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课堂应如何结合中华传统文化探究

2020-03-08陈昭华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48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传统文化

陈昭华

摘要: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已经超过五千年,经历了数千年所积累下来的文化和我们的历史息息相关,两者相辅相成。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从心底上改变学生对历史,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也是因为两者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原因,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传统或者较为稀奇有趣的文化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引出历史,让学生在两者的结合中,不断加深理解,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初中历史;传统文化;开拓思维

这是一个开放且信息交流极其便利的时代,再这样一个时代中,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遭受着难以想象的考验。随着信息时代到来,外来文化像一阵大风,吹进了许多人的心中,人们接受了外来文化,就意味着传统文化需要挤出一部分的空间,让给它们,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須注重宣传,但传统文化是一种难以形容的东西,宣传起来并不容易,倒不如将目光放在学生身上,将我们的课程和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学生来进行宣传,让人们重新拾起我们的传统文化。

一、激发民族自豪感

我们的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承,在时间的冲刷中,这些文化不仅没有褪色,甚至还变得更加凝练,我们也从心底上相信,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会弱于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新奇的东西,这也是外来文化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我国根深蒂固的原因。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比较新奇的文化,将其和历史故事结合起来,通过历史上的名人,来让学生对我们的文化产生自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也会不断改善,一点一点的激发民族自豪感。

例如,我在讲解“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这一课程的时候,我会在最开始的时候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在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王朝为,为什么偏偏在西晋的时候,会出现北方各族的迁徙?”,这个问题并不是现在的学生能够理解的,当学生没办法回答上来的时候,我会再次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如此大规模的文化交融,我们的传统文化还能屹立不倒?”,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我国历史上有过数次民族交融,但我们的文化一直没有出现任何的问题,这个问题从根本上的原因,便是我们的文化韧性足够大,教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的文化是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洗礼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保持民族自豪感。

二、加深理解

就像前面说的,历史和文化本就是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历史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点,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提问或者任务的方式,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传统文化放到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发的进行思考。就像是端午节,学生可能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赛龙舟,但很少有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而当学生对为什么产生兴趣的时候,会自发的进行思考,教师也可以趁机开始讲解。学生在进行思考之后,会对问题有一个较为浅显的认知,这个时候教师在进行讲解,事半功倍!

例如,我在讲解“东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课程的时候,就会在最开始的时候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江南是一个水乡,但是,大家知道江南之所以有水乡的称号,和历史上的那件事情有着重大的关联吗?”,学生知道江南,但却不一定知道东晋南北朝时期关于人工运河的事情,而当学生表示不知道的时候,这也证明学生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被我激发,这种情况下,我会再次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拿大家觉得以当时社会的情况,能不能靠着自己的实力开辟一条河道?”,别说是在古代,即便是在科技高度发展的现代,开辟一条河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种情况下,学生肯定不会相信,这正是我想要的答案,我会借此机会,和学生打一个赌,帮助其加深理解的同时,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三、帮助学生开拓思维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学生在学习这一门课程的时候,还是需要一定的联想能力,因为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当年的社会背景,人物状态都和现在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学生联想能力较差的情况下,会自然而然的以现代社会为背景进行思考,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向,很容易将学生带入到一个错误的方向。但在学生联想能力较强的情况下,学生在发现错误的时候,可以借助当时的人文环境,当时的文化状态,对其进行一个正确的联想,培养开拓思维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我在讲解“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这一课程的时候,就会在最开始的时候,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发生民族大交融的话,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传统文化会不会受到影响?”,现代社会别说每个省份之间,即便是每个市区之间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学生在面对这种问题的时候,可能下意识的选择会。这个时候,我会将自己的看法说出来,并且告诉学生,这些知识我们个人的观点,通过这样一种开拓思维的问题,学生对课程产生思考,在学习的时候效率也会更高。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和历史本就是一家人,两者很难分开,且两者有非常多的共同性,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传统文化来引出接下来要讲解的课程。用这样一种方法,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学习效率更好。而传统文化本就是我们引以自豪的东西,提前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的优点,能够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在面对外来文化的时候,能够镇定自若的保持本心。

参考文献:

[1]徐佳佳.初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浅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传统文化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