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贫困生的人际交往问题的改善探讨

2020-03-03张逸之

青年生活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贫困生高校

张逸之

摘要:高校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在校园的学习和生活质量,甚至对其未来的人格形成和工作都将产生重要辐射作用。通过分析兰州某高校的贫困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问题及原因,探索出从个人、班级、学校和社会角度,帮助高校贫困生改善人际交往,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人际交往

高校贫困生的人际交往和谐与否,将直接影响其在校的学习、生活和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兰州某高校的高校贫困生人数已占学生总数的一半左右,对于这样的特殊弱势群体而言,其人际交往和谐与心理健康对校园文化生活尤为重要。本文正是以该校的贫困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为例展开调研,来探讨高校贫困生的人际交往改善。

一、高校贫困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本文就兰州某高校贫困生的人际交往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法和资料分析法进行调研。调研整体结果整理如下。

1.大部分高校贫困生生活俭朴

由于贫困生的学费都是东凑西借来的,家里则无力支付生活费用,因此他们在生活上比较节约。衣着简朴,伙食差,有的一日三餐仅以米饭、馒头或面条为主,有的干脆一天就吃两顿饭,生活特别节俭。

2.很多贫困生学习欲望强烈

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很多学子,都有明确的学习生活目的,有着强烈的改变现状的决心和魄力,学习动力普遍比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强烈。他们更珍惜上学机会,认为“ 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想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各类奖学金,以缓解经济困境。

3.情感细腻,富有人情味

当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感情的交流与沟通常伴着与物质相关。但是很多高校贫困生虽然经济困难,内心依然淳朴善良,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情感也比较细腻,人情味十足。

4.生活积极向上,乐观进取

调查问卷中结果显示,许多贫困生生活积极向上着,学习认真,和同学朋友相处友好,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兼职,拓展自己的见识,更好的融入社会。

二、高校贫困生人际交往的问题分析

1.人际交往范围狭窄,喜欢封闭自己

高校大部分学生之间的交往往往都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同学们会结伴去逛街、聚餐等,但对贫困生们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在某些宿舍里,由于贫富差距明显,部分贫困生也只愿意与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来往,也因为囊中羞涩而不愿意去轻易尝试谈恋爱。很多贫困生都喜欢独处,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把自己都封闭起来,不愿与他人多交流。特别在大一大二这个阶段,有些贫困生基本上吃饭、上课都是选择独来独往。

2.人际交往趋于被动,有些过于自卑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相互沟通的过程,高校贫困生处于渴望交往与自我封闭的矛盾状态中,他们期望有能相互理解和沟通的伙伴渴望结交朋友,但他们由于心理上的自卑很少会主动的与别人交流。大部分的调研对象在这个问题上的回答是非常一致的“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属于比较被动的”。即使是跟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在一起,也是“听的多,说的少”。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大学里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比一般学生更强的自尊心。经济上的贫困和心理上的不平衡,使得高校贫困生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困难。

3.心理问题更为突出

高校贫困生往往由于经济困难,在学校里学习生活,可能因为同学不经意说的一句话,而受到打击,总觉得别人的话题中有针对自己,有时会不自觉过多地揣测他人言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是焦虑、抑郁、强迫等。

三、高校贫困生人际交往的改善建议

1.个人方面

(1)确立适合自己明确的奋斗目标

许多大学贫困新生入学后,往往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容易产生迷茫感与失落感,极可能导致一些心理问题和疾病。所以确立一个明确的学习奋斗目标,会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内在驅动力,促使人变得积极向上,更有利于克服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

(2)保持心态的平衡,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高校贫困生对于因学习紧张、生活贫困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要保持心态的平衡。应始终以乐观、坚强、自信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及时调整心态,从心理困境中走出的。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质和抗干扰能力,树立远大的目标,培养高尚的情操和人格修养。

(3)学会移情,进行积极的自我宣泄

高校贫困生遇到严重问题和高度压力时,要学会转移注意力,进行积极的自我宣泄,将有利于减轻和消除心理问题,走出心理困境。例如当自己心情抑郁时,可打打球、散散步、找知心朋友谈心等。焦虑时,可找一部自己喜爱的休闲文学作品或影视看看。高校贫困生还应学会对经常产生的不满、愤怒与痛苦情绪,应积极加以宣泄释放,以平复心情。

2.班级管理方面

在班级管理中,班委和班主任要做好辅导作用,特别是心理委员,多关注贫困生的心理需求,构建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寝室成员要多沟通,特别是寝室长,每天生活在一起,能够更好的关心到他们的生活起居,平时加强沟通,打开他们的心扉,让其能够接受别人的关心与关爱。班主任要给予贫困生更多关心与尊重,了解他们的贫困状况,及时提供必要帮助。同时班级可以多开展些集体或团队活动,让贫困生参与其中,更好的融入班级和学校集体。

3.学校方面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因此高校建立一种以教育与发展为主导、咨询与干预为辅的心理健康目标模式,提高贫困生自身心理健康意识,使其树立自助性健康是解决其心理问题的重要举措。学校在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同时,建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健康中心等方式,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及时心理问题干预等。

4.社会方面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包括国家助学贷款、贫困奖学金、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政策和社会扶持。目前的政策和社会资助体系中还存在某些不规范,建议各各级相关部门视具体情况,做好摸底工作,把资助工作落到实处和细节。社会同时建立相应的救助团体,为贫困学子和家庭提供合适的助学和脱贫措施,助其摆脱贫困。此外,企业和社会团体还可根据自身特点,面向高校贫困生提供部分助学岗位等。

高校应使贫困学子能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支持,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以轻松的心态融入集体,对于贫困大学生及其校园都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贫困生高校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