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热通络饮治疗中风后半身疼痛40例效果观察

2020-03-02唐燕赵剑峰朱瑞增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水牛角水蛭茯苓

唐燕,赵剑峰,朱瑞增

大庆市中医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1

本文主要是探讨采取清热通络饮在治疗中风后半身疼痛的应用,分析治疗效果,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中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2.4±81.6岁,平均年龄49.7±6.5岁,平均体重60.2±9.1kg,平均患病时间8.4±2.3年,其中8人为初中及以下学历,13人为高中学历,19例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33.2±80.1岁,平均年龄48.9±6.4岁,平均体重59.8±8.8kg,平均患病时间8.3±2.5年,其中7人为初中及以下学历,15人为高中学历,18例为大专及以上学历。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患病时间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了解研究的实验的目的和方法,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卡马西平药物治疗干预,每天给药3次,每次0.1g。观察组采取清热通络饮治疗方式, 方剂组成:川贝母、胆南星、酒大黄、炙水蛭、水牛角丝、茯苓、竹茹、枳实、川楝子、陈皮、甘草、薏米、杏仁。处方来源:《三因极-病证方论》温胆汤加个人经验用药。服法用量:温服,每日2次,(早餐前半小时,晚餐后半小时),每次1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疼痛情况。

1.3 评价标准[1,2]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来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状况,满分为10分,越高的得分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越高。治疗效果包括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治愈是患者中风相关症状均消失,显效是相关症状明显消失,有效是相关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是相关症状未消失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Mean±SD)来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40例患者中,治愈6例(15.0%),显效7例(17.5%),有效15例(37.5%),无效12例(30.0%),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40例患者中,治愈22例(55.0%),显效10例(25.0%),有效5例(12.5%),无效3例(7.5%),总有效率为92.5%。可以看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都有所下降,表明治疗都取得效果,但从改善幅度来看,观察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临床表现为肢体疼痛、肿胀、麻木和肌肉萎缩等,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很大压力。严重的情况下,患者还会出现半身不遂、语言障碍、口眼歪斜和昏厥的情况。从中医层面来看,痰浊内流、肝肾阴虚、阴阳失调和气血逆乱是主要诱因。

本次研究中的清热通络饮方剂组成:川贝母、胆南星、酒大黄、炙水蛭、水牛角丝、茯苓、竹茹、枳实、川楝子、陈皮、甘草、薏米、杏仁。以茯苓健脾燥湿化痰,水蛭活血通脉除痹,二者为君药,臣药以枳实、陈皮理气化痰,竹茹清胆和胃除烦,川楝子疏肝泻热,黄连、水牛角丝清热除烦,凉血醒脑,与君药共奏清热化湿通络之效,佐药为薏米健脾渗湿,清热除痹,杏仁、大黄润肠通便,使药甘草益胃和中,调和诸药。茯苓为祛痰化湿,健脾益气之要药,本方中重用茯苓,取其化湿益气之功,清热通络而不伤脾胃,水蛭有强抗凝作用,能显著延长纤维蛋白的凝聚时间,对血小板有抑制作用,可很好的预防中风及治疗中风、中分后遗症等病症。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醒脑通络。适应症:适应于中风及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等。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到,采取清热通络饮的观察组比采取卡马西平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疼痛情况改善更好(P<0.05),这说明清热通络饮在治疗中风方面有着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清热通络饮对于中风患者的治疗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水牛角水蛭茯苓
动物药水牛角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
健脾安神话茯苓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茯苓健脾 孩子健康
水蛭炮制前后质量分析
小“吸血鬼”水蛭
桂枝茯苓透皮贴剂的制备
水牛角清凉茶中水牛角水解工艺优化研究
加味桂枝茯苓汤I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
水蛭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