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山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20-03-08谢娜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48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谢娜

摘要:由于山区的教学资源匮乏,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所能利用的教学资源并不多。而信息技术的引入则使山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逐渐转变,给阅读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新方法。本文主要从文本与治疗相互补充、文字与图像巧妙结合、视频与音乐灵活运用等角度探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山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山区教学;信息技术;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阅读文本的内容,能够解读文中的精妙句子或段落。在以往的山区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今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教学也带来了许多先进的信息技术,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山区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

一、文本与资料相互补充

由于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之间相互连接,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便可以借助互联网将与阅读文本相关的资料查阅出来,从而使文本和资料之间能够相互补充,促进学生对文本材料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便借助信息技术来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也可以在课前查找好相关的资料,之后再在授课时展示出来。

我在为学生授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内容时,便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查阅了作者余心言和文章的主人翁周恩来的事迹,使学生对这两个人物有更多认识,对文章相关的资料有所了解。在通过互联网查阅之后,学生便了解到作者余心言之前担任过许多杂志、报纸的主编,多年从事新闻工作,也是中国共产党员,这篇文章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周总理的事迹,从中学习和感受周总理的精神品质。学生也了解到周恩来周总理严于律己、关心群众的精神品质,了解到其作为国家总理时为人民群众所做的贡献。由此,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增加了对课程的尊重,对人物的敬佩。这样学生对于其中周恩来所表现出的少年志向也更加钦佩。可见,文本与资料的相互补充有利于学生更认真地解读文本中的信息,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二、文字与图像巧妙结合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为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也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还可以采用文字与图像巧妙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即是利用信息技术将阅读文本中相关的图像收集起来,并在课堂上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出相应的图像,这样便能使学生从对图像的观看中了解文本中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当我为学生授课《桂花雨》这篇阅读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桂花雨的效果,便提前在网络上查找了摇落桂花时的图像,并将这些图像收集起来。在课堂上,我便将这些图像展示给学生,并对学生表示:“大家知道为什么桂花会变成雨吗?看到这些图之后,相信大家就了解了。”图中有一个小女孩和一位母亲正在扶着桂花树摇晃,桂花树上的桂花纷纷飘落而下,一棵棵桂花散落在空中,形成的轨迹就像雨滴落下一般。学生从这些图片中,便了解了文章的主题。接下来再为学生讲解这篇课文中作者和母亲对于故乡桂花的怀念说体现出的思乡之情便有了更为深入的体会和认识。可见,在山区小学语文阅读中借助文本中的文字和图像便能够更好地使学生理解文本中的内容,促进学生对文本中表现出的情感的体会。

三、视频与音乐灵活运用

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小学语文阅读文本中的情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与音乐灵活运用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前根据文本中的信息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查阅与文本相关的视频或音乐。在授课时再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出视频或音乐,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便能够从视频和音乐中了解阅读内容,体会阅读中的情感。

在为学生授课《开国大典》这篇课文的时候,便可以通过视频和音乐的灵活运用使学生感受到当时开国大典激动人心的时刻。我在授课此文时,便从网络中查找了与开国大典相关的视频资料和音乐资料,在授课时,便直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了开国大典时的纪录片。学生从纪录片中可以看到当时人潮涌动的天安门广场,从人们的表情中和兴奋的呐喊声中,便能感受到人们激动的心情。除此视频之外,还为学生播放了开国大典之前,各位工作人员的工作采访视频,学生从这一视频中便体会到当时人们在工作时为了开国大典能够顺利进行所作出的努力。由此学生对于课文中所描述的激动场景便能够感同身受。在讲课的时候,我又为学生播放了国歌,学生在国歌声中重新体会建国的不易,这就让学生的噶時候更加深刻。借此方式,便使学生对于此课中的情感和内容有了充分理解。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授课过程中也可借助这样的方式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综上所述,在山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便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实施教学。将文本和拓展资料共同展示给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将图片和文字对照展示给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感受文字的含义;将音乐和视频展示给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体会文中记述的场景,体会文中的情感。由此便能使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更深入。

参考文献:

[1]孙艳霞.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交互性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3):108-109.

[2]张永忠,赵引弟.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181.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