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综合性护理模式研究

2020-02-28徐静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5期
关键词:动脉血血气综合性

徐静霞

(东台市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以气流阻塞为主要特征[1],早期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随着病情的发展进而出现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等情况,伴咳嗽、气促、胸闷以及肺部啰音等症状的出现,最终可导致呼吸衰竭这一终端疾病[2],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雾化吸入是COPD的常用治疗方式,主要是以氧气为驱动,将药物雾化后推送至呼吸道中,以发挥其药效达到治疗的目的[3]。但作为一种操作式治疗手段,在患者的雾化治疗过程中,通常需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以保证治疗的完整性及有效性。在此,本文将综合性护理模式应用到了COPD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可供临床参考。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40例COPD患者,在常规静脉用抗感染、平喘及化痰治疗基础上,均给予异丙托溴铵2.5ml日二次雾化吸入治疗,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20例)与观察组(综合性护理;20例)。对照组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在58~85岁,平均(72.5±6.5)岁,病程1~8年,平均(5.2±2.2)年;观察组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在58~86岁,平均(72.3±6.4)岁,病程1~8年,平均(5.3±2.3)年。两组患者资料对比,P值>0.05。

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COPD的相关诊断标准[4];(2)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自愿。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2)对本次药物存在禁忌症的患者;(3)存在支气管哮喘等病史的患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用药干预、体征监测、健康指导等。

观察组:综合性护理模式:(1)雾化吸入前:指导患者选择坐位或半卧位,呼吸无力或体力不佳的患者可取侧卧位,以促使其膈肌下降,提升其肺组织中的气体交换能力及药物弥散面积。并叮嘱患者,尽量减少体位的变动,同时对其进行相关的健康宣教。(2)雾化吸入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于吸入前指导患者漱口,对于无法自行排痰的患者,需先进行吸痰操作,再将药物加入到雾化器中,连接氧气湿化瓶进行治疗,需注意湿化瓶液体容量以1/2为宜。在雾化治疗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若患者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以及呼吸道阻塞等情况时,需立即停止雾化,并给予拍背、吸痰等护理措施,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3)雾化吸入后:吸入治疗完毕后,叮嘱患者半小时内不可饮食,避免发生呕吐等情况,并向患者进行相应的饮食指导,建议以半流质饮食为主,避免刺激、辛辣、过甜食物的摄入。

1.3 观察指标

(1)血气分析

停止吸氧30min后进行动脉血采集,并通过血气分析仪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2)症状改善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的改善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文中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血气分析指标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SaO2分别为:(83.2±7.9)mmHg、(49.2±5.6)mmHg、(86.6±7.2)mmHg,而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SaO2分别为:(92.1±8.6)mmHg、(41.5±5.2)mmHg、(91.5±9.8)mmHg,经t检验可知,观察组在治疗后的PaO2及S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 症状改善情况

对照组患者咳嗽、喘息、肺部啰音症状的改善时间分别为(8.2±2.5)d、(3.6±0.9)d、(5.6±1.2)d,而观察组患者咳嗽、喘息、肺部啰音症状的改善时间分别为(5.8±1.6)d、(2.5±0.7)d、(3.8±0.9)d,经t检验可见,观察组患者各项症状的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目前,临床多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作为缓解气道痉挛的主要治疗手段,以帮助患者改善通气障碍、恢复肺功能、缓解炎症,通过药物与气道的直接接触,快速达到起效浓度,并充分发挥其药效,大大缩短了药物的起效时间,且对其症状的改善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5]。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部分COPD患者的气道通常较为狭窄,且纤毛运动功能差、痰液黏稠,若无法将其分泌物进行及时有效的清除,将严重干扰到患者的雾化治疗[6]。

综合性护理模式是从患者需求出发形成的一系列综合护理服务,涵盖了心理护理、疾病护理、用药干预以及健康教育等多方面措施,是基于常规护理之上更为全面化、系统化的护理服务模式[7],可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化的护理服务。将其应用于COPD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中,可充分发挥其护理优势,帮助患者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在本次的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项血气分析分析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由此可知,综合性护理模式对患者体内氧状态的改善具有更为显著的应用优势。此外,观察组患者各项症状的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是由于综合性护理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大大促进了患者症状的改善。这与综合性护理模式中雾化吸入前、中、后实施的相关护理措施存在直接的关联,通过综合措施的合理应用,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明显的提高,大大保证了雾化吸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由此促进了症状的显著改善。

但据大量的临床报道显示[8],在COPD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护理方案的针对性及差异性,以增大其适用范围,为不同程度病情的患者提供更为理想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将综合性护理模式应用于COPD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对其治疗及预后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动脉血血气综合性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勘误声明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黑珍珠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超声测定胎儿脐动脉血流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研究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