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及对策探讨

2020-03-04文|

经济视野 2020年9期
关键词: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文| 袁 玲

我国从2019年才开始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项影响范围广且工作流程角度复杂,为此建构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有利于推动财政收支压力的平衡。加强对部门预算绩效的有效管理,则能够确保部门单位的资金用到实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任务艰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推进,从而进一步推动预算绩效的有效管理,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对资金的监督管理,增强审批和效益的管理

财政预算单位在使用财政资金方面,看重审批,但是轻视预算绩效的有效管理。资金立项的审批流程没有问题,但是资金在使用上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然而资金一旦拨付使用,资金在使用方面缺乏后续的跟进和总结,但是在管理方面更注重资金的使用,忽视了审批的效益。

预算单位本身对绩效评价的认识存在不足的地方,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是绩效评价,工作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以及理解,因此在重点评审项目单位的过程中,认为绩效评价对资金利用的合规合理性存在问题。尽管预算编制领域将绩效预算展示出来,为此预算绩效在管理上存在形式化的问题,预算编制的实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绩效管理目标不明确

构成绩效预算的指标包含了五种,分别是投入和产出、工作量、效率、成果,很多人对投入指标、产出指标和效率指标比较关注,但是所使用的成果指标相对忽略。在对公职人员调查研究中可知,公职人员工作辖区的范围内所使用的产出指标,投入与产出的指标具有量化的特征,收集和理解指标,则具有可控性较强的特征。但是部门单位的投入、产出和效率指标注重对机构本身的关注,体现的是机构内部的运行和成本。产出指标无法将项目目标的完成情况有效表示出来,产出指标同项目目标之间的关系是非因果关系。

评价指标不确定

从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的现状可知,首先要明确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是各个预算主体绩效水平的高低的主要依据。当前政府财政具有公共性的特点,制定绩效目标时,由于预算绩效管理包含了社会、政治、宏观经济等领域中,所制定的绩效目标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特征。

人员配置不足,缺乏专业的人才

在部门单位的管理过程中,也常常面临着专业人才缺乏、人员配置不充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身兼数职的现象,有很多临时兼任预算绩效管理的基层工作人员存在专业不对口的问题,所以很多部门单位在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时缺乏规范性和全面性。当前规范化的预算管理处于探索的阶段,加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的管理,要推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深入变革,加强专业人才的优化配置。

增强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策略

推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

丰富建设绩效指标,需要构建完善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推动绩效管理机制的全面实施。通过规范化绩效指标,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结果可信、方法合理。完善部门单位绩效指标体系,加强绩效的评价管理、目标申报的效率。通过对部门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明确了部门预算资金使用的形式与框架之后,加快建构科学的财政资金分配方式。

增强部门预算绩效的评价管理

由于在政府预算体系中,部门预算具有中间功能的作用,因此预算绩效管理监督的主体是部门预算。根据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可知,部门预算负责单位预算以及项目预算的管理的状况。部门单位要对政府的职能进行划分,依照预算框架和预算形式,以此来建构层级和类别不同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

兼顾绩效目标管理和预算管理,培育专业的人才

加强绩效目标管理,要与预算管理共同布置、申报、审核、公开与批复,要深度融合绩效目标与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编制的精准性特征,推动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优化。作为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只有具备了专业的财政知识,才能够准确地把握政府的政策,并将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企业财政改革的重点,由此来增强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通过加快落实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责任,为基层工作人员释压减负,才有利于推行我国财政预算绩效体制。

结语

部门单位的绩效预算管理,影响资金的利用率,也对部门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影响。要及时监督和管理资金使用后续的状况,掌控财政预算绩效的实际状况,进一步对绩效指标的科学性进行验证,改进和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确保绩效管理机制的管理完善,使得效益管理考核体系逐渐完善,继而加强对资金使用效益的监控和反馈,提高预算绩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猜你喜欢

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关于财政预算资金效益审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欧盟就2017年财政预算达成一致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