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的协同机制建设策略

2020-03-02杨志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协同机制员工策略

杨志勇

【摘  要】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是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致因要素。建立企业管理层、员工和员工家属共同参与的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协同机制是发挥员工安全管理能动性、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效能,以至达成杜绝员工不安全行为目的的有效途径。面对协同意识不强,缺乏管理层、员工和员工家属间的协作规范、平台和能力基础等问题,企业管理层要与员工及员工家属共同增强协同意识、制定协作规范、加强行为监查、建设协作平台、做好安全培训。

【Abstract】The unsafe behavior of enterprise employees is the main cause factor of production safety accidents. Constructing a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for unsafe behavior management of employees with the joint participatio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employees and employees' familie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exert employees' safety management initiative,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liminating unsafe behavior of employees. Facing the lack of a strong sense of collaboration, lack of coordination norms, platform and capability foundation among management, employees and employees' families, and other problems,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should work with employees and employees' families to jointly enhance the sense of collaboration, formulate collaboration norms, strengthen behavior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onstruct collaboration platform, and do well the safety training.

【关键词】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协同机制;策略

【Keywords】enterprise; employees; unsafe behavior;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F272.92;X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12-0040-02

1 引言

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员工安全行为的重要性在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中已经得到了共识[1]。企业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是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致因要素,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要杜绝员工不安全行为,以保障企业生存和良好发展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管理层、员工和员工家属共同参与的协同管理机制,从而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预防生产安全事故。

2 建设协同机制的意义

2.1 利于发挥员工安全管理能动性

员工参与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必然要求。协同是一种动态、相互影响与演化的过程,包括配合与协调[2]。企业安全管理不能单纯依靠管理层,还需要广大员工的有效参与。建立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的协同机制能够使得更广泛的企业员工有可能、有机会参与企业安全管理,通过有效的协作方式,协调企业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之间的关系,提高参与者的管理积极性,助于发挥每个参与者的安全职能,共同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交流安全信息,提高监查效度,更及时发现和高效纠正不安全行为。

2.2 利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效能

企业通过协同机制的搭建,可以使内部系统中的人员、组织、环境等资源联动起来,围绕着共同的目标去运作,从而形成合力,达到1+1>2的效果[3]。协同机制下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协同管理员工的不安全行为,首先可以降低安全管理成本,减轻企业管理层工作压力;其次可以提高企业形象,营造良好安全文化氛围;最后可以提高风险沟通效率,助于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

2.3 利于纠正以至杜绝不安全行为

企业员工有意的和无意的不安全行为原因复杂,纠正难度大。企业管理层通过与员工及员工家属的沟通,能够更准确总结员工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通过与员工和员工家属的协商,能够制定更有效纠正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相关制度及规范;通过全员参与的行为监查,可以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及时发现自身或他人的不安全行为,更有效杜绝员工不安全行为。

3 协同机制建设中的问题

3.1 协同意识不强

当前,多数企业习惯于依靠管理层经验实施安全管理,协同意识不强,缺乏形成协同机制的根本性动力。首先,体现于对员工不安全行为风险和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认知不足;其次,体现于對协同管理价值判断偏颇,认为与员工及其家属的协作过程会增加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不利于企业安全管理进程的推进。

3.2 风险沟通不畅

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风险,其管理过程需要多方信息的互动。企业管理层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忽视与其他成员的风险沟通,以至于不安全行为信息常由管理层向员工单向流动。同时,企业管理层与员工及其家属之间风险沟通规范、方式、评价等缺乏相应制度基础,风险信息无法快速传递给其他成员,不利于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及时发现和纠正。

3.3 协作能力不强

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企业管理模式使得多数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欠缺协同管理能力。一是企业管理层在管理过程中缺少协同管理的计划、组织和实施过程,协作经验缺乏。二是企业管理层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实效差,很难找准员工不安全行为产生的深层原因,无法制定有效的纠正方案。三是员工发现自身和他人不安全行为的能力弱。员工安全素养决定着能否发现和反思自身不安全行为,而安全素养较低的员工甚至不知道自身行为安全与否,对于他人行为缺少判断基础和能力。四是员工家属参与安全管理的能力低。多数员工家属对员工实际操作流程不了解,同时,又缺少参与不安全行为管理过程的平台,使得家属难以甄别员工不安全行为。

3.4 缺乏激励手段

多数企业对员工不安全行为通常自己管、重罚款,使得其他员工对于不安全行为管理的实质认知不到位。同时,企业管理层不能很好运用物质和精神结合的激励手段,员工和员工家属参与不安全行为管理的积极性不高。

4 协同机制建设的策略

4.1 增强协同意识

协同意识是企业不安全行为管理的观念基础,贯穿于企业安全管理的全过程。首先,企业管理层应不断提高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认知,正确看待员工行为对员工生命、企业生存发展和员工家庭幸福的重要性,合理判断纠正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深层价值。提高服务意识,增加对员工的情感关怀,协调企业内部成员关系。其次,企业员工要正确看待行为管理,将自身行為与个人安全和家庭幸福紧密联系,自觉接受他人管理和监督,不断提高自身安全素养。最后,员工家属要有参与企业安全管理的热情,提高对不安全行为影响的认知,把企业管理层的管理、员工间的监督和与员工的日常沟通作为保障员工安全和家庭幸福的必要方式。

4.2 制定协作规范

企业内部协作规范是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能够保障协同机制的形成和有效运转。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的协作规范要以防范化解行为风险的目的,兼顾企业效益、员工工作效率和企业整体安全。内容上,首先,要制定出不安全行为管理的判定标准、检查流程、纠正方式、信息沟通渠道、奖惩办法等;其次,要明确管理权责,涵盖员工及家属参与管理的协作方式和流程。

4.3 加强行为监查

企业强化员工行为管理是与其他成员进行协作的基本条件。企业管理层要周密计划,落实检查责任,强化安全员作用,制定员工安全行为检查清单,现场确认签字,检查后统计存档。采用现场人力检查和视频监控结合的方法,注重生产一线员工操作动作,产区配备广播系统,及时提醒和制止不安全行为。严格执行员工行为管理制度,对不安全行为坚决说“不”,一经核实必须进行及时纠正,造成一定后果的要按照管理制度给予相应惩戒。

4.4 建设协作平台

一是定期进行针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的协商活动,为管理决策制定、协作模式形成和多元关系调节提供沟通基础。二是拓展协作活动空间,可以在会议室、活动室、车间、厂区广场等进行。三是综合运用多种协作方式:企业可以采用室内会议、网络会议、现场会议等实现管理层和员工及其家属的信息互动和意见交流,并定期公开会议内容;建设管理层、员工和员工家属均可参与的不安全行为举报网络平台,及时反馈员工行为;与员工家属不定时分享员工操作影像记录,提高家属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认知。

4.5 做好安全培训

企业内部安全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素养,增强协同管理能力的主要方法。针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培训一是划分培训对象类别:企业安全培训对象类别应该以管理层级和业务范围结合为原则,分别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培训对象在不同管理范围或业务范围的安全水平。二是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安全培训中要以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企业员工的技术经验和事故教训,手把手教授规范动作和操作要领,同时,必须注重企业内部行为规范和协同管理制度的信息传递,使培训对象明确协同管理意义、协作方式及途径等。三是丰富培训形式:企业要依据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将线上与线下结合,理论、事故案例与实际操作结合,讲座与研讨结合,文字与影音结合,探索适合企业员工认知特点和规律的培训方式。四是注重培训效果评价:企业安全培训组织者一方面要注重员工对相关培训活动的评价,以总结组织经验,改进培训方法;另一方面要在培训后跟踪员工行为轨迹,观察员工操作行为的改变,评估参与协同管理的能力,不断完善安全培训体系。

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的协同机制需要企业人员不断增强协同意识,管理层积极推动和提供保障基础,员工和员工家属积极参与,协商行为管理的规范制定和不安全行为的纠正方法,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促进企业安全运营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超.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0.

【2】Barbara Gray.Collaborating: Finding Common Ground for Multi-Party Problems[M].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1990.

【3】张伯欣.多元化企业管理机制的进化——基于协同模式搭建的实践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47.

猜你喜欢

协同机制员工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加强员工道德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