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姆雷特》语言陌生化研究
——以哈姆雷特和波洛涅斯的话语为例

2020-03-03谢世坚陈缘缘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莎翁哈姆雷特陌生化

谢世坚,陈缘缘

(广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莎士比亚堪称是出色的语言天才,他的戏剧作品数量丰富,戏剧语言尤其出彩,极具艺术感染力。《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最负盛名之作,丰富的词汇使用量,大胆的创新组合,语言的精巧设计使得人物栩栩如生。文学一方面是由语言汇集而成的艺术,另一方面语言又当属文学的首要要素[1]15。优秀的的文学作品离不开优秀的文学语言。《哈姆雷特》的经典不仅在于其深刻的主题、精彩的情节,更是离不开作品中处处精心设计的陌生化语言。

“陌生化”最早由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他们认为“陌生化”是文本文学性的重要表现,即把作品作为研究的中心对象,关注的是文本本身,作品文学性只能在纯粹的文本世界中找,而文学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陌生化”,陌生化理论由此被推出[2]102。俄国形式主义关注文学作品本身,强调文本自身的价值,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之后不少学者基于陌生化理论,探讨了不同戏剧、文学等作品中的陌生化现象。如:谢江南[3]53-55提出戏剧《高加索灰阑记》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这部作品注重追求陌生化效果,是运用陌生化手法的典范。闫红梅、苏擘[4]44-46着眼于马洛戏剧——《马耳他岛的犹太人》,重点从三个方面解读了该戏剧中的陌生化手法:一是角色地位之间的反差;二是戏剧角色的理性辩白与低劣作为之间的反差;三是在叙述和独白中向观众的直接发问。在此基础上提出马洛戏剧与布莱希特式戏剧中的手法类似,都在一定程度上间接营造了陌生化的效果。除此之外,王湘云、郑九梅[5]42-45以语言陌生化为视角,从《威尼斯商人》中最精彩的第四幕语言入手,论证了语言陌生化的积极作用,即,推进剧情、刻画人物和深化主题等。邓颖玲[6]44-47则以小说《诺斯托罗莫》为研究文本,从三个方面解读了小说中的陌生化处理方式,包括小说语言、小说的叙事结构和小说的故事内容情节。还有的学者将陌生化理论引入文学翻译,如严苡丹、王羽西[7]121-125以张爱玲自译文学作品为语料,发现作品中的陌生化手法可以通过陌生化翻译策略得以最大限度的再现。由此可见,无论是在戏剧、小说或是文学等作品中,陌生化的现象都值得关注。

在《哈姆雷特》这一戏剧中,从语音、词汇、句法或篇章等任意一个角度观察,都能发现文本中大量的语言陌生化手法,这些陌生化语言使戏剧呈现出引人入胜的新鲜感。本文将以《哈姆雷特》中的人物角色Hamlet和Polonius的话语为语料,着眼其语言陌生化,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探究莎翁在构建这两个人物时是如何精心设计语言?这些语言有何特点?在词汇句法层面是否具有一定规律性?莎翁是如何以其妙笔生花,把语言艺术化?

一、语言陌生化

“陌生化”由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提出,强调使原本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是作者为了达到独特稀奇的审美效果而使用的不可或缺的方法[8]7。“陌生化”会让文学形式变得难以理解,目的是增加作品感知的难度并延长感知的时间。审美源自感知过程本身,延长感知时间和增强感知过程来达到审美的目的是艺术的技巧所在[9]29-31。因此在众多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会使用“陌生化”这一艺术技巧来增强作品的美学意义。而从语言学角度来看,“陌生化”这一文学性还可以用语言学的方法进行解读和研究[10]22。语言陌生化顾名思义指的是使语言陌生,通常是采用一些变异的手法使语言有别于常规的、日常的语言,对常规语言进行变形、浓缩、颠倒、强化等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使其变得反常新奇、与众不同。作家常常将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陌生化”,以非同寻常的表达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作品的反常新奇、出人意料,这种陌生化的技巧还可以使读者日常感知的世界“变得陌生”,加强读者对作品文学性的审美体验[11]182-184。作品的文学性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言陌生化得到增强的,这种不同寻常的陌生化的语言不仅给读者带来审美快感,让读者耳目一新,还让文学作品焕发出巨大的魅力。

二、哈姆雷特和波洛涅斯的语言特点

悲剧《哈姆雷特》包含众多人物,人物语言更是多姿多彩,既有高雅且充满哲理性的语言,也有低俗但却又不失风趣幽默的话语。主人公哈姆雷特性情复杂多变,而他的性情一大部分是通过语言获得完善刻画的,因此他的话语变化多端,时而悲愤,时而疯癫令人费解,时而又充满哲理和思考。此外该剧另一个被莎翁精心设计的人物——波洛涅斯——也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托尔斯泰曾说:莎士比亚作品中人物角色众多,光次要戏剧人物就五百多个,而《哈姆雷特》里的Polonius却是少许几个活生生的性格突出的次要戏剧人物之一。但不同于哈姆雷特的是,波洛涅斯性格的性情复杂之处在于他自以为是、琐碎迂腐、深谙世事但又计较得失,所以他的言语通常是卖弄而又啰嗦肤浅。布拉德福德认为,文学应该体现描述对象和描述手段之间的张力,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在这两者之间游刃有余,既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真实的描述对象,又能通过一定的描述手段让读者意识到他们所处的是一个由作者有效掌控的世界[12]9。也就是说,作者的语言风格既能凸显其作品内容,使读者沉浸其中,又能让读者品味作家的写作手法,意识到文本本身也是值得欣赏的,那么这样的作品可以算是上乘之作。《哈姆雷特》可以说是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精髓之作,莎翁在塑造Hamlet和Polonius这两个人物时,就将刻画对象和刻画手段之间的张力处理得非常巧妙。福勒认为陌生化是运用某种策略,以迫使我们审视和玩味[13]53。而莎士比亚恰恰是巧妙地运用陌生化这一描述手段刻画了所要描述的对象,既做到了让读者沉迷于哈姆雷特的能言善辩、疯癫多变以及波洛涅斯的卖弄啰嗦,又不断提醒读者欣赏文学文本本身,关注描述手段本身——如何设计陌生化的语言凸显生动的人物角色、人物处境以及心理活动。

莎翁在刻画戏剧人物时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尤其是在两个人物的语言设计上,其中不乏众多精心设计的陌生化语言。这些反常新奇的陌生化语言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活灵活现的戏剧人物,并且作为出彩的描述手段——陌生化的语言自身也值得我们重点关注。那么莎翁具体是如何精心通过陌生化的语言来刻画这两个人物的呢?

三、哈姆雷特和波洛涅斯陌生化语言分析

文学作品中陌生化手法的研究可以基于各个不同层面,如文学语言、文学形象、叙述视角、情节类型、文体和时空转换等。文学语言作为文学的首要要素,语言的陌生化是文学陌生化探讨的第一层面,而该文重点讨论的正是语言层面的陌生化。前面谈到语言陌生化是使语言陌生,采用一些变异的手法使语言有别于常规的、日常的语言,而对语言陌生化的分类,不同的学者侧重的方面各有不同。李荣启[1]49-55在《文学语言学》一书中将文学语言创作中的陌生化分为词语配合的变异性、断裂的语言技法、语义的背反与缠绕、意象的蒙太奇组合等四个方面。金兵[14]49从不同的层面将语言陌生化大致分为语音陌生化、词汇陌生化、句法陌生化以及篇章陌生化。李海月[15]17则从从语音的难化、词序的颠倒、语义的转移、词语的超常搭配等四个方面具体探讨了语言的陌生化技巧。

基于前人对语言陌生化手法的分类,并结合《哈姆雷特》中人物角色Hamlet和Polonius的话语特点,同时限于篇幅,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两个人物话语中词汇和句法层面的语言陌生化现象。

(一)词汇层面陌生化

词汇层面的陌生化手法重点包括特殊搭配的词语、人名、生造词、双关语、外语词以及词汇重复等。本文对Hamlet和Polonius的话语进行统计与考察后发现,两个人物语言的词汇陌生化手法主要如下:

1.词汇重复

词汇重复顾名思义是指某一个词在一段话里反复出现。词汇重复的陌生化效果包括天然的“音响效果”“音韵性”“节奏美”,在表意上往往和“程度”或“强度”有关;除此之外词汇重复也具有模拟声音、描写情景、描写动作等功能[16]7。在波洛涅斯和哈姆雷特的话语中,莎翁精心设计的词汇重复多处可见,不仅讲究形式上的音律美,在表意上也别出心裁。例如:

(1)POLONIUS:

That you have ta'en these tenders for true pay

which are not sterling.Tender yourself more dearly

……

Wronging it thus - you' ll tender me a fool.

(1.3.104-108)[17]

(2)POLONIUS:

Why day is day,night night,and time is time,

Were nothing but to waste night,day and time;

Therefore,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

……

(2.2.88-91)[17]

(3)POLONIUS:

Madam,I swear I use no art at all.

That he's mad,'tis true,'tis true 'tis pity,

And pity 'tis 'tis true: a foolish figure!

……

Mad let us grant him then,and now remains

That we find out the cause of this effect-

Or rather say the cause of this defect,

For this effect defective comes by cause.

Thus it remains,and the remainder thus.

(2.2.96-104)[17]

上面三个实例中都出现了明显的词汇重复这一陌生化语言现象。在例(1)中,“tender”一词就反复出现了三次,在这段话中,波罗涅斯将“tender”一词嘲弄了三次,原文中波洛涅斯甚至将此字眼比作跑断气的小马,感叹道:“这个可怜的字眼被我使唤的都要断气了。”需要注意的是,“tender”一词在此处虽然形式上重复了三次,但表意却有所不同。根据阿登版注释,第一处“tenders”是表示“offers”,这里“offers”是指前文哈姆雷特对奥菲利亚的求爱,波洛涅斯责备女儿奥菲利亚将哈姆雷特假意的表示(求爱)当作真心;第二处“tender yourself more dearly”表示“offer oneself at a higher rate”,这里波洛涅斯告诫女儿要自重,要抬高自己的身价;第三处“you' ll tender me a fool”,此处波洛涅斯说女儿奥菲利亚像是个十足的傻瓜。“tender”一词三次重复出现不是无意为之,波洛涅斯通过三次嘲弄该词来质疑哈姆莱特对奥菲利亚的爱意,认为这是经不起风浪的假意,同时又教导女儿抬高自己的身价,不要天真得像个傻子。一个小小的字眼在莎翁的精巧设计下既达到了形式上的美感,又形象地突出了波洛涅斯的精明算计,一切都以自身利害关系为主。例(2)、例(3)也是以典型的语言形式陌生化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两处都是波洛涅斯向王后陈诉哈姆雷特王子疯了的原因。例(2)中波洛涅斯在回答王后时不是直入主题,而是先探讨君臣、日夜、时间,在一番啰嗦后又提出“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讽刺至极,“day”“night”“time”三词的重复可以说非常诙谐地反应了波洛涅斯本人的啰嗦特征;而在王后让他多讲事实,少讲究文采后,波洛涅斯则开始自鸣得意,卖弄起文采,如例(3),完全是字眼的玩弄,自认为“文章”可以信手拈来。

(4)HAMLET:

Yes,by heaven,

……

O villain,villain,smiling damned villain,

……

That one may smile and smile and be a villain.

(1.5.105-109)[17]

(5)HAMLET: and for my own poor part.

(1.5.130)

HAMLET: Give me one poor request .

( 1.5.141)

HAMLET: And what so poor a man as Hamlet is.

(1.5.182)[17]

(6)HAMLET: Words,words,words.

(2.2.189)[17]

波洛涅斯话语中词汇重复侧重于塑造人物,精巧设计的陌生化语言将波洛涅斯精于算计、啰嗦唠叨的性格映衬得极其生动。而哈姆雷特语言中的词汇重复的用意却有些不同。如例(4)中“villain”一词是“奸贼”的意思,这里哈姆雷特称其叔父为“奸贼”,该词在这一小段话中出现了四次重复,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表意上,都是表示强调,强烈突出哈姆雷特对其叔父弑兄夺嫂的仇恨;例(6)是哈姆雷特装疯的回答,波罗涅斯问哈姆雷特殿下在读什么,哈姆雷特则是一连回答了三个“words”(空话),一是继续装疯,再者是借装疯拒绝回答对方;例(5)中“poor”在第一幕第五场中重复出现了三次,和例(4)、例(6)不同的是,这里属于间接重复,哈姆雷特在这一场中三次都使用到“poor”,凸显出他自身在当时情况下无能为力的处境。

2.双关语

双关语指的是词的多义和同音使同一个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有不同的意义。它有别于常规的语言表达,这一陌生化手法使语言表达含蓄,使语意深刻。哈姆雷特的言语中多出现双关语这一陌生化语言现象。如:

(7)HAMLET: A little more than kin,and less than kind.

KING: How is it that the clouds still hang on you?

HAMLET: Not so much,my lord,I am too much in the sun.

(1.2.65-67)[17]

例(7)中哈姆雷特和国王的对话包含两处双关,“kin”本是表示亲戚、同族,“kind”是表示和善的,“sun”既是表示太阳又谐音“son”,表示儿子。哈姆雷特和现在的国王是同族是亲戚,但是实际两人之间并没有和善的关系,哈姆雷特非常憎恨自己的叔父弑兄夺妻,但是这样不堪的国王却称自己为“son”。“I am too much in the sun”表面是说“我受够了这阳光”,实则是表明“我受够了儿子这个称呼”,一语双关含蓄地表达出对叔父的厌恶和憎恨。再如第5幕第1场114行中“lie”一词也是双关用法,既表示“卧、躺”,也表示“说谎”,这一同音同形异意双关的陌生化处理增强了读者理解作品的难度,延长了读者对作品的审美时间,从而读者对作品的审美感受也就增强了。

(二)句法层面陌生化

从句法层面上讲,语言陌生化重点有拉长主谓之间的距离、支离破碎的句法、平行结构、违反语法规范和倒装结构等作用。语料统计发现哈姆雷特话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平行结构,可以说是哈姆雷特本人言语的一大特色,其话语中也存在少部分晦涩难懂的支离破碎的句子以及强调意义的倒装句,也有部分句子为了凸显意义而故意拉长句子成分之间距离。

1.超常的主谓间距离

句子的最主要部分一般为主谓结构,而有时作家却会在本应相邻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插入很长的其他成分,以表达更丰富的“意”思。例如:

(8)HAMLET:

Haste me to know't that I with wings as swift

As meditation or the thoughts of love

May sweep to my revenge.

(1.5.29-31)[17]

例(8)中原句是哈姆雷特表明自己马上要去报仇,主句为“I may sweep to my revenge”,在主语“I”和谓语间安排了成分“with wings as swift as meditation or the thought of love”(插起翅膀,快得像思想,像一往情深的思念),很显然这里设计的长长的状语是为了表明哈姆雷特报仇之迫切心情,精巧陌生化的“言”准确地表达了形象的“意”。类似的情况还有,如第2幕第1场61-63行,这里是波洛涅斯的话语,主句为“we find directions out”,主语“we”和谓语“find”间加入了长长的修饰语“of wisdom and of reach,with windlasses,and with assays of bias,by indirections”,波洛涅斯没有直接说“我们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说成“我们有眼光智慧的人,就是喜欢用这样旁敲侧击之法,迂回地达到我们的目的”,以语言形式陌生化凸显他自命不凡,咬文嚼字的人物特点。

2.支离破碎的句法

文学作者有时会写出看似不合理、不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有的缺少主语,有的缺少谓语,或缺少其他成分,于是句子变得支离破碎,其实这是作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为之的一种语言陌生化手法。例如:

(9)HAMLET:But come,

Here as before: never - so help you mercy,

……

That you know aught of me.

(1.5.166-177)[17]

哈姆雷特的这一段话(166-177行)实际上是一句话,但其句法却是脱节的,杂乱无章的,而这里看似不合理的支离破碎的言语目的是为了反映哈姆雷特此刻的心烦意乱,以语言的杂乱凸显戏剧人物的纷乱情绪,这也可以看作是之后哈姆雷特装疯卖傻的铺垫和预演。再如第1幕第4场23-38行,哈姆雷特讽刺他叔父寻欢作乐、品行不端,23-38行是一个晦涩难懂的长句,一个看似不合乎句法的长句其实是作者故意为之,以句子的错综复杂反映哈姆雷特在此故意乱以此语,以免启人之疑。

3.平行结构

平行结构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单词、短语或句子并排出现,以表示相似、相关或关联的事物。它的过分规律性常常能够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因此也被列入陌生化手法[14]。平行结构的恰当使用使语言具有形式美和节奏美,往往能使松散的语言变得凝练,表意上又能起到强调的作用,增强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哈姆雷特话语中使用了很多平行结构,基本每一幕都可找到,整齐对仗的平行结构塑造了哈姆雷特睿智聪慧的一面。例如:

(10) HAMLET:

'Tis not alone my inky cloak,cold mother,

Nor customary suits of solemn black,

Nor windy suspiration of forced breath,

No,nor the fruitful river in the eye,

Nor the dejected haviour of the visage,

……

That can denote me truly.

(1.2.77-83)[17]

(11) HAMLET:

That you must teach me.

……

by the rights of our fellowship,

by the consonancy of our youth,

by the obligation of our ever-preserved love,

and by what more dear a better proposer can charge you withal,

……

you were sent for or no.

(2.2.249-254)[17]

(12) HAMLET:

For who would bear the whips and scorns of time,

Th'oppressor's wrong,the proud man's contumely,

The pangs of despised love,the law's delay,

The insolence of office and the spurns

The patient merit of th'unworthy takes,

……

with a bare bodkin.

(3.1.69-75)[17]

(13) HAMLET:

'Swounds,show me what thou'lt do.

Woul't weep,woul't fight,woul't fast,woul't tear thyself,

Woul't drink up eisel,eat a crocodile?

(5.1.262-265)[17]

例(10)平行结构出现在第一幕中,王后让哈姆雷特不要太过于沉浸在失去父亲的悲哀中,反而是让他对现在的丹麦王和气点,哈姆雷特却连用三次“nor……”反驳他母亲,表明即使是“丧服、叹息、流泪以及沮丧”,这一切人人可以假扮出来的外在举动都无法宣泄他内心的痛恨,为父亲的逝去而痛,为母亲和叔父的所作所为而恨,颇有一番讽刺的味道;例(11)哈姆雷特用一组平行结构反问他的两位朋友,一方面表明自己已经识破他两位朋友此行的目的,另一方面更是挖苦他们,同时又讽刺了自己与这两位朋友之间所谓的友谊;例(12)选自哈姆雷特最经典的独白,这一组平行句式气势磅礴,充满哲理,凸显了哈姆雷特思辨、睿智的一面;例(13)中一连用了5个“Woul't”,这里哈姆雷特表面像是在说疯言疯语,实则却是一番有意挖苦。通常平行结构能够使语言充满气势,但莎翁笔下的平行结构不仅仅是为了表现气势,表现形式美,除此之外,在每一个具体的语境情境下,平行结构通过它自身的规律性、整齐性引起读者注意,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能够突出具体情境中作家想要表达的意思,可以说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增强文学作品感染力的陌生化手法。

陌生化的语言不同于常规语言,它能给人陌生感,奇妙感,让人耳目一新。莎翁运用语言的“陌生化”手法,把戏剧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人物性情特点刻画得活灵活现,在语言层面上惜墨如金,但在人物刻画上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对哈姆雷特和波洛涅斯陌生化语言分析发现,莎翁在《哈姆雷特》中,创造性地使用了多种形式的语言陌生化手法,这两个人物的语言中多次出现精心设计的词语重复、双关语等词汇层面的陌生化语言;在句法层面,莎翁别出心裁地在两个人物的话语中使用了大量的平行结构,少部分晦涩难懂支离破碎的句子,以及为了凸显意义而被故意拉长主谓之间距离的陌生化句式。其中哈姆雷特话语中的陌生化语言的目的多随语境而发生改变,有时侧重描绘哈姆雷特能言善辩、聪明睿智的一面(如平行结构),有时则为了强调他的装疯卖傻,有时还为了体现出哈姆雷特对其叔父的厌恶和憎恨,有时又为了凸显出他自身无能为力的处境(如词汇重复、双关语);而波洛涅斯话语中的陌生化语言则侧重于突出波洛涅斯的人物性格,如其话语中的词汇重复就非常形象诙谐地反映了波洛涅斯的啰嗦卖弄。我们不难发现,在陌生化语言运用上,莎士比亚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大师。他极为重视语言的表达与创新,善于运用语言来塑造、描绘人物形象,在《哈姆雷特》这部名作中就巧妙而出色地运用陌生化这一语言手段形象地刻画了哈姆雷特和波洛涅斯这两个经典戏剧角色:波洛涅斯的精明算计、啰嗦卖弄和哈姆雷特的能言善辩、表面装疯卖傻实则聪明睿智在莎士比亚笔下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莎翁通过其自身出色的文字功底展现了陌生化语言的独特魅力,给读者以反常新奇的审美体验。其次,语言始终是文学作品的首要要素,作为读者在品味和欣赏文学作品时,需要注意并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也就是说,不能仅仅聚焦于作品的内容情节,作品语言本身的魅力也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注 释:

①本文所用例证皆出自阿登版莎士比亚(The Arden Shakespear)的《哈姆雷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莎翁哈姆雷特陌生化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莎翁故居梦游记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英国争论孩子要不要读莎士比亚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453
依旧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