可以随时变动的。大学生不应当受传统学习因素的影响,应学会对现代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应用。他们应当掌握现代化学习观念,改变传统教育中在知识学习中的被动地位,转为主动学习再到运用网络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培养现代化学习观念。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艺术教育改革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当然要想将信息技术的作用做到充分的发挥,还是要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开发。就当前发展形式而言,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信息时代的艺术教育正在以全新的模式呈现。当前我们应关注的问题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的环境下,我们应如何推进对高等艺术教育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韦玮.艺术设计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11):174.

本文为秦皇岛社科联2020年立项课题:高职院校艺术类课程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20—217)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育高职院校
微课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关于信息化教育模式的大学教育变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