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模式对缺血性卒中教学的应用价值

2020-03-02时鹏屈洪党李倩倩钱伟东叶明张丽娜王春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脑缺血缺血性教学方式

时鹏,屈洪党,李倩倩,钱伟东,叶明,张丽娜,王春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安徽 蚌埠 233004

缺血性卒中通常是由于脑组织的供血动脉狭窄、闭塞、脑供血不足从而引起脑组织坏死的疾病类型,临床症状常可见突发的对侧肢体麻木、力弱、感觉障碍、复视、共济障碍等[1]。PBL教学模式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显著区别的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按照相应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教师则结合提出的问题设计课程,并对学生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2,3]。本文将结合PBL教学模式对缺血性卒中教学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关于PBL教学模式

PBL教学模式又称为问题驱动教学法,PBL的运行主体为学生,教师在其中起提出问题、设计课程以及结果判读的功用,问题设计则是PBL教学模式的基础。进行问题设计时需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因此也对教师具有高要求,需要对缺血性卒中以及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了解,设计的问题需要明确,还要给学生清晰的层次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且富有条理性,以逐渐增强学生的参与兴趣以及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2 策略步骤

2.1 问题设计及提出 教师在课前依据缺血性卒中的学习重点,整理好相关问题,并在课堂上提出,具体问题类型为:1.缺血性卒中的具体发病原因以及常见诱因;2.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分型以及症状表现特点;3.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检查诊断方式以及影像检查要点;4.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要点;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并发症、不良反应症状等。

2.2 问题分析及研究 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要求全班学生分组讨论,结合互联网、教辅书、图书馆等进行相关知识查询,同时新湖之间进行交流与研究,争取让每个人都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及看法,同时对彼此陈述中不完善或是有疑问的部分进行研讨,将交流成果进行总结概括,教师结合听取每个组的研究结果,并针对其讨论成果中的优势以及不足分别进行说明指导,对于错误及时纠正,并进行相应知识点补充和最新研究成果讲解。

2.3 问题解决及考核 在学生对脑卒中基本知识有效掌握之后,让学生们通过制作PPT或是交流报告等的方式,教师结合学生们对于所提出问题的解决以及答案准确性、深度、广度进行评判,同时还需结合学生参与研讨的积极性、能动性以及学习氛围等进行观察,并在课后发放调查问卷,基于学生对缺血性脑卒中知识的掌握情况、研究参与程度以及满意度进行调查。

2.4 教师总结 在整个问题研讨以及考核结束之后,教师依据学生学习讨论以及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点评,并针对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详细讲解,着重对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症状表现特点、检查诊断要点以及临床治疗方式结合临床实践操作、临床病理研究进行详细讲解。

3 教学效果

参与本次研究中的学生们应用PBL教学方式对缺血性卒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及学习,结合文献查找以及相应影像学资料观察、互相之间交流以及教师总结等,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具体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表现、临床治疗要点等具有了非常好的掌握,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提高了课堂活跃性和教学成果。

4 结论

基于本次PBL教学方式对于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缺血性卒中一般由缺血的影响范围可分为局限性脑缺血以及弥漫性脑缺血,局限性脑缺血的致病原因一般可见脑中动脉栓塞,颅外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狭窄、闭塞以及血栓的形成等为主。弥漫性脑缺血则多是由于心搏骤停、低血压、贫血、低血糖等为主。临床对患者的检查诊断一般以及头颅CT为主,可对脑溢血进行鉴别诊断,同时还能够在起病24-48h内检查可见明显的无占位低密度影表现。脑血管检查则能够对脑内大动脉的病变部位、性质以及脑动脉狭窄、闭塞的程度及部位进行显示。颅多普勒检查则可以对脑部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检查。对于患者的治疗初期以内科治疗为主,用于阻止脑缺血的进一步发展,减轻脑部损害,之后就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致病原因、发病特点、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特征表现、病史等予以个性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在对缺血性卒中的教学中应用创新的,能够增强教学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对于缺血性卒中的知识掌握程度更为深刻,对于促进师生关系以及营造良好教学氛围都具有积极意义,也表明PBL教学方式在医学教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脑缺血缺血性教学方式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大黄总蒽醌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