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做好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

2020-03-04文|

经济视野 2020年9期
关键词:投保人社会保险部门

文| 张 华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成效将会对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质量产生深刻影响。这不仅关乎广大群众的个人利益,更事关国家和社会利益。所以,在推进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提升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基于实事求是的原则作业,要深入分析当前的工作现状,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在我国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环节,存在管理意识缺失的问题。这种缺失不仅体现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身上,更表现在了投保人身上。由于我国社会保险类型较为丰富,且其所属部门存在差异,所以在档案管理环节,许多部门的工作人员缺乏管理意识,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高。所以,在实践工作中常常出现信息不畅通的问题,则不仅会损害投保人的利益,更会阻碍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发展,还会导致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效难以提升。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需要推进相关人员管理意识的提升。

一方面,要提高投保人的档案管理意识。投保人重视档案管理,就会在投保时主动、积极地配合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为提高管理质量奠定良好基础。比如,有关部门可以加强对投保人的宣传教育,借助于媒体宣传、标语引导和办事大厅现场指引等方式,提高投保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让他们在参保时积极配合,提高档案管理成效。

另一方面,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在此环节,有关部门需要帮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认识到其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思想层面上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能认真、负责地开展实践,进而保证该工作的作业水平得以提升。比如,某地社保档案管理部门落实了监督考核机制。每月初、月中、月末开展三次大型档案核查工作,并通过核验档案管理人员的每日工作记录和实际成果对其工作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同时,还要将工作人员的作业成果与薪资绩效与评级挂钩,从影响管理人员个人利益得失方面着手,提高其档案管理意识,让他们在认真负责思想的引导下积极工作。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统一的制度和标准,这导致相关工作的开展存在因地而异的情况,而且各地区的档案管理水平明显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由于并未制定明确的管理规定和标准,投保人在投保时提供的材料不全,导致档案管理人员资料整合困难,不仅大大降低了档案管理的效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也受到了极大影响。

为了提高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成效,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着手制定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与标准,让各地区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统一性。比如,有关部门需要基于各类型社会保险的投保需要,理顺参保流程,并且明确规定投保人需提供的材料,为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压力奠定基础。而且,为了保证档案真实有效,提升档案保存的安全性,管理部门还应该建立管理责任制度。一旦出现档案损毁或丢失,则立即向其负责人进行追责,及时地进行反应并开展补救工作,保障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质量的提升。

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目前,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技术落后问题严重,许多地区甚至没有配备计算机等现代化科技设备,使得工作人员的作业压力极大,而且也难以保证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即便是在工作应用了计算机,也常常因设备软硬件问题或管理人员的失误导致管理环节出现错误,使得社保档案丢失或损坏。

基于此,有关部门应该推进档案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以高科技设备和技术助推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此环节,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作业。一方面,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为实现高质量的档案管理配备计算机、智能化档案柜以及平板电脑等高科技设备,并且实现对设备软硬件应用情况的定期检查,为推进档案管理水平提升提供物质支撑。

另一方面,则需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此时,不仅要保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具备认真、严谨的作业态度,更要让他们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灵活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有关部门需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比如,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定期培训,丰富其现代档案管理知识,并提高其操作信息化档案管理设备的能力,使其满足现阶段信息化档案管理作业的要求,进而为提升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奠定基础。

结论

总而言之,社会保险服务体系的优化以及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数量的激增,使得推进档案管理方法和模式的优化势在必行。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明确当前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问题,并且基于提高档案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法规,以及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等方法,实现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投保人社会保险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浅谈如实告知义务主体及范围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保险理财 四大要点获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