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控制策略

2020-02-25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账款管理制度信用

(成都大学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6)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态势。诸多中小企业常伴以赊销方式拓展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导致应收账款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的占比不断上升。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企业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居高不下,很多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达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

应收账款在提供赊销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销售量的增加,存货减少,但是由于没有建立货款收回的制度,也没有对逾期未还款客户采取相应有效的管控的措施,导致企业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风险的产生,造成资金短缺与周转期延长,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和短期偿债能力,使企业陷入资金困境。

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导致了企业虚增经营成果,大量无效占用了企业的资金,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给企业带来系列不利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防范财务风险。据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近几年倒闭的企业中,由于内部资金链出现问题导致的企业破产占50%以上,资金链断裂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应收账款的管控不当导致周转期加长。因而有效地管控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已经成为当代中小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目前现状及原因

我国大部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意识比较淡漠,风险管控手段较为单一,绝大多数企业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普遍存在下列问题:

1.缺乏信用风险意识。目前绩效考核体系中的考核指标主要是以销售人员的销售量为主的,这使得大多数销售人员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与客户签订合同上,并不考察客户的信用情况、偿债能力,赊销以后的回款则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受这种销售至上观念的影响,企业盲目地为扩大销售额而进行赊销,没有关注对客户的信用调查,而客户的信用是直接与回款质量密切相关的主要因素,盲目赊销放账,最终形成逾期应收账款,甚至产生坏账。

2.缺乏严格的信用程序。中小企业由于内控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企业的赊销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在很大程度上企业管理制度形式化,甚至到达了虚化。在批准销售部门的赊销计划时,并未对赊销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评估与调查,也未有相应的信用政策,例如企业只能对哪些客户提供赊销,一旦赊销是否能提供现金折扣条件倒逼对方早日付款以减少坏账风险,一旦发生坏账是否启动和怎样启动收款程序,这些都没有明确地规定,只是凭借合作多年的经验盲目的进行赊销,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应收账款的管理风险。

3.没有健全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企业缺乏明确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日常核算和管理工作很不规范,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不及时沟通与核对,销售与核算脱节。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导致客户档案、数据不全、数据不准,无法进行客户分析和及时对应收账款按风险程度进行分类管理,未能及时进行内外之间的核查,很多时候应收账款的管理都还只停留在事后管理的基础上,根本没有考虑信用风险的问题。

4.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没有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很多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并没有纳入应收账款指标,目前营销人员的工资是同销售业绩相挂钩的,在这种利益的驱动下销售人员也会为了提高自己的薪金,在没有做好充分信用调查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赊销数量和规模,而忽略应收账款的质量,不关心企业应收账款能否及时、完整和安全收回问题,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视而不见。

三、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控策略

应收账款管理的不善导致虚增经营利润,增加经营风险,资金周转困难,导致企业现金流出的增加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以防范风险。

(一)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完整链的监控体系。应收账款管控应完整包括从提供客户赊销到安全收回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涵盖了事前、事中、事后完整的时间链,而不是简单的事后催收的一个环节。

在事前阶段,必须首先做好客户的资信管理工作,在交易之前对客户信用信息的收集、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定科学的信用政策,明确提供赊销客户的条件。在事中阶段,应严格赊销审批制度,赋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不同金额的审批权限,做到谁审批、谁负责,责任到人、监督到位,按照制定的信用政策、审批制度、催收账款政策、跟踪管理制度等进行管理。在事后阶段,应加强对逾期的应收账款的监控,根据应收账款的账龄、账额定期对应收账款风险分析进行分析、评估,完善催款机制,同时加强奖惩考核,将应收账款的回收与内部各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及奖惩挂钩。

(二)建立风险预警系统。风险的发生是一种渐进、累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总有一些警兆发出,这些警兆来源于内外部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如果在风险出现前,采取一定的技术和分析手段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进行提前预警,预测企业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当出现设定的敏感性、风向性指标例如设置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账龄分布比重、重点客户履约率等关键指标的异常变动警示企业有可能的潜在风险。当其出现异常波动时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警示管理当局针对这些偏差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遏制风险的进一步扩大和蔓延,从而降低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三)建立考核与激励管理制度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企业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建立考核、激励与惩戒管理制度。企业职工的工资不仅与职工的经营业绩挂钩,而且要对应收账款的数额和回笼资金与职工的薪金直接挂钩。提高营销人员和职能部门清收的积极性重点抓公司销售产品的回款额,并将个人的回款销售额作为绩效考评的第一要素,保证公司能够及时收回款项化解风险,把公司的经营业务转化为公司利润。

(四)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管理。应当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严格控制风险的发生。如客户要求延期付款时,销售部门经办人员就须填制赊销申报单列明客户、地址、开户银行及账号,重点标明要求赊销原因、金和期限,通过完善的内控制度保证信息及时、完整、透明的被传递和取得,有利于对应收账款的监控和预警,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市场合理化竞争也不断加剧,赊销已成为企业扩大销售提升市场占有率的一种必然选择,由于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基础还比较薄弱,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完备,应收账款引发的风险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企业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风险,如何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如何对风险进行控制,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界急需解决的问题。因而应对应收账款实行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地化解应收款风险,处理解决好应收账款管理中的对立统一问题,努力实现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猜你喜欢

账款管理制度信用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