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研究

2020-03-08郭盛国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48期
关键词:渗透教育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郭盛国

邮编:224200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培养高中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从传统文化入手,让传统文化成为高中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平台,让高中语文课堂成为传统文化传播和继承的重要场所。这是挖掘传统文化价值的有效途径,更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践行社会使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教育;核心素养

引言

我国是一个文化古国,五千年的历史中蕴涵着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古人和历史的进程给当今留下了巨大的文化财富。但是由于当前对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乏,对悠久历史普及的欠缺,使得许多学生对古代发展历史和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知甚少。这也给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在当前到教育背景下,教学过程更要融入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以此来促进学生对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产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民族文化得到传承。

1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1.1培养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中国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了多少的优良传统和道德伦理,这些优良传统和道德伦理依然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某书记在进行讲话时经常用一些传统的理论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现如今的学生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古代提出的“仁、义、礼、智、信”,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和精神,五常的提出在古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如今中也是难得可贵的存在。还有一些“人无信不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百善孝为先”等等的言论,其中表达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值得我们进行学习和传承的。

1.2丰富教学资源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也使语文教学的资源得到了丰富。高中语文教材中也蕴含了许多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例如,许多古诗词中所描写的内容,或是与我国传统节日相关的文章等等。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的根本,是民族的血脉。教师可以通过许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文化和环境的熏陶下,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更加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也能够,使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同时也能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2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的有效策略

2.1深入了解历史人物

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文人墨客,虽然去今已久,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历史人物或被岁月湮没,或被记忆至今,但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历史,他们身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民族精神,这些都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注重站在语文的视角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人物,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拉近学生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内涵。

2.2适当延伸课本内容,丰富传统文化

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时,在保证了对于教材本身知识的讲解与教学之后,可以对除教材之外的知识进行适当的讲解。教材之外的知识可以对于教材的内容进行一些补充与解释,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教材中的知识。例如在进行《声声慢》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介绍一下李清照所处的国家背景、社会环境以及李清照个人的生平事迹。李清照作为婉约派词人,她的词后期大多凄美悲伤,那么为什么李清照会写出这样的词呢?这与李清照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所经历的事有关。李清照早期生活安定,后遭遇国破人亡,流离失所。这才导致她写出《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样凄美的词来。在了解了这样的创作背景后,学生对于《声声慢》也能有更多的理解与共鸣,也了解了词中所表达的一些情感内核。这有助于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更好地学习与理解,并使得传统文化所表达的情感与精神不再是平面化的,而是可以更加具象化地表现给学生。

2.3创设教学情境,推动学生在情境中去感受

优秀传统文化多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为此,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若是生搬硬套对学生进行灌输与传授,学生很容易产生抵触与排斥的心理情绪,进而影响其后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与信念,从而导致最终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也不理想。这就要求我们高中语文教师采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巧妙渗透,灵活引导,让学生一层层解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神秘“面纱”,去实现更深刻的认知、理解,并能转化为自身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行动。而要想更好地达成这一效果,借助便捷发达的信息技术手段无疑可以发挥出其突出功效。

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民族认识,强化学生的学科素养,同时这一行为也是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长远传承的重要举措。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余时间,教师都可以引導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在情感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学生认识,加深传统文化在学生学习以及思想上的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紫秋.关于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5)

[2]张晓坤.文以载道文以化人———试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科技资讯,2019(35)

[3]李元,施风花.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和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

猜你喜欢

渗透教育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探索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