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时间感化解孩子的拖延症

2020-03-02陈冬霞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0年1期
关键词:多长期末考试主观

陈冬霞

1

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在手机上定时一分钟,然后不借助任何仪器,闭上眼睛,在心里感觉一分钟,再睁开眼睛看手机秒表,对比下你感觉的一分钟与客观的一分钟相差多少?

有的人会比较精确,有的人则相差甚远,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状态下,对一分钟的感受也会天差地别。比如,当有很多事情堆在一起时,你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这就是时间感。

知道时间感的存在,在家庭教育中有什么用处呢?

在我家孩子还小的时候,我经常会对他发火,觉得他穿衣服、刷牙、吃饭用的时间太长了。有一天,我一边忙着做早饭,一边叫他起床。等一样样端到桌上,发现他还在刷牙,于是我的火一下就上来了,“看看你,我饭都弄好了,你还没洗漱完,快点,不然又要迟到了!”

可是儿子很委屈地说,我今天已经很快了,你看,从你叫我到现在,还不到五分钟。

我一看,还真是。由于在那段时间里,我做了很多事,再加上早上时间总是匆匆忙忙的,所以感觉已经过去很久。因为我的主观时间与客观時间严重不符,导致我错怪了孩子。

后来我在厨房放了个闹钟。我看着时间叫他起床,等他坐到餐桌前,再看下时间。我发现,其实大多时候,时间是差不多的。

尽量做到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统一,相信这样一定会使家里少很多“河东狮吼”。

2

时间有一个客观长度,谁都无法更改。但在人的感觉里,它却有着另外一个长度,这个长度受人主观意志的影响。

幼小的孩子对于时间的感觉是很微弱的,我们跟他说再玩五分钟,其实他对于五分钟的概念根本没有。

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跟他玩一些关于时间的游戏,比如动手做个钟面,教孩子认识时、分、秒针,跟孩子一起玩木头人游戏,让他知道一分钟是多久,十分钟有多长。慢慢让他对时间有个初步的认识。

我们都会有相同的感受,每每让孩子去看书或做作业时,他会特别多事,要喝水、上厕所、吃东西……常常会让父母一忍再忍,忍无可忍。

当孩子对于时间有了初步概念后,我们可以对他提出明确要求:接下来的五分钟,你可以做这些事;几点几分开始,你要坐下来做作业;几点几分之前必须保质保量完成……当然,这样的方法,需要孩子对时间有所解之后,他知道五分钟有多长,他会估算这段时间大概能做多少事情,明确要以怎样的速度和效率来完成任务。

社会心理学家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当一件事的完成期限时间设定在很远的将来,那么就会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从而使这件事看上去没有实际上那么重要。相反,一些时间很近的目标则让人感觉更为清晰而紧迫。因此,即便现有的目标没有长期的目标那么重要,人们也往往会急于去做即时的事情,而不做对未来很重要的事情。

所以,与其跟孩子说期末考试考了第一会有什么奖励,不如跟他说“今天几点前完成任务,可以出去玩半小时”来得有用。因为,期末考试对于孩子来说遥不可及;可今天就能做的事,即时就能满足。这就把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了。

通过有意识的教育或做游戏的方式,孩子的时间感会越来越清晰,到那时,相信他的拖延症也就慢慢不见了。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

猜你喜欢

多长期末考试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一秒有多长
期末考试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期末考试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脚有多长
十年
你的血管有多长
主观指导与优劣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