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2020-03-08朱永福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48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实践能力素质教育

朱永福

〔摘要〕素质教育是根据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学生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特定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环境因素至关重要。要真正实现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就必须从各个环境因素去设定,排除一切干扰因素,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素质教育;生物教学;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是根据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学生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特定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适应时代要求,更好更快的培养更多的创新性人才,为打造创新型国家,实现技术强国的伟大梦想而进行实施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对应用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已经迫在眉睫。生物学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从更深层次去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实践知识应用的能力。改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找出一条适于本地特点的素质教育之路。

一、更新教学理念,着眼素质教育,围绕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做足功课。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话题。素质教育是根据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始终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开展工作。充分挖掘课堂中一切有利于学生创新和动手实践的因素,力求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

二、主导教师的自我完善和提高。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应有为完成教学目的而必需具有的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名言警句道出了成功者的不易。一位优秀的教师之所以能够触及学生灵魂深处,达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与其课前充分的准备及平时的自我完善和提高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教师不仅要吃透课本已呈现的知识,还要不断汲取除此之外的知识营养来充实自己。悉心挖掘课本知识中利于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的要素,实实在在的积极践行素质教育。

三、广开沟通渠道,深入细致了解学生,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创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有效发展。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知识构建和其认知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个人學习习惯,这些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我们教师是学生教育的主导者,及时发现课堂背后学生真实的自我,针对性的适时加以引导,是我们理所应当的职责。实践中,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家庭背景调查时,就发现了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通过家庭引导,社会的影响,学校教师团队的合作,结合学生具体实际因势利导,教育效果非常明显。因此发掘学生积极的因素,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进行创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得以发展是我们课下的另一项重要工作。

四、学校是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的基础和保障,从学校层面应该形成利于每位学生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等素质的氛围。首先从制度上加以规范,进行交流、考评,调动教师以积极的心态去认识该项工作的重大权意义。其次,要从教师工作程序上进行要求,课前知识储备必不可少,课中环节一定要重视,反思与回馈是检验和测评教学效果有效办法。再次,教师之间、学校教研组之间、学校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五、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提高还应得到家长及社会的支持与关注。学生创新的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他们长时间的磨砺才能有效。因此,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形成良好行为习惯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及时肯定,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除阅读、分析等多数的实践活动还是学生在校外来完成,家庭、社会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锻炼机会,对养成学生处理具体问题是一个实际考验,对学生将来的工作与生活大有裨益。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方面,除了学校因素之外决不能忽视家长和社会的重大作用。

六、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是否能够按照教师的意愿如期达到理想的目标呢?这里就有一个检验与评价的问题。我们认为,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进行检测和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应该注重其过程。学生得到一个好的成绩不一定就有创新,关键是要考察学生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有没有创新的方法。教师应对学生实时追踪,随时进行考评,及时给以反馈意见,这样才能做到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不断推进,扩大成果,实现我们的教育教学目的。

没有创新的国家,前途是没有希望的。没有数以亿计创新型人才想成为创新型社会、创新型国家也是一句空谈。在国家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广大教育工作者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牢记党和国家重托、不辱使命、勇担重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是他们迎接未来挑战的潜在力量。我们坚信,只有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从点滴之处重视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稳步发展,一个美好的教育梦——中国梦才可以顺利实现。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实践能力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