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贷产品对大学生的消费影响

2020-02-25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超前消费消费观念生活费

(西华大学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9)

一、信贷产品需求产生的原因

(一)内部因素。大学生作为年轻的消费主体在大学时期趋于拥有独立的意识体系,特殊的时期使其追求个性,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在交友、娱乐过程中更加容易尝试新鲜消费方式。此外,家庭收入水平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家庭收入水平高的学生相较于家庭收入水平较低的学生,拥有更高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水平。与此同时,来自家庭的更加充裕的资金来源,使得这部分大学生可支配的金额大,在使用信贷产品的频率上会相对较少一些。

(二)消费环境。大学生自主意识尚处于趋于成熟的阶段,一方面潜移默化受着来自周围消费主体不同消费方式与消费习惯的影响,极易出现超前消费、冲动消费、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等不合理消费行为。另一方面,电子商务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出现诸如“6·18”“双11”“双12”等各类购物狂欢节消费营销策略的出现,各电商平台针对青年消费主体相继推出各类小额信贷产品以鼓励消费者进行超前消费,面对诸多消费诱惑与有限的可支配资金,“分期付款”的消费观念逐渐被普及。小额信贷产品备受青睐。

(三)支付方式。与传统现金支付方式相较,互联网时代下以新兴的电子货币为代表的支付方式为消费市场提供了新路径。便捷的支付方式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大大削弱大学生的理财规划能力,更多地选择使用信贷产品消费。

二、信贷产品使用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于网贷信贷的认识不足,47.64%的大学生对于信贷了解一般,占比42.91%的学生不了解信贷产品。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平均水平在500元以下的有3.4%;500-1000元的占比19.87%;1000-1500元的占比30.8%;每月生活费在1200以上的占比45.93%。大学生消费能力较强,其中每月中大学生的购物娱乐消费支出占据生活费的75%,随着网络消费信贷产品的不断涌现,为满足大学生多样化消费,信贷产品的广泛使用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日常行为。

(二)信贷产品主要类型。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信贷产品也在不断涌现,主要的信贷平台有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百度钱包、360借条等,当代大学生主要使用的是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其中使用蚂蚁花呗使用比例达到63.7%,13.33%的学生使用京东白条进行信贷消费。

(三)信贷产品使用频率。通过调查使用信贷频率主体显示男性的使用频率高于女性使用频率达到27.24%,说明女生较男生而言其自控能力较好。在大学各年级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大四年级学生达到37%。最低为大一年级学生达到14.42%。从调查发现大学生从大一到大二信贷使用频率上升幅度大。说明当从大一过度到大二是大学生消费水平提高的转折点,大二冲破了大一父母的约束更想要改变自己,因此每月的消费支出将会提高,而大四学生对于信贷产品的依赖度最高。

(四)信贷产品的主要用途。当代大学生使用信贷主要用于衣帽服饰、日常饮食、美妆护肤、娱乐活动这四项,其原因是这四项对于大学生日常需求较大。使用较少的为电子产品,因为电子产品更换频率低并且价格较大,大学生的经济实力比较弱,难以支付难以一次性支付,但因花呗和京东白条的分期功能可以解决此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极大的刺激了大学生的消费需求。

三、信贷产品对大学生的消费影响

(一)生活费的支出变化

1.生活费支出金额变化。据调查,在信贷前大学生月消费金额主要在1001-1500元之间,约占总量43.6%。信贷后大学生消费金额在1000以下、1001-1500元、2001-2500元、2500元以上的比重均有减小,月消费金额在1501-2000元比重升至与1001-1500元比重相当,均约占总量31.2%。从总体来看,使用信贷产品后较使用前大学生的月消费金额普遍有所增加。

2.生活费支出结构变化。大学生消费支出领域主要是饮食方面、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休闲娱乐以及其他方面。信贷前大学生在饮食方面和学习用品方面投入较多,约占总支出的62.3%。随着信贷产品的出现与发展,使用信贷产品后大学生反而减少了在饮食和学习方面的投入,约降至总支出的44.8%,增加在娱乐休闲以及其它方面的投入。可以看出随着信贷产品对大学生生活费金额的增加,促成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的消费多元化,更加地注重娱乐休闲、穿搭等方面,物质需求大于精神需求。

(二)信贷前后收支变化。信贷前大学生的生活费无法让大学生满足任意消费,大多养成的都是理性消费和适度消费,收支平衡的比重较大,约占用量的52.9%。随着信贷产品的出现及使用使得大学生的生活费增加,收支平衡比重越来越小,约降至38.7%。众多大学生出现超额消费、超前消费等行为,最终导致支出大于收入的比重增加,收入大于支出的比重减小。

(三)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坚持自给自足、过分节省的传统消费观念,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自给自足等传统消费观念被注重消费实用性等新型消费观念所取代。使用信贷产品前大学生普遍坚持理性消费、适度消费的观念,故占比重较大,约占总量73.1%。随着信贷产品的诱惑,大学生的求美心理和从众心理愈来愈强,因此通过信贷产品来进行超前消费和超额消费。超前消费和超额消费的比重大大增加至50%。信贷产品给大学生带来了充裕的资金,却改变了大学生以往追求的适当消费、理性消费的消费观念,减轻了其求实心理。

四、信贷产品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生依赖性。大学生目前并没有稳固的收入来源,每月主要依靠家庭给予的固定生活费,因此在享受过信贷产品给予的透支补贴后容易产生依赖性,造成金额越借越大,次数越发频繁,收支结构越发不平衡的现象。

(二)消费结构不合理。现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生活费有了显著提高,通过调查相关数据,当代大学生平均总体消费水平在1000~1501元,但也有少部分同学高达2500元以上,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更多人在使用信贷产品后打破原有较为平衡的消费结构,增加休闲娱乐、服饰美妆等支出比例,降低学习、饮食等基本支出,使得收支结构越发畸形。

(三)不良消费行为。据调查数据统计,信贷前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收支较平衡,并且消费观念大多数为适度消费,信贷产品出现及使用后,使大学生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大幅增长,超前消费、超额消费、盲目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更加常见。伴随各类信贷产品出现,尤其是对于门槛低利息高的不良网贷平台,少部分大学生出现消费观念的偏移,落入网贷陷阱。

五、对策及建议

(一)学生群体:树立正确消费观。大学生社会经验欠缺,对信贷产品判断能力较弱,易受一些不良信贷公司的误导。对于大学生而言,不可轻易选择和相信自己不了解的信贷产品。提高对于个人信用的重视程度,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二)高校:加强正确消费观念教育。大学生思想开放活跃,模仿心理较强。大学生受自身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消费知识等欠缺的影响,不能准确辨别来自社会的恶意诱惑,容易选择盲目从众。学校应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加强对大学生正确消费知识的教育普及;开设相应课程及发挥辅导员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大学生积极进行自我约束,自我引导。

(三)社会机构:限制信贷产品数量,严格把关信贷产品质量。严格把关信贷产品数量及质量是帮助大学生有效利用信贷产品的有利途径。加强信贷产品的监管报备,限制信贷产品数量;对不合格的信贷产品进行下架整改,提高信贷产品质量。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信贷平台,帮助大学生更好利用信贷产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超前消费消费观念生活费
发愁
“00后”大学生超前消费现象调查研究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如何加强军队生活费监督管理
@大学生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费?
关于进一步规范生活费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超前消费与社会认可度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中生消费观念与学校周边经济生活的关联探讨
大学生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