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中国农产品电商十件大事 2021年的八大趋势

2020-03-08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商研究院院长教授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36期
关键词:农产品数字化电商

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商研究院院长 洪 涛 教授

2020年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的冲击,中国农产品电商充分利用数字经济迎接了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中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85亿,占网民的比率为30.4%,较2019年增加了3000多万人。

一、2020年中国农产品电商的十件大事

(一)新冠疫情下电商平台充分发挥“无接触功能”

新冠疫情最严峻的时期,各类电商发挥其无接触交易的功能,解决新冠疫情背景下民生消费问题,武汉中百仓储发挥社区团购模式优势,利用1500多个微信圈给封闭在武汉的城市居民送达基本民生商品,武汉23家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其无接触优势开展社区商业活动,满足居民需求。

阿里、京东、拼多多、苏宁、惠农网等平台春收滞销到“脱销”农产品,自新冠疫情爆发后,截至2020年4月17日,各大电商平台累计销售湖北农产品79.6万吨,撮合线上交易达到1280万次。

新冠疫情期间,许多农产品电商模式创新,如“四无模式”创新,即无接触交易、无接触配送、无接触支付结算、无接触各种服务。

其中美团首创“无接触配送”、京东物流与顺丰快递再创春节不打烊,坚持运营较好地满足了当时的急需。良品铺子在新冠疫情最严峻的时期(2020年2月),充分发挥数字化的作用,参与疫情奋战,并且先后路演继而上市,成为2020年新零售的“佳话”。拼多多则上线“抗疫助农”专区,覆盖全国近400个产区、23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帮贫困地区和部分农产区解决特殊时期的农产品滞销问题。同时设立5亿元的专项农产品补贴,以及每单2元的快递补贴,保障农户收入。

(二)电商扶贫、消费扶贫成绩显著

阿里、京东、拼多多、苏宁、供销E家、中国邮政、惠农网、一亩田等电商扶贫,取得较大的成绩,供销E家在“扶贫832”平台销售来自全国1000多家入驻的优质供应商的各类农产品超过42亿元1、侯雪静.供销总社加强产销对接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EB/OL]国务院扶贫办网站2020-10-22,拼多多也在去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2020年中国全面脱贫,农产品电商(含直播电商)功不可没,许多贫困地区农民将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卖出大山,将贫困地区的青山绿水好空气、以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据国务院扶贫办信息,2020年中国中西部22个省认定扶贫产品16万多个,贫困地区全年扶贫产品销售额达到3069.4亿元。2、2020 年中国消费扶贫突破3000 亿元[EB/OL].央视网2021-1-7 16:22

(三)2020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在陇南举行

11月24日,以“后疫情时代全球减贫创新与合作”为主题的2020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在陇南市武都区举行,“陇南模式”七年来的成功案例成为国际扶贫的典型案例。3、2020 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在陇南举行[EB/OL].陇南文明2020-11-25 08:46“陇南模式”2013年概念的形成,2015年形成“1333”的框架体系,2017年坚持打电商整体战、融合战、质量战、全域战,形成了6大模式,在全国引领电商脱贫攻坚的发展,在2020年是最亮丽的农产品电商领域的案例。12月22日,2020“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在陇南举行,签订合约 101.63亿元。2020年中国农村淘宝村达到5425个,淘宝镇达到745个,再创新高。中国走出了一条特色减贫的发展道路。

(四)电商进村综合示范项目累计支持1466个县次

自2014年以来,电商进村综合示范项目开展6年,到2020年,实现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覆盖,累计支持1466个示范县,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189万人次。许多综合示范县探索了多种不同的创新模式,如浙江平阳县已经开始探索县域电商的数字化转型,并且初步探索了由农村电商向数字化电商的创新路径。

(五)视频直播带货成为农民销售农产品的新农活

2020年是中国视频直播元年,预计视频直播交易规模将突破10000亿元,2021年将突破20000亿元,2020年“手机成为农民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农民新农活,数字成为农民新的农资”。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一季度,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936.8亿元,增长31.0%;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 。涌现了薇娅(全国三八红旗手)、李子柒(2019年扶贫大使)、九妹(广西、湘西)、陇南梁倩(全国劳动模范)等。

2020年5月,国家人社部公告发布“中国新十大职业”,其中直播带货被正式命名为“互联网营销师”,使直播带货这一不到五年的职业正式命名。

(六)2020年全国农产品电商网络零售额再创新高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生鲜社区电商在疫情期间出现“井喷”,年底社区团购再次成为热点,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美团、拼多多、滴滴等大型电商平台进入,以及大量资本也先后进入这一领域。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总局提出“九不得”,对社区团购经营行为进行严格规范,涉及低价倾销、垄断协议、数据“杀熟”等方面。

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农产品网络零售将超过5000亿元,预计2020年拼多多农产品交易额将超过2500亿元,成为生鲜电商的龙头平台。

(七)《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签定为跨境互认交易奠定了基础

2020年9月14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签定,初步确定了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交易将于2021年1月1日实施,第一批是100对100个地理标志,四年后第二批是175对175个地理标志,从而协定范围将扩大,可涵盖双方275个地理标志名称,总纳入双方550个地理标志,涉及酒类、茶叶、农产品、食品等,这对于中国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11月23日,RCEP正式签署,标志着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形成,成为人口最多、GDP规模最大、贸易额最大的经济贸易区。同时中国考虑加入CPTPP,用实际行动迎接“十四五时期”“高水平对外开放”时代的到来。

至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综合示范区达到105个,国内自贸区建设达到21个,这无疑将促进中国跨境电商的新的发展。

(八)农产品电商标准和规范纷纷出台

2020年11月26日《农产品电商供应链质量管理规范》国标发布,2020年6月8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牵头起草制定《直播营销服务规范》,7月24日实施。7月1日,中广协发布《网络直播营销活动行为规范》实施,主要解决目前网络直播中存在的激情打赏、高额打赏、未成年人打赏三大问题。9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了一起直播带货纠纷案,880万人看直播带货审判。10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等14部门发布《关于印发2020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方案的通知》。11月,市场监管总局出台《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11月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同日,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税务总局3部门又召集27家主要互联网平台企业,举行规范线上经济秩序行政指导会,并从9方面对互联网平台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11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11月13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了《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11月23日,国家广电局发布了《关于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11月17日,浙江省电商促进会牵头联合相关单位共同针对直播电商起草《电商直播机构管理与服务规范》《电子商务直播营销员管理规范》《直播电子商务管理规范》等六项直播电商团体标准。

(九)农产品“换购”模式成为一种新时尚

2020年4月30日,青岛市乡村振兴工作队和莱西市河头店镇政府举办河头店镇易货贸易平台建设签约仪式,该平台由青岛爱本地易货投资建设,致力于推动地域农产品网上易货交易。2020年7月,融易通有限公司运用易货采购、易货营销模式帮助山东玉清园、振承农业等农业项目实现资源重组、价值重建、渠道拓宽,助推农产品销售、服务现代农业发展。2020年10月24日,山西长治北石槽村易物换换农产品换购惠民服务店开业,探索以物换物的方式盘活库存商品,助力农产品流通。

(十)《人民日报》评“社区团购”

12月11日,《人民日报》就近期的“社区团购”热潮发表评论,评论指出:这段时间,互联网巨头企业相继投入大量资源入局生鲜社区团购,“社区团购”成为互联网行业及资本市场热议的话题。互联网累积的数据和算法,除了流量变现,还有另一种打开方式,即促进科技创新。掌握着海量数据、先进算法的互联网巨头,理应在科技创新上有更多担当、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为。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其实更令人心潮澎湃。12月22日下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商务部组织召开规范社区团购秩序行政指导会,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美团、拼多多、滴滴等6家互联网平台企业参加。会上还提出了“九不得”具体要求。

二、2021年中国农产品电商进入高质量发展之年

2021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也是中国农产品电商进入高质量发展之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号召,中国农产品电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数字化发展趋势。

2021年也是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的第二个阶段,数字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是全面乡村振兴建设以及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牛鼻子。2020年新冠疫情促进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使数字农产品电商出现“井喷”式发展,2021年农产品种养加的数字化、农产品的数字化、交易的数字化、物配的数字化、支付结算的数字化、场景数字化、空间数字化、卖场数字化、供应链的数字化、再生资源的数字化,以及消费的数字化,还有与生产的数字化、流通的数字化、消费的数字化相适应的是治理和监管的数字化。

二是品牌化发展趋势。

品牌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产品品牌化的发展,农产品“三品一标”为主要内容的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们对美好+品质生活的需要满足,确保“农产品生产得好,还要卖得好,卖出好价钱,消费者得实惠,农民得收益”。品牌化是提升农产品的价值链的最重要的趋势。

三是融合化发展趋势。

所谓融合化发展趋势,早在2015年网络平台下网兼并重组,实体经济上网重组就已经开始,因此,许多电商人也曾自称自己是实体经济,现在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电商)相互竞争、互相内斗的情况仍然存在,导致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相互指责,实际上,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网络平台的数字化转型,已经使得二者的界线模糊了,而且跨界融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合则两利,斗则两败。

四是社交化发展趋势。

社交电商是指以网络技术进行的、以社交方式进行的交易活动。如微博、微信、APP、企业公众号等社交工具和平台对商品内容进行传播分享,引导用户对商品购买消费的组织形态。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电商形式,也是增强电商的粘性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农产品的体验不仅仅是线下体验,也还包括线上的体验。

五是标准化发展趋势。

农产品的标准化是数字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品牌农产品的根本保证,农产品标准化涉及到种养加的标准化、商品交易、物流配送、支付结算、体验场景、供应链、环境、卖场、空间、再生产资源、消费的标准化,做到在高度信息化条件下的“无缝对接”。

六是冷链化发展趋势。

随着生鲜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发展,离不开冷链的高级化、精准化、品质化发展,冷链发展当前缺乏的是体系,而不是数量,多头投资、重复建设、趋同投资导致的冷链资源不缺,但是不系统,因此,冷链体系的发展是其未来发展趋势。

七是场景化发展趋势。

线下体验场景的建设、线上体验场景的建设同时重要,否则没有流量和人气就不会有商业的存在和发展,因此,AI人工智能的发展十分重要,拼多多走在前头,当其他平台还在盛行集中式AI时,拼多多就已经开始探索分布式AI,分布式AI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能够洞察顾客,另一方面能增强消费者的主体权利地位,对平台竞争行为形成约束。

同时,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指导下,拼多多还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举办“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由来自全球高校的青年科学家和中国顶尖农人共同参与,展开人工智能VS顶尖农人的高原草莓AI种植挑战赛,切磋出能够让“小农户承担得起并从中受益”的数字农业解决方案。

八是定制化发展趋势

当前农产品电商面临的市场格局是供给大于需求,但同时也存在供给小于需求现象,具有特色的、品质的、品牌的农产品仍然是供不应求。因此,过去“我有什么,就卖什么,卖什么,你就消费什么”的时代已经过去。以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拉动式供应链应用而生。如“消费者和市场需要什么,就卖什么,卖什么,你就种什么、养什么、加工什么”,从而“反弹琵琶”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和升级。

猜你喜欢

农产品数字化电商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