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03-02罗频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金融发展资源分配普惠金融

罗频宇

【摘  要】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支持。普惠金融制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普惠金融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要从加强产品创新、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金融知识普及等方面完善普惠金融,使其更好地发展。

【Abstract】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financial support. Inclusive finance system has promo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inclusive finance that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We should improve inclusive finance 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product innovati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 popularizing financial knowledge and so on, so as to make it develop better.

【关键词】普惠金融;资源分配;金融发展

【Keywords】inclusive finance; resource allocation; financ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12-0074-02

1 引言

普惠金融主要是指能够公平地分配金融资源,提供完善、全面的服务,满足几乎所有人对于金融方面的需求。普惠金融发展对甘肃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

2.1 金融机构数目及从业人员

金融机构数目及从业人员是反映普惠金融最基础、最直接的指标。从金融机构来看,2010-2019的9年间,金融机构数是持续上升的,金融机构数增加到4978个(见图1)。对于从业人员数目来说,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截至2019年底,从业人员数量达到了72190人。

2.2 金融服务产品

金融服务产品是普惠金融最主要、最根本的要求。首先,存款数量不断攀升,城乡储蓄存款从2010年的3598.23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9.182万亿元,平均年增长15583.77亿元。其次,金融机构将贷款重点放在了民生领域、小微企业以及低收入群体。2010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4433.05亿元,到2019年贷款余额为31.0283万亿元,增加了305849.95亿元(见图2),其中涉农贷款由2011年的191074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342623万元。银行提供了80多种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农行的“清洁贷款”和“三农四融”平台;农村信用社的“福农卡”和“五通五宝”;邮储银行的“妇小贷”和“双业贷”;甘肃银行的“三农贷”和“小微贷”;兰州银行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等。最后,保险方面,2010年保险从业人数为53787人,到2019年达到了167279人,保险服务更加完善,购买保险人数如图3所示。

2.3 普惠金融基础设施

首先,在支付方面,支付体系进一步完善。2012年的ATM机投放量为4210个,到2019年ATM机数量达到15800多个,增幅73%,其中农村ATM机达到8521个。其次,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2015年,“信用甘肃”和“甘肃省社会信用信息平台”网站正式运营,甘肃省政府还颁发了《对于全面推动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立的施行意见》,提出将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增加到6.3万条,为乡村地域信用档案录入427.5万条,有效地维护了甘肃省的信用环境。

3 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普惠金融服务产品创新不足

首先,在贷款方面,数量、利率、期限不能满足小微企业以及一些农村地区的实际需求;其次,农村地区抵押贷款的担保范围太狭窄,不能满足融资需要;再次,农村地区的支付结算方式单一,不能与新科技匹配;最后,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很低,保险产品较少,例如,农业保险主要针对马铃薯和中藥材等经济作物,非经济农作物的保险产品非常少。

3.2 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金融知识缺乏

普惠金融知识的普及存在缺失现象,金融创新服务接受程度低。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2017年的普惠金融发展调查,结果显示:50%的农户对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不了解,30%的农户不知道有助学、扶贫等贷款,40%的农户从来没有使用过手机银行服务,20%的农户不知道征信,25%的农户不知道征信记录会影响自己将来获取金融服务。

3.3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速度较慢

甘肃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比较缓慢。首先,互联网以及数字硬件覆盖度不高,互联网智能设备使用率低。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2018年的甘肃问卷调查显示,网银支付使用率为8.5%,手机银行为9.2%,第三方为13.2%。其次,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步显现,账号被盗、诈骗电话、隐私泄露、账号内资金转移、钓鱼信息等困扰百姓,提高了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难度。

3.4 普惠金融发展不均衡

城市金融机构的数量增加快,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大多数乡村,除农村信用社外,其他金融机构缺乏动力,在农村的营业网点极少。而一些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畴狭窄,业务创新程度不够。例如,农业发展银行80%的信贷总额投资于农村地区的基本建设,对于农村其他方面的支持并不大,无法满足贫困群众的信贷需要。

4 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的建议

4.1 加大创新力度,提供多样化服务

为了更好地发展普惠金融,甘肃省政府通过鼓励各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使其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银行应该针对一些低收入人群在貸款规模、期限、利率、担保方式上细化贷款种类,为这些人的住房、医疗等方面提供不同的贷款产品。对融资困难的小微企业,银行应该提供在现有基础上更加能全面、多样化的金融支持,更加符合小微企业的需要。担保公司在满足自己的利益的前提下,扩大担保范围,不拘泥于传统的担保模式,如采取一些基金担保、动产抵押等方式。保险公司应推出多样化的保险产品,如创新农业保险的种类,以满足农业种植的需要等。

4.2 提高居民受教育程度,加强金融知识普及

首先,应该向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普及金融知识,提高认识水平,建立良好的农村普惠金融环境,尤其是要坚持在偏远的农村进行知识普及,金融产品、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要围绕实用性进行,普惠金融不是扶贫而是一片等待继续开发的大海,使得金融消费者能够理性运用金融工具享受普惠金融红利;其次,要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教育,保证金融业务的规范性,遵循市场规则,防范风险;最后,还应该对小学、中学等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4.3 提升互联网普及率,打造“普惠金融+互联网”

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扩展金融服务领域。首先,做到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为客户开发出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尤其是贫困地区和融资成本高的金融服务对象,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方便性,创新线上金融产品,满足他们的需求;其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做到线上数据资源共享,建立一个风险评价的模型,准确识别、预警,从而实现贷前、贷中、贷后全过程管理,达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完善信用环境,防范金融风险。

4.4 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首先,政府应该引导大型金融机构继续出台普惠金融产品,提高市场的渗透率和覆盖面。例如,受2020年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各大银行响应国家号召推出针对小微企业的三年贴息贷款政策,门槛低,使得很多企业受益。其次,政府出台配套政策,引导各类资本进入普惠金融市场,成立普惠金融机构,加大直接服务消费者的力度。最后,政府统筹实现城乡制度一体化,打破城乡分割现象,为城市和农村构建平等的平台,逐步缩小城乡经济差距,使甘肃省普惠金融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何威.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8.

【2】李文瑞.普惠金融发展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J].开发研究,2018(05):147-153.

【3】王小燕.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西部金融,2019(04):68-71.

【4】曹万鑫.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D].兰州:兰州财经大学,2019.

猜你喜欢

金融发展资源分配普惠金融
新研究揭示新冠疫情对资源分配的影响 精读
一种基于价格竞争的D2D通信资源分配算法
云环境下公平性优化的资源分配方法
金融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实证分析
OFDMA系统中容量最大化的资源分配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