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心”出发,共护成长

2020-03-03李羽燕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46期
关键词:挫折心理健康心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3-6岁的学前儿童还处在心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由于他们在心理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状态,极易因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对当前幼儿健康成长和教育策略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谓的心理健康指的就是一个人在生理与心理方面与社会达成的一种和谐相处的状态。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智力水平正常、心情愉快、行为统一、人际关系良好、适应力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他们在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及愿望得以实现之后,社会化和情绪化方面所表现出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表现在:幼儿心情愉快,对自己感到满意,能很好的适应周边环境以及个人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施展。幼儿时期的心理状况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对幼儿以后的成长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那如何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我们要为幼儿构建一个安全与温馨的心理环境。岁数越小的孩子在心理环境方面的要求越高。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在关心他们的基础上接纳并且尊重他们。要多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他们的需要,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 让孩子们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里生活,更有助于他们充分、自由的活动。通过活动他们能够认识和了解周围的环境与事物,学会与他人交往,懂得關心他人并且热爱生活。所以老师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空间,以便增进他们相互间的交往,从而让孩子们有安全感。

二、我们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进一日活动中。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始终的活动。游戏是独立性培养和合群性养成的极好手段。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在对游戏主题、情节以及角色等的选择中学习到如何与同伴和谐相处。在有些具有较强规则的游戏里,孩子们还能够学会如何对待挫折、面对挑战,这些游戏都有助于孩子们品质和意志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在平日里也可以实施。日常生活的一系列特点,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良好的心理氛围和师生关系让孩子感到安全;对少数孩子在平时生活里展现出的心理问题,老师要在了解分析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帮助。总的来说,要解决幼儿心理问题就必须立足常规,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入手。

三、健康的心理需要孩子的自信作支撑。自信心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孩子如果不自信,他在日常的生活以及学习中都会显得消极悲观,在和成年人以及同伴们相处的时候也会觉得非常困难,甚至会产生恐惧和逃避的心理。因此在平常的工作中幼儿老师需要注意下面问题:

首先,要学会巧妙的使用积极心理给幼儿以暗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幼儿教师需要在活动中仔细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哪怕细微的优点,并对他们进行鼓励,让他们在夸奖中找到自信。其次,要让孩子们养成成功的习惯。在进行幼儿的教学活动中,成功比失败显得更为重要。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个性。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自信心,我们需要对孩子实行“因材施教”的策略。对那些不自信的孩子,我们要有意的把活动难度降低,让他们轻松完成任务,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感,增强自己的信心。

四、培养幼儿的抗挫折能力。首先,要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真切的感知挫折,并且做好解决问题的准备。日常生活中,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和家长要帮助他们分析事物发展的过程,让他们了解挫折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只有当孩子了解了挫折的不可避免性之后,才不会畏惧挫折,才能在遭受挫折之后快速找到解决的方法。

其次,培养孩子抗挫折的信心与勇气。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老师和家长应对他们给出合理的评价。

最后,要鼓励孩子参加体力劳动,磨炼他们的身心意志。体力劳动包括日常生活的小事,家长应放手让他们去尝试,既可以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又也可培养他们的意志力。

五、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的行为表现是判定其心理健康状况的一把标尺,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他们健康全面的发展。孩子在幼儿的初期是没有认知的,作为家长和老师这时候就需要用榜样的力量来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当孩子做了好事之后,老师和家长要对他们作出肯定与表扬,使他们的这一行为得到强化,让孩子了解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有益的,增强他们做好事的信心。

六、幼儿教师也要不断丰富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一个优质的教师团队才能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朝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才能使这个专业性的教育活动顺利完成。所以提高幼儿老师的专业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作为一名幼儿老师,需要时刻警醒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尽可能避免把生活中的坏情绪带到工作中。

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任重而道远。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心理培养目标有所不同,我们要不断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把一批又一批幼儿培养成为积极向上、自信心强、品质优良的孩子,为他们的人生奠定基础。

让我们家园携手,从“心”出发,共护成长!

绍兴市继昌幼儿园 李羽燕

猜你喜欢

挫折心理健康心理
Holism in Education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挫折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终身不遇
心理小测试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