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辨证论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医案一则

2020-02-28易思程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肺胀羌活辨证论治

易思程,张 葵*

(1.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0)

1 案 例

罗某,男,69岁,于2018年10月15日初诊。2+年前于外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既往吸烟20+年,已戒烟。现以“咳嗽、咳痰2年,伴发热、口苦3天”为主诉就诊于张教授门诊。当时症见:咳嗽,咳痰,咳出白色泡沫痰,量多易咳,落地成水样。恶寒无汗,活动后感喘息、气促,伴发热(38.1℃),口苦,胸胁胀满不适,纳眠差,小便不利,大便正常,舌淡红,苔白腻,脉浮滑。查体:神清,精神萎软,呼吸稍促,唇甲轻度发绀,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双肺呼吸音稍低,双肺未闻及哮鸣音,双下肺可闻及散在湿罗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考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需要住院治疗,但患者拒绝住院治疗,要求门诊口服中药治疗。予门诊查血常规及胸部DR。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4.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0%;胸部DR提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改变,双下肺散在炎症。故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初步诊断:西医诊断“(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2)双下肺轻度感染。”中医诊断“肺胀 寒湿犯肺型”。治则:宣肺平喘,散寒祛湿;方用:小青龙汤合九味羌活汤加减;

具体药物如下:桂枝9 g,麻黄6 g,芍药9 g,干姜9 g,细辛3 g,姜半夏9 g,五味子9 g,炙甘草6 g,羌活9 g,苍术9 g,防风6 g,柴胡12 g,黄芩9 g;3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三次服。

二诊:(2018年10月18日):患者精神尚可,诉咳嗽、咯痰、喘息气促等症状较前明显好转,未见发热,偶有心悸,四肢乏力,纳眠尚可,小便不利,大便正常,舌淡红,苔白润,脉弦滑。复查血常规回示:白细胞计数9.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3%。治法:温阳化饮,健脾益气;拟方如下:党参12 g,茯苓12 g,炒白术12 g,桂枝9 g,炙甘草6 g;5付,水煎服,日一剂分三次服。

三诊:(2 0 1 8年1 0月2 4日):患者诉轻度咳嗽、咯痰,喘息气促等症状较前持续好转,无恶寒发热,无心慌心悸,无肢软乏力,纳眠可,小便量较前增多,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查体:精神可,唇甲无发绀,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双肺呼吸音稍低,双肺未闻干湿罗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复查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嘱患者避免饮食生冷、油腻,少食辛辣;避风寒、条畅情志;适当运动,改善体质。

2 讨 论

中医学中没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疾病名称,但《灵枢·胀论》中记载“肺胀者,虚满而喘咳”,此病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症状非常相似。因此根据其临床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归属中医“肺胀”范畴。肺胀是各种慢性肺部疾病发展而来,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本病的发生多由久病肺虚,因痰瘀相结,肺气阻滞,气不敛降,再感外邪会诱发或者加重而来。但也有学者认为本病多标实[1],故以攻邪为治法。所以张教授反复强调,治疗此类疾病需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原则,抓住主要矛盾来解决问题。

本案患者是一名老年男性,以咳嗽、咳痰为主症,同时伴有发热恶寒,无汗,口苦,胸胁胀满,苔白腻,脉浮滑等表现;故予小青龙汤合九味羌活汤加减,方中麻黄配桂枝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干姜配半夏散水饮,细辛助麻黄加强散寒功效,芍药加五味子酸收敛阴;证中有口干、胸胁胀满,考虑涉及少阳,予柴胡、黄芩疏解少阳气机;舌苔见白腻,考虑肺有寒湿,予九味羌活汤去白芷、川芎等引经药,予羌活、炙甘草、防风、苍术共凑散寒祛湿之效。二诊时患者偶有心悸,四肢乏力,小便不利,苔白润,脉弦滑。考虑寒湿已除,中焦水饮内停,改用茯桂术甘汤加党参收尾,温化水饮兼益气。张葵教授在治病过程中始终坚持“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症治之”的观点,通过辩证论治达到中医治病求本的目的。

猜你喜欢

肺胀羌活辨证论治
云南宽叶羌活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及应用前景探讨
什么是肺胀,如何预防和治疗!
肺胀患者便秘与呼吸困难的相关性研究
羌活
柱层析用硅胶对羌活中主要成分的影响
野生药材羌活驯化高效育苗探析
冠心病从肾论治研究
肌肉骨骼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中医辨证中的应用价值
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78例临床疗效分析
产后风湿病辨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