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3-04文|

经济视野 2020年9期
关键词:劳保居保城乡居民

文| 程 彬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概述

作为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首要问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格认证通常指的是相关单位对前来办理养老保险人员所要求的相关资格认定及其他相关活动。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地方性政策所规定,符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险条件的人员,从次年要接受各乡镇(街道)劳保所对其认证资格的审查。超过审查期限没有进行审查或不说明理由的人员,相关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暂停发放养老保险待遇认证资格的措施,并告知相关规定,请相关人员到乡镇(街道)劳保所进行手续补办,补办期间,该类人员不享受国家的相关养老保险待遇。作为城乡养老保险资格认证的首要问题,其关系到养老金冒领、养老保险基金非法流失等相关问题,是国家对养老保险提供的重要保障。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格认证相关要求

(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所涉及人群。在我国,城乡居民保险认证所涉及的人口众多,分布较广,且因为我国幅员辽阔,这就导致了相关人员的分布较为分散,所以要贯彻实施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认证工作,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领头作用。相较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不同的是,城乡居民保险认证所涉及的人口遍及各偏远乡镇,由于这些地区人员的信息及交通发展较为落后,且涉及认证的人员多有重疾,大多行走不便,子女大都外出务工,正因为这些问题增加了城乡居保资格认证的相关难度,所以,导致了城乡居保的资格认证问题规模尤为庞大。(2)建立可靠的认证体系。由于目前我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较城镇居保的待遇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相关能够享受城乡居保人群的积极性,在进行资格认证的阶段,不能够主动认证,无法达到让他们引起足够重视的局面。所以这就需要乡镇(街道)劳保所建立起一套能够提高积极性、方便快捷的认证体系,使符合资格认证条件的人群能够在主观情绪上认同并能够积极参与进来。

目前资格认证环节所面临的相关问题

首先,乡镇(街道)劳保所办理城乡居保业务已多年,但是大多数的乡镇(街道)劳保所仍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这也导致了基层城乡居保的认证队伍不完全,认证工作效率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其次,资格认证的手段依然比较落后,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科学技术也在普及,应该借助新型科技的力量,进行大数据联网,对以前存在的冒领、误领等问题进行控制,这一手段在全国来说还没有开始普及,只有少数的沿海发达城市及地区进行了大数据联网资格认证。最后,异地人员的资格认证受到层层的约束,对异地人员的资格认证问题应提出一定的解决办法,避免相关人员为了城乡居保问题的多次奔波,落实好国务院指示精神,减少中间环节,集中力量为参保人员服务。

对解决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格认证问题的一些建议

1.要切实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认证资格队伍建设,通过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聘请资格认证专项人才,为资格认证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多聘用专业人才,可以首先在基层自治组织,例如村委会及街道办中聘用相关人才,进行资格认证工作的初期建设过程,通过政府内相关事业编制的分配和预设,进行资格认证专员的培养和筛选。同时,要充分考虑基层资格认证环节所要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各级财政部门要以事实为根据,对拨款进行有条不紊的分配,对重难点区域进行一定量的补贴,使各区域人员都能不抱怨,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为资格认证工作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2.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通过相关财政拨款进行现代化信息设备的采购,设备采购问题通常涉及面较广、涉及部门较多、涉及金额较大,所以要提前对上级部门进行申请,同时,各级政府要在规定内对资格认证设备的采购问题进行重视。

3.各级政府应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并完善规范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认证制度,从资格审查到最终的保险金的发放,要做到制度上的完善,良好的制度设定能有效防止相关人员的拖尾扯皮。要做到责任到人。对异地资格认证的人员要做到明确流出地、流入地的社保机构的认证职责。同时要追究认真过程中不作为的社保机构的相关责任。

总结

总结上述的分析,虽然在目前我国依然面临复杂严峻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格认证的难题,但是通过各级政府的相关措施,将问题、政策、人员、设施进行统一考量,制定出符合时代发展的现代化的资格认证体系,充分发挥好各级政府及基层组织的带头作用,为我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格认证的发展贡献一份力。

猜你喜欢

劳保居保城乡居民
魏后凯:提高城乡居保保障水平
大竹县:强化社保基金管理 大力建设“满意居保”
提高就业质量助推城乡居民增收的分析和思考
城乡居保业务与档案管理服务一体化的思考
第四批全国劳保行业推荐品牌公告
Photo News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北京市劳保所培训中心
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一番”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