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改革

2020-02-25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学计划学时教材

(陕西省延安大学建工学院 陕西 延安 716000)

一、前言

工程管理专业于1998年设置,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单位、设计院等输送了从事工程管理的高级技术性人才。工程管理专业设置土木施工课程目的主要在于加强学生与施工现场的了解从而刚好地进行工程管理,以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工程管理专业土木施工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应当主动转变旧的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编写切合实际需要的教材、将培养的目标与市场是需求紧密结合,这样才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实践性人才,为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二、当前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滞后。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材设计相对滞后于实践,部分内容与其他课程重复。

从目前的教材内容看,大多着重介绍传统施工工艺,而对当下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介绍讲解即使是当下最新版本的教材也做较少描述,某些当时很“新”但现在实际已落后的技术仍然占教材内容相当大的比重,一些已经成熟运用在实际项目中的技术却未在教材上反应。而这一部分的滞后,只能依靠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加以补充,而每位教授受限于自身教学水平,往往有心帮助学生补充新知识也无能为力,此外,课程中有些内容与其他课程重复率过大,而教师在讲授时也不适当进行删减,这无形之中增加量学生的课业压力,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丧失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课堂理论的教授在某些方面与工程实践脱节。

土木工程施工的一大特点就是综合性强、实践性突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迅猛发展,施工技术的发展也随之加速,在这个背景下,不仅仅要求从业人员有过硬的专业基础,还要要求他们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迅速进行工作。市场对人才的这种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同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而反观目前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土木施工课程的教学,大多采取理论讲授,很少有实践课程,尽管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增强了案例分析的“现实性”,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仍然缺乏实践机会,一部分内容若不去亲手实践也不容易真正理解和掌握,即使学生的理论成绩再高,对于一些实践操作来说也是一知半解。

(三)教学计划不完善。学校设置的教学计划有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课程内容特点,导致了课程学时偏少,教授内容不平衡等问题,教学计划有待完善。

一方面,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以内容繁多、种类复杂为特点,大部分教材足足有十六章的内容且每个章节都是重点,涵盖了多个学习层面,但是多所学校对土木施工课程的学时安排大多是64学时(包含实践),学时安排过于紧凑,教学内容难以全面覆盖。

另一方面,我国多数院校土木施工专业都存在着重施工技术而轻施工管理的现象,严重阻碍了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全方面的人才。据相关资料显示,在为土木施工课程所设置的64个学时当中,关于管理方面的学时大多在六至学时之间,十六学时是上限,有的学校关于管理方面的学时甚至不足六个学时。

三、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改革措施

(一)与时俱进,制定跟随时代的专业教材。课程教材是一门课程学习的关键,教材设置的优劣也不仅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也会影响教师的授课能容,因此要制定紧跟时代的教材。

一方面,及时更新教材信息,剔除或减少对于已经淘汰掉或相对落后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描述介绍,增加新的已经成熟或者正在发展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介绍讲解,可以让学生清楚知道当今的施工技术门类,更好地将理论运用进实践当中。

另一方面,增强教材的预见性。将一些已经有发展苗头却尚未拥有市场的新型施工技术进行总结性介绍,并预测其未来发展前景和应用领域,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前瞻性眼光,增强学生与该领域新技术出现的敏锐程度。

(二)完善教学计划。针对学校设置的教学计划有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课程内容特点,导致了课程学时偏少,教授内容不平衡等问题,教学计划的制定者应当对教学计划进行重新思考,制定相对完善的教学计划。

一方面,由于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以内容繁多、种类复杂,知识点涵盖各个方面,经常出现学时不够用现象,为此,应该适当增加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学时,使教师有充足时间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另一方面,对于院校重施工技术而轻施工管理的现象,教学计划设置者应采取强硬措施,根据学校情况,严格规定教授施工管理知识的课时并进行抽查,加强对管理知识方面的检测,让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的学习逐渐趋于平衡。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发展的最终目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应当在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时予以重视,加强实践教学环境,将实践教学同理论教学结合起来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可以联系当地企业,进行“校企结合”,在课程教学期间,综合教授内容,有针对地选择工地进行现场参观、教学与讲解,这样有利于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深化对知识点背后实际操作的理解感悟,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组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地操作。

此外,由于课程学时限制,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现场实习,以深化学生对已学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由于土木施工课程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需要教师具备实践和理论双重素养,面对这个问题,学校可以从以下来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提高已有教师的实践能力。可以要求教师在教学闲暇期间去相应工地现场学习,了解施工新技术,并提供学习报告或者论文。

另一方面,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招聘工作,提高该种类型教师的工作待遇,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五)改革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工程管理专业土木施工课程的考试形式应当包含理考试与实践考试两个部分。

在理论考试中,可以增加理解性开放性内容,减少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有利于避免学生“课上不听讲,靠前背笔记、靠后忘光光”的现象。

可以以“一对一面试”的形式进行实践考试,针对实际出现的具体问题让考生回答应当如何解决,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对具体问题的能力。

此外,可以创新考试形式,不仅仅局限在“考卷”一种形式上,可以综合采用口试、讨论、答辩、论文、实践报告等形式,从多角度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程度。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应用工程管理的部分逐渐增多,尤其是土木工程施工的相关知识,在实际中有着较多应用,而面对当今高效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出现的教学计划不完善、理论与实践脱节、教材内容滞后等一些列问题,要积极应对,加以改善,进行工程管理专业土木施工课程的教学改革,具体要做到与时俱进制定跟随时代的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计划、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等,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出专业化人才。

猜你喜欢

教学计划学时教材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教材精读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材精读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深度学习与启示——以美国《埃及金字塔》教学计划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