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是”在比喻中的逻辑意义研究

2020-03-02杨嘉康

西部学刊 2020年24期

摘要:“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人们进行沟通和表达的重要元素。针对“是”的不同意义和作用,哲学、语言学和逻辑学领域都分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长期以来,学界关于“是”的意义和用法一直存在争论,借鉴亚里士多德的十范畴理论和内涵理论的思想,可以对词项之间的关系以及“是”在比喻中的逻辑意义有所明晰。首先,应当认识“是”与比喻句之间的关系;其次,要认识本体与喻体间的词项关系,“是”在主词和谓词之间的重要作用;其三,要认识“是”在比喻中的定义;其四,在研究“比喻”时,要引入“语言性事实”对“真”的符合论进行阐释,同时结合比喻的主观性对其是否满足逻辑规律进行辩护。

关键词:是;真;十范畴理论;内涵理论;逻辑意义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人们进行沟通和表达的重要元素。针对“是”的不同意义和作用,哲学、语言学和逻辑学领域都分别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关于“是”的功能就引起了逻辑学家们的极大关注,可以说,“是”的逻辑意义分析,是伴随着逻辑学的诞生而一同诞生的。时至今日,不同的解释衍生出了不同的逻辑理论,基本涵盖了日常应用中的各个方面。然而对于比喻句型的处理,仍然存在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是”在其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主词和谓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以及最终结果是否符合逻辑规律。本文試图从现有的理论出发,以一种新的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

一、是与比喻句

关于“是”的用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起初作为形容词出现,表示“正”“直”的含义。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是”也逐渐衍生出代词、副词、动词、名词、连词和助词等词性,在句子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也各不相同。

在构成句子的过程中,根据结构的区别,分为简单句和复合句。只有一个述谓核心的句子叫作简单句,多个简单句结合联结词组合成的句子则是复合句。简单句是日常交际中最基本的语言单位,在逻辑学领域,即表现为形如“S 是 P”这类结构的句子。王路教授在文章《“是”的逻辑研究》中提到“从语法的角度,可以说‘S 是 P是一个主—系—表结构,S 是主语,‘是是系动词,P是表语,‘是把 S 和 P 联系起来。也可以说 S 是主语,P 是谓语,其中‘是是助动词,和 P 联系在一起表述 S。从逻辑的角度,可以说‘S 是 P是一个原子命题形式,S 是主项,‘是是连项,P 是谓项,‘是把 S 和 P 联系起来。”由此可见,无论是在语法还是逻辑层面,“是”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对于“是”在“S 是 P”这类句子中的意义,陈波老师曾在文章《“是”的逻辑哲学分析》中进行过系统地论述,提出了关于“是”的意义的九种理论,包括存在理论、外延理论、内涵理论等。因此,厘清“是”在不同语境下,不同句子中的逻辑意义,无疑对我们研究句法,探究句意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比喻是修辞学上的辞格之一。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曾为比喻下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除此之外,关于比喻的概念还有许多界定,经过梳理,笔者对比喻的定义做出如下阐释,即用与甲事物有相似性的乙事物,来说明或描述甲事物的某些特征,在这其中,两个事物性质不同,而且通常需要借助于认知主体的联想,从而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这一定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系词“是”在比喻中的逻辑意义。

从文辞和结构上来看,比喻句有本体、喻体和喻词三个成分,按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来看,其基本类型又分为三种:明喻、暗喻和借喻。明喻即指以“像” “似” “如” “好像”“好似”“比如”等作为喻词的句子,例如“外科医生的温存,就像抹手术刀的油一样。”(福楼拜《包法利夫人》);隐喻则指以“是”“成为”“变为”等作为喻词的句子,例如“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冰心《荷叶母亲》);而借喻中只有喻体出现,由于它与本体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所以从喻体就可以领会到本体的特征。例如“这轮晓日从我们民族历史的地平线上一跃而出,闪射着万道红光。” (杨朔《泰山极顶》)。由此,显而易见,本文接下来要探讨的,是隐喻这一类别。

二、本体与喻体间的词项关系

如前文所述,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是具有不同性质的两类事物,因此无法运用内涵或外延理论进行等同。然而两个词项在意义上具有相似的属性,这便成为了连接两个词项最好的桥梁和纽带。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提出了十范畴理论,即关于十类谓词都具有范畴性质的理沦,进而区分出十个范畴: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态、状况、动作、遭受。其中“本体”就是“实体”,占有特别的地位,它是主体,其他范畴都足表述它的,而它却不表述其他范畴;其他范畴存在于实体之中,即只能依附实体而存在;其他范畴变化时,实体之作为实体是保持不变的,实体是变中的不变。所以,实体高于其他一切范畴,是其他范畴的中心。亚里士多德将实体外的范畴视为属性,由此可以看出,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便已经有了将属性和实体区分开来的意识。

除此之外,还要提到内涵理论,即主张将简单句中的主词和谓词都按照内涵去分析。在这其中涉及到了现代语言学中的义素分析法,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所以又叫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语义原子。不同的义素组合则构成义项,义项是与语词相对应的语言单位,可以用来表示句子中的词语,例如:

男人:+[ 人 ]+[ 男性 ]+[ 成年 ]

女人:+[ 人 ]-[ 女性 ]+[ 成年 ]

男孩:+[ 人 ]+[ 男性 ]-[ 成年 ]

女孩:+[ 人 ]-[ 女性 ]-[ 成年 ]

其中 +、- 表示义项中是否具有相关义素。

显而易见,无论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十范畴理论还是陈波教授介绍的内涵理论,都蕴含了一个思想,即词项是可以通过不同的属性来定义的,那么这便为研究“是”在主词和谓词之间的作用提供了便利。

三、是在比喻中的定义

上文提到,陈波教授在《“是”的逻辑哲学分析》中介绍了相似理论,用来解释“是”在比喻中的逻辑意义。根据这一理论,系词“是”表示主词和谓词在某一方面具有相似属性,从而把“S 是 P”的问题转换成了“S 好像 P”的问题。与此同时,陈波教授对其做出了命题上的解释和规范,把它定义为如下命题的合取:

(1)存在对象 x,S 指称或代表 x;

(2)存在对象 y,P 指称或代表 y;

(3)没有对象 z,z 既是 x 又是 y;

(4)存在着某种性质或作用 f,f 属于 x;

(5)存在着某种性质或作用 g,g 属于 y;

(6)f 类似于 g。

对象 x 和对象 y,主词 S 和谓词 P 是外延上互不相容的两类事物,它们之间本身没有交集。而 x 和 y 之间,主词 S 和谓词 P 之间存在的相似关系,也是两类不同性质之间的相似关系。陈波老师的分析紧紧地抓住了比喻中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解决了比喻中存在理论、外延理论和内涵理论失效的问题,为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这种处理方式,实际上也就将比喻中的隐喻转换成了明喻。而如前所述,隐喻和明喻在喻词上是存在很大区别的,明喻中本没有系词“是”的出现,这样一来, “是”的逻辑意义就在无形中受到了削弱。

笔者在陈波教授的启发下,尝试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解释上述问题。以下列句子为例:

①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②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揣摩蕴含在两个比喻背后的含义。句①以花园来描述祖国,实际想要表达我们的祖国和花园一样美丽,即从形貌的角度将花园的特征对应到了祖国这一本体上,句②以阶梯来描述书籍,实际想要表达书籍具有使人类进步的作用,即从功能的角度将阶梯的特征对应到了书籍这一本体上。

根据范畴理论和内涵理论的思想,我们可以将本体和喻体视为其所包含的特征属性的集合。从广义来说,无论是形貌还是功能,都是本体和喻体,主词 S 和谓词 P之间所具有的共同属性,那么便可以用集合表示如下:

那么“是”在比喻中的作用是将本体和喻体的属性取交集吗,这样的解释似乎容易理解,但是并不严谨,因为即使对于本体和喻体的某些特征进行同样的描述,其指称的实质仍有区别,比如“书籍”和“阶梯”虽然都具有使人进步的作用,但是前者是在思想上的,后者是在物质上的。

这里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一种是在最初就将本体和喻体的相似属性进行辨别,区分二者之间的细微差异,那么对于句子的思维过程就会变成:

阶梯→使人在高度上进步→书籍→使人在思想上进步

这样一来,一方面不符合人们日常思考的实际规律,另一方面,先行明确本体和喻体在属性上的差异,则又回到了相似理论,从而又将隐喻转换成了明喻。

在此基础上,将二者的关系加以改进,把喻体用来描1602020 年 12 月下半月刊(总第 129 期)文学、语言述本体的属性特征视为一种概括,把该属性下的所有形式视为它的子集,这样一来,就得到一个特征集,而这个特征集就是本体和喻体之间的交集。相对应的思维路径:

阶梯→使人进步→书籍→使人思想进步

所以笔者认为,在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固然具有相似属性,然而这一属性是可以扩张到集合加以概括的,在这种情况下,“是”在比喻中的逻辑意义可以视为对相同属性的提取,其作为系词所体现的作用会更加明确,同时依然可以通过细致划分来明确本体和喻体属性的相似和差异。

四、对于真的理解及逻辑规律辩护

陈波教授在提出相似理论的同时还对此类命题提出了一点质疑,即它们是否符合逻辑规律。依据陈波教授的说法,对于“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这一命题,在肯定其为真的情况下,它的否定“我们的祖国不是花园”是否同样为真。按照矛盾律,祖国不能既是花园又不是花园,然而因为两个命题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所以某种程度上可以认可它们都是真的。

究竟该如何判别一个命题是否为真,事实上,学界对于“真”的定义也一直众说纷纭,由此衍生了符合论、等同论、原子论和整体论,等等。其中被普遍认可的,是关于符合论的阐释——命题 p 是真的,当且仅当,p 符合事实。然而符合事实又应该怎样界定,陈晓平教授在《真之符合论与真之等同论辨析》一文中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视角,传统的符合论将事实独立于人类的观念之外,是完全客观不可判定的。然而对于事实的判定不可能摆脱人类的认知,因此便有了“语言性事实”,把事实定义为命题存在着的指称对象。在此基础上, “一个命题符合事实,当且仅当,该命题的指称对象是存在的。”

回到比喻的例子中,现在只需要判斷“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这一命题指称的对象是否存在,而命题的指称对象是以其事态为依据的,这一评判的标准十分客观,如果存在,则命题为真,如果不存在,则命题为假,因此同一命题既真又假的情况也就不可能出现,那么对于逻辑规律的适应问题也就能够迎刃而解。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比喻句与其他“S 是 P”类型的句子不同的地方在于,比喻借助了认知主体的联想,这就涉及了主观因素的干扰。在“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这样的句子中,“北京”和“中国的首都”是等同的关系,将北京换成任何一个城市这个句子都将是错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它符合客观事实。而在比喻句中,不同的认知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都会存在差异,对于“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这一句话,或许就会有人提出“我们的祖国不是花园”。然而这是否意味着这两句话可以同时成立,笔者认为,至少单纯依靠目前的语境是不可以的。这就像是辩论双方就某一个问题进行争论,彼此持有相反的态度,但是并不影响论题得出最终的结论。当教会以地心说的理论反驳哥白尼的日心说时,并不能否定地心说是错误的。另外,当一个认知主体提出“S 是 P”这样的命题时,他其实已经否定了“S 不是 P”的正确性,人们之所以会纠结同一命题既真又假的情况,事实上是因为命题使用的语境不同,对判断真值产生了误导。例如甲提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乙表示反驳,指出“书籍不是阶梯,应该是灯塔”这里的潜台词是,书籍没有进步的作用,而有指引方向的作用。这是两个不同的认知主体在两种不同的语境下做出的判断,而对于其中任何一人,任何一个语境来说,都不存在既认可自己的命题又否定自己的命题的情况。

所以,笔者认为,比喻句也一样符合传统的逻辑规律。即使因为认知主体的主观差异,其本身在某一命题的真值上也不会出现混乱。

综上,本文以“是”在比喻中的逻辑意义为出发点,分析了本体与喻体的词项关系,通过构造属性集合的方式,对“是”的功能做出定义,引入“语言性事实”对“真”的符合论进行了阐释,同时结合比喻的主观性对其是否满足逻辑规律进行了辩护。在笔者看来,对于比喻的研究十分必要,正是因为比喻的存在,才使语言变得生动形象,才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陈波 . 逻辑哲学研究 [M].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2] 王路 .“是”的逻辑研究 [J]. 哲学研究 ,1992(3).

[3] 王晓朝 . “是”的用法和意义不能混淆 [J]. 世界哲学 ,2010(4).

[4] 陈 晓 平 . 真 之 符 合 论 与 真 之 等 同 论 辨 析 [J]. 哲 学 分析 ,2014(5).

[5] 王路 .“真的”与“否定的”[J]. 哲学研究 ,2019(12).

作者简介:杨嘉康(1995 -),男,汉族,河北保定人,单位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研究方向为现代逻辑与应用。

(责任编辑:董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