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成效的调查与思考

2020-03-08郭红伟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农业农村局山东泰安271000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36期
关键词:飞防植保专业化

郭红伟(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农业农村局,山东 泰安 271000)

1 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应用现状

1.1 植保无人机市场保有量快速提升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岱岳区现有电动背负式喷雾器9.2万台,作业面积占48.7%,中型背负式和担架式喷雾机0.2万台套,作业占5.6%;新型植保机械等180余台套,作业面积占42.3%。据统计,目前市场保有量植保无人机主要以载重量10升的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为主,无人机生产企业以北京韦加、北方天途、深圳大疆、山东鸟人等品牌为主。随着我省2019年开始对植保无人机实行购机补贴,每架补贴1~1.6万元,计划补贴资金总额1000万元的政策利好影响,预计我区植保无人机2020年购机增量将达到20%以上。

1.2 植保无人机防控能力明显增强

以植保无人机为代表的新型高效植保机械越来越受到种植户的欢迎,岱岳区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早在2013年开始,至2016年植保无人机的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到2019年底,全区可实施作业的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45架,日作业能力达到近3万亩,全区大田同时开展病虫害防治作业可在15日内完成统防统治1遍[1]。

1.3 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发展趋于成熟

随着植保无人机等新型植保机械的市场应用和认可度不断提高,我区以植保无人机为主要服务工具的专业化植保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2019年底,全区具备植保无人机的服务组织和个人数量达到了7个,平均每个乡镇近1.4个,平均每个服务组织或个人拥有植保无人机3架,全区植保统防统治专业化服务人员达120多人,全年由服务组织和个人使用植保无人机开展的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面积达到82万亩次,占全年总防治面积的33.8%。

1.4 病虫害防治应用扩展至绝大部分露地作物

随着植保无人机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专业化技术服务团队的成熟和相关服务技术的完善,植保无人机的应用得到更多种植户的认可,其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展。2016年前基本以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为主,占比全部飞防面积的95%以上,截至目前应用作物已扩展至花生、大豆、露地蔬菜、果树、苗木等作物,以上作物统防统治服务面积超过10万亩次,占比全部飞防面积的超过12%,防治对象也从杀虫、杀菌扩展到除草、生长调节等方面[2]。

2 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工作成效

2.1 喷施农药优势突出

无人机飞防作业效率高,以10升载重的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为例,每架每天在小麦、玉米等大宗种植面积作物集中区域可以作业500亩以上,按照每架植保无人机配置1.5名作业人员,是人工喷药作业效率的20倍。植保无人机在作业效率和效果保证的前提下,其机动性、高效率的特点得以在重大病虫害突发时可以快速控制危害和蔓延,在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草地贪夜蛾防控中均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2 综合防治表现优异

一是科学精准施药。植保无人机的应用主体是专业化服务组织和部分种植大户,专业化防治可以通过专业化、规范化对症、适时、适量施药。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防治理念为指导,适期达标防治,避免盲目加大施用剂量和盲目增加使用次数,综合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达到“减量控害”的目的。二是安全环保生产。无人机防治做到了人药分离,从而将施药者中毒概率降至最低,保证了农药的安全使用,并可做到对农药包装物实行集中回收处理,避免了污染环境。三是降成本增效益。植保无人机作业中采用集中配药、标准喷施,减少了在配药、施药环节的跑冒滴漏,在农药有效用量降低的基础上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用户降低成本15%以上。四是效率效果双提高。植保无人机大大提高了防治作业效率,一架载药量10公斤的植保无人机一天配备1.5名作业人员可作业400~500亩,是传统人工施药的15~20倍,而且由于作业稳定,施药均匀一致,防治效果较人工大为提高。五是应用作物广泛。目前在岱岳区,植保无人机防治病虫草害可以广泛应用于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蔬菜、果树、苗木等作物,根据不同的作物设定不同的作业技术标准均可达到良好的防效。

2.3 防治效益对比明显

以泰安市泰农农作物专业合作社在2018年和2019年开展的小麦、玉米病虫害统防统治中使用植保无人机喷洒药作对比试验。

由表分析:无人机施药较人工用水量减少96.7%;用药量减少25%%;单次防治节约成本21.1%。

2018 年大汶口镇东南西遥村小麦病虫害防治服务防效试验调查统计表

2018 年房村镇东西住村玉米“一防双减”病虫害统防统治试验调查统计表

通过药后田间调查数据分析,本次飞防对玉米中后期的锈病防效达到80.3%,病叶率在10%左右,保叶效果明显;对玉米螟防效在药后7天达到90.4%,能很好的控制玉米螟的发生和危害。从以上试验数据科学的验证了植保无人机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防效、增加收益。

3 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推广建议

3.1 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监管体系亟需完善

受制于各服务组织和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意识和客观因素等,在统防统治服务中尚存在着服务质量不达标、服务数量短缺及服务验收不统一等问题,因此亟需针对飞防作业建立完善的服务跟踪评价机制。

3.2 需要第三方机构提供质量监督和检测服务

通过引入第三方监管平台,对不同的服务组织、不同的植保无人机机型和不同的作业人员统一规范作业标准和实时数据传输与监管,达到“作业有监管、监管统一化”,将社会化服务产业打造成高效、安全、放心的产业。

3.3 人机技融合形成科学标准的服务规范

积极引导和推动农业部门、服务组织、无人机厂家、农药厂家开展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技术融合,推动飞防农药品种、剂型、助剂的研究开发,加强飞防技术研究开发,明确飞防适用范围与条件,制定相关技术规程,保证飞防质量[3]。

3.4 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推进飞防持续稳定发展

通过提高服务组织和作业人员的整体技术素养,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强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农药学等的专业学习,提高应对和避免植保飞防作业可能存在的药害和生产安全风险的能力。

猜你喜欢

飞防植保专业化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管理法》解读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植保机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让无人机飞防乘风起航
二代粘虫的防治技术
无人机飞防作业的优势以及作业过程中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