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的巧手

2020-03-02李燕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0年1期
关键词:排故三毛双手

李燕

父亲对工作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让我看到了劳动者的光荣与伟大。美好质朴的家风在父亲勤劳的双手中传承……

父亲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但他有一双巧手,父亲用他的巧手为自己,也为他爱的人带来了许多快乐与生活情趣。

由于父亲长年从事户外工作,双手常被犀利的零件划伤,经过煤油汽油的浸泡,再加上日晒风吹,那双手就成了今天这样粗糙黢黑的样子了。

三十多年前,父亲是厂里飞机附件装配班的班长。那时候,他整天都身着泛白的蓝色工作服在车间里忙碌着,我和弟弟戏称“父亲长在车间里了”。后来父亲从事飞机起落架排故修理,更是全国各地到处跑,一年到头难得有几天能呆在家里。

父亲在家的时候,就是我和弟弟最快乐的时候。父亲不但厨艺高,会给我们做许多好吃的,而且他还会给我们制作有趣的小玩具,我和弟弟都爱不释手。这样温馨的记忆很少,也显得尤其珍贵。某一年春节,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父亲正在山东出差不能回家,不巧母亲发起高烧来。邻居们在高高兴兴地举杯欢聚,我们家却冰锅冷灶。我和弟弟坐在母亲病床前,大口啃着方便面充饥。母亲看着我们,泪水连成了线。

父亲手巧是在同事中出名的,不论谁家的门锁坏了,炉灶不好使了,只要招呼一声,父亲就立马去帮忙修理,不论什么“疑难杂症”经过他的手都会迎刃而解。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家许多用具都是父亲亲手做的。父亲用捡来的废铝条制成精美画框,用包装板打制木椅,用旧木床改造纱门,他还用捡来的不锈钢边角料做了好几支不锈钢小汤勺,比买的还精制耐用,直到现在家里还用着。

每当读台湾女作家三毛的小说,看到她讲述自己在非洲撒哈拉沙漠里白手起家的经历,我就心生感慨:三毛和父亲何其相似,他们都在用聪慧的头脑,热爱生活的心和灵巧的双手,一点一滴不知疲倦地装扮着生活,并将这份愉悦带给周围每一个人。

有人说父亲天生心灵手巧,而我看到的是父亲对待工作、对待生活一丝不苟的态度。我曾目睹过父亲工作的情形。那年夏天,父亲到机场排故,我也跟了去。看到广阔的机场上停了许多架飞机,我思忖着:父亲在它们面前显得何其渺小,但正是千万个父亲这样看起来弱小的人创造出了飞天的奇迹。怀着敬仰之情我登上一架飞机,想象着它那一飞冲天的气魄。

机舱像蒸笼一样又闷又热,很快我感到身体不适,工作人员把我带到了旁边的小屋休息。一杯清茶下肚,我渐渐缓过气来。咦,父亲呢?我回到炙热的机场,水泥路面上的热浪立刻滚滚而来,正午的阳光刺得我睁不开眼睛,手中的遮阳伞被晒得滚烫。

远远的,我看见了父亲,他正背对着我独自站在一架飞机的机翼上,将起落架上一个个零件拆卸装配。父亲花白的头发在烈日下闪着银光,消瘦的脊背显得倔强而挺拔,双手沾满了油污,衬衫因浸满汗水紧紧地贴在身上。我仰视着父亲,平日消瘦的他此刻是如此伟岸。许久,父亲发现了我,他急切地冲我喊:“你站在这里干什么?快回屋子去,当心中暑了!”我的嘴角抽动了一下,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时光不舍昼夜地流逝着,一年三百六十五个平淡却不平凡的日子里,父亲用他的巧手孜孜不倦地操劳着。他手上的每一条皱纹,每一道伤疤都包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或欢快或忧伤,让人感慨。

虽然我没有父亲那样的巧手,但是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和责任心。每当在工作上遇到了困难,想要懈怠的时候,我都会想到那个盛夏的机场,和烈日下在機翼上工作的父亲。父亲的巧手和他埋头工作的背影始终鞭策着我,让我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像父亲一样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作者系儿童文学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

猜你喜欢

排故三毛双手
洗好双手七步走
犟牛“三毛”
我和“三毛”比童年
我用双手改变贫穷
双手握生死
用鼓掌的双手做环保
空中交通防撞系统(TCAS Ⅱ)的排故与维护
三毛流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