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希拉克外交思想探析

2020-02-25罗国祥金海波

法国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希拉克外交法国

罗国祥 金海波

一 希拉克——戴高乐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1932年11月29日出生于巴黎,2019年9月26日去世。他先后毕业于著名的巴黎政治学院和国家行政学院。1962年起,年轻的希拉克步入政界,曾多次当选为国民议会议员;从977年至1995年,希拉克三次连任巴黎市市长。1995年,第一次当选法国总统,2002年,以81.5%对18.5%的绝对优势战胜极右翼领导人让-玛丽·勒庞,连任法国总统。

1997年,希拉克使用第五共和国宪法赋予的权力,解散国民议会,提前进行立法选举。可是他所代表的右翼联盟在选举中失败,左翼联盟成为多数党,因此来自左翼的若斯潘依法出任总理,形成真正的左右共治长达5年之久。这时的左右共治是法国左派和右派政党最长时间的“和平共处”。由于这时的左右共治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同于戴高乐时期的总统制,而是一种半总统制,也就是说,左翼的若斯潘控制着法国政府的种种权力,而作为共和国总统的希拉克却在许多情况下成为了仅具象征意义的国家元首。然而,正好也是这种状况,使得希拉克在外交领域大展身手,在欧盟事务、法俄、法美、法非、法中关系乃至世界外交的格局中,在国际和平对话、尊重多样性等重要的世界新秩序建构中彰显了法国的大国地位。希拉克于1996年的外交使节大会上说:“我勾勒出的这些外交政策轮廓是在延续戴高乐将军的遗产基础上,同时为适应我们所处时代要求所提出的,实用主义的外交政策轮廓。”①Jacques Chirac, Conférence des Ambassadeurs, 29 août 1996.

1995年希拉克当选总统时,国际局势十分动荡复杂。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的发展虽然面临东扩机遇,但却也因此面临财政短缺等问题。这时“亚洲的中国和日本明显显示出经济活力;非洲则内战不断;中东紧张局势重新出现。”②Dominique de Villepin: Histoire de la diplomatie française, Imprimé en France, P.953.在这样的严峻局势面前,希拉克面对的是冷战后法国外交影响力下降的问题,但作为“新戴高乐主义者 ”,希拉克决心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方面保持法国自戴高乐以来的外交传统,另一方面,在当时法国外交影响力下降的严峻情况下,希拉克充分运用冷战后复杂的国际形势,在潜在的国际势力各极之间频繁进行外交活动,在国际纷争中主动积极协调,形成了一套新的法国外交理念,即:继承戴高主义,追求外交上独立自主,敢于在一系列全球问题上对当时已然成为世界唯一霸权大国的美国提出批评和反制,例如 重振法国的大国雄风,在复杂的世界局势下保持法国独立自主,同时坚持法国文化传统中尊重多样性的理念,提倡世界不同文明平等对话。但在此基础上,“在两届总统任期中,希拉克一直放眼世界,为实现其外交目标大胆谋篇布局。”③王朝晖,希拉克的外交遗产,《世界知识》,2007年第9期。像戴高乐二战后面对强大的美国霸权毫不退让一样,希拉克首先在各种重大国际问题上宣称“美国的霸权主义不可容忍”,坚持戴高乐的北约问题立场,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欧洲和世界进一步扩张,反对和尽量遏制美“世界警察”图谋,主张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各种纠纷包括领土纠纷。但是为了法国的利益,特别是法国的大国地位的巩固和提高,希拉克充分发挥法国传统文化实力的作用,在全球推动文化外交,主张不同文明之间平等对话,反对“西方的傲慢”④Jacaues Chirac, Une autre vion sur le 21ème siècle, Conférence à l’U.N.E.C.O.0ctobre, 2001.,反对以武力解决文明冲突。希拉克在进行政治经济外交活动的过程中,十分注重文化外交的独特作用,他以自身对文化的独特钟爱和禀赋,对各国文化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2004年,希拉克总统出席河内亚欧首脑会议后访华途经四川:“总统抵达宾馆已是晚上 10点半,仍不顾长途乘机疲劳,下车后兴致勃勃直接到展厅参观三星退青铜器文物。总统手持放大镜,十分专注地观看每件文物,还不停地向在场的考古专家进行询问,并提出他的见解,与专家进行交流。在场的专家无不为总统先生在青铜器研究领域的深度专业水平所折服……”⑤耿德新,“三星堆与法国总统希拉克”,《当代世界》2005年第10期。当然,希拉克对文化的喜爱似乎的确发自内心,然而更重要的是,对各国民族文化(包括“他者”)文化的喜爱,这是作为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所代表的法兰西文化核心价值观中尊重多样性的集中体现,他尊重他者文化价值观、他者发展模式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全球外交,并把注意力转向“更具潜力的”亚洲和拉美国家,开拓和加深与这些地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这种务实外交的理念,使得希拉克总统代表的法国不再批评中国所谓人权问题,并且首先倡议欧盟不要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提出针对中国的人权议案,中法关系和中欧关系得到进一步的恢复和发展。2007年,希拉克在3月 11日的“告别演说”中再次强调他的戴高乐主义外交立场:法国是一个对世界负有责任的伟大国家,对世界负有特殊责任;他还特别强调9.11时间后面对文明冲突和极端主义上升的严重局势,世界各民族特别是西方国家必须保持宽容的核心价值观,尊重文化差异,开展文化对话。这一原则贯穿了希拉克的整个外交理想与实践,是他对戴高乐外交思想继承发展的结果,是他留给法国外交的遗产,也是“他对继任者的殷切期盼”①王朝晖,希拉克的外交遗产,《世界知识》,2007年第9期。

二 希拉克对欧盟及欧洲外交政策

同时希拉克并没有在戴高乐主义上停步不前,而是根据法国国内和世界局势的变化而调整了内政外交策略,取得了相当的的成就,并形成了独具法国特色和希拉克个人特色的外交理念和策略。希拉克的外交思想理论和外交实践相互作用和支撑,是深思熟虑又视时事而动,成熟务实的外交理念。

苏联解体后,欧洲及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格局均发生巨大变化,出现了诸多纷繁复杂的动荡局势。这时,希拉克给自己七年任期规定了三大外交目标:1 在欧盟事务中继续和加强法国主导权;2 改革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 建立一支以欧洲各国联合指挥的防务力量——欧洲军团。②Dominique de Villepin: Histoire de la diplomatie française, Imprimé en France, P.954.早在1991年密特朗总统执政期间,法国就和欧共体各国元首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市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旨在建立一个政治、经济、国防全面一体化的欧洲。1993年1月,为真正落实戴高乐将军提出的“欧洲史欧洲人的欧洲”理想,在法国的推动下,德国、西班牙、比利时、葡萄牙等国共同决定成立一支3.5万人的“欧洲军团”。欧洲军团的总部就设在法国的斯特拉斯堡。这是法国在欧盟内部外交的一大成果。虽然这个欧洲军团在某种意义上仍然并未完全脱离美军的控制,但毕竟在独立自主的道路上走出了第一步。1999年初,科索沃战争爆发,“各种各样的国际会议给了共和国总统一个冲在前面的机会”③Dominique de Villepin: Histoire de la diplomatie française, Imprimé en France, P.955.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坚决反对美国出兵干涉,并在前南斯拉夫 6国联络小组之间展开积极的外交斡旋,主张欧洲问题应由欧洲人来解决。但希拉克采取的“实用主义”外交政策却并未否定对南联盟进行空中打击的行动,也未反对在经济上给予南联盟有限的制裁,主张以这种有限打击促进谈判。这样,就使得欧盟对科索沃战争中处于比较中立的立场,使欧洲在其中有了更长远的安全选择,即在科索沃战争之后拥有对被美国打击的前南联盟国家开展全方位合作的更大可能性。所以在法国操纵下产生的有关决议,使得欧盟在整个科索沃危机中未采取过激行动。实际上,在希拉克总统 1995年上任之初,就已经对美国过多干预欧洲事务的霸权行径做了预防性安排,这就是:他一方面以其实用主义外交理念为依据,对法国原来的北约政策做了重大修改,即积极准备重返北约。因为法国此前退出北约,虽然在形式上保持独立,但实际上丧失了对北约的影响力。在希拉克决策下重返北约的法国强调改革北约组织体系和指挥机构,建立北约内部独立的欧洲防务体系,使北约逐渐欧洲化;明确反对在特殊情况下利用北约取代联合国的相关职能;加强法国在这一防务体系中的作用。法国通过希拉克的一系列外交活动,在各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受到了北约大部分成员国的欢迎。 随后,法国进一步提出将长期由美国人担任司令的南欧司令部改由欧洲人任司令,遭到美国的断然拒绝。此后的7月,希拉克在马德里北约会议前夕再次发表法国总统府和总理府联合公报,再次提到北约南欧司令人选更动,再次遭到美国拒绝。但法国仍未放弃有条件重返北约的外交策略,希拉克明确表示法国将继续推进北约改革,力争将美国独霸指挥权的局面改变为“双柱”(即美国支柱和欧洲支柱)平衡。但是科索沃战争发生后,虽然法国极力试图寻求科索沃问题在欧洲范围内解决,但却再次在美国的霸权面前失败。这时,希拉克基于其 “现实主义外交”理念,一改其谈判解决科索沃问题和欧洲内部解决的主张,积极促成并配合美国空袭南联盟,甚至向美国军队提供了相关情报和建议方案。然而就在对南联盟的军事打击取得重大战果,并宣布准备派地面部队进入南联盟时,希拉克却和德国一道提出应该控制军事打击的继续升级,并宣布撤回法国参战的航母和部分战斗机。虽然没能完全以此达到争夺北约军队部分指挥权的目的,但是使得法国在欧盟成员国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在科索沃战争中,法国的外交使欧盟展示了更加有效的处理欧洲危机的能力”①同上,第997页。;与此同时,在同美国的反复较量和协调中,既斗争又尽量强调“法美共同点”,无形中使法美关系处于一个中心的位置,将法美关系的提高变成了法国在欧洲和世界事务中重要性的提高。可以说,这就是希拉克“实用主义外交”理念的高明之处:既一如既往地寻求欧盟和欧洲事务中的领导和主导地位,同时以此为筹码与美国较量和“协调”,甚至一定程度的妥协,最终达到保持(或恢复)、提高法国世界大国地位的目的。

在欧洲事务内部,希拉克总统的外交理念也很清晰智慧,成就也很突出。希拉克执政伊始的 1995年,虽然这时国内因欧盟经济特别是货币一体化问题而社会矛盾重重,但希拉克总统从法国及欧洲甚至全球未来平衡新格局考虑,力排众议,批准了参加并积极推动欧盟货币一体化进程,“这是由希拉克做出的保卫共和联盟关于推进欧洲政治一体化的重要进程”②同上。更为重要的是,希拉克敏锐地洞察到德国在欧共体中日益重要作用,因此在1995年一年中两次会见德国总理科尔(1995年5月的“斯特拉斯堡高层会晤”和同年11月的“巴登高层会晤”),并决定两国领导人每6 周会晤一次,以加强两国在欧盟事务中所持立场的有效协调,逐渐构成“法-德轴心”。与此同时,希拉克积极游说英国,使之逐步成为欧盟的重要支撑点之一,由法德两架马车变成更加牢固的“三驾马车”,希拉克认为,英国成为欧盟重要支柱都是必要的,因为这样欧盟就可以不单在外交上,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可以更有效地与美国抗衡或者对话协调,加强欧盟在世界各领域的话语权。

在欧盟东扩问题上,希拉克并不主张过快东扩,因为这样德国在地缘上与东欧天然的联系就会使法国在欧盟中的地位下降,德国也会因此提升其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这对法国在欧洲的政治影响力是不利的。但是由于两国早已达成的关于推进欧元进程的共识和欧元的最终问世,希拉克认识到如果更多的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因而使用欧元,这对欧元创始国的法国在经济上是有利的,因此改变了其欧盟东扩政策,积极推动该计划。在法国的支持和推动下,欧盟成为了一个包括27个国家,人口超过4.8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共同体,成为当今世界上国民生产总值、一体化最高的国家联合体,欧洲在世界事物中的作用和话语权进一步提高。欧盟在经济上的实力逐渐强大起来,希拉克总统开始加快建立 “欧洲人的欧洲”步伐,力图摆脱美国在政治、经济甚至文化上对欧洲的控制。

希拉克在欧盟东扩问题上态度的转变,一方面是出于欧盟和法国自身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欧洲防务上尽快摆脱美国控制的考虑,特别是倚重欧盟这个平台与美国竞争的考虑。1997年,10月2日,法国推动签订了“阿姆斯特丹条约”。这个条约决定设立一个 “外交与安全政策欧盟高级代表”(haut représentant pour la politique étrangère et de sécurité ),但美国对此却十分监控的十分严密,几经协商,最终美国稍作让步,由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西班牙人哈维尔·索拉纳担任此职。欧盟东扩以后,开始直接面对俄罗斯,美国以此为借口积极利用在其指挥下的北约在东欧国家加强军事部署。这是自戴高乐以来一直坚持防务自主的法国所不愿意看到的。此外,前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的力量虽然受到极大地削弱,但是仍然令欧盟担心。1999年,希拉克更加积极地推动欧洲快反部队的(force d’intervention rapide européenne)的组建,5月份,这支于1993年成立的“法德旅”扩建而成的欧洲多国部队成立,总部设在法国东部城市斯特拉斯堡。这是法国外交在欧洲防务问题上的一大胜利,它既加强了法国在欧洲事务中的发言权,同时又照顾到了既是朋友又是对手的德国(斯特拉斯堡与德国仅隔着一条并不宽的莱茵河)。为了倚仗欧洲借之增强法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希拉克总统在制定对德国这个昔日宿敌今日盟友之外交政策时十分小心谨慎,在德国咄咄逼人的竞争面前往往做些适当的让步。早在法国吉斯卡尔·德斯坦执政时提出颁发一部欧盟宪法的建议后,却由于德国的反对(特别是德国外长若契卡·费歇尔的激烈反对之下一再推迟进行)①Dominique de Villepin: Histoire de la diplomatie française, Imprimé en France, P.957.。然而,2000年7月,6月,德国外长若契卡·费歇尔(Joschka Fischer)在柏林的一次演讲中,却突然提出建立一个有宪法,有政府,有参、众两院和一位全民选举产生的总统的欧洲联邦(Europe Fédérale)。对这个提议,法国明显感到德国争夺话语权的企图。希拉克经过一个多月的斟酌,最终于2000年7月27日表态接受制定欧洲宪法的提议,并与2001年5月28 日授权时任法国总理若斯潘表态倾向于建立一个欧洲“民族国家联合体”(Fédération d’Etats-nations)。虽然德国提出的欧洲统一政府和法国提出的“民族国家政府”最终均未实现,但我们从中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希拉克总统在欧洲外交政策上的独立自主与灵活机动外交理念的充分展示:表面看起来,法国和德国提出的欧洲管理机构的设想中都有“联邦”(“ fédéral”和“Fédération”)的字样,但是两者之间的差距甚远,这种由各欧盟大国首脑和思想家们头脑中的欧洲一体化和欧洲人民眼中的民主自由的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一体化之间的距离是很大的。2005年,法国和荷兰先后以55%和65% 的反对票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草案》 ,迫使欧盟首脑会议决定延长该宪法草案的批准期限。这场被普遍认为是欧盟建立以来最严重的一场危机,使人们看到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建立一个松散自由的,主要在经济领域中互惠互利的“邦联”,还是建立一个政治实体性质的“联邦”的分歧问题。①罗国祥,《“一”与 “多”——欧洲经济、政治、法律协调中的文化背景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地257页。从某种意义上说,希拉克执政时提出建立的“Fédération d’Etats-nations”和法国在欧洲宪法全民公决中法国多数民意是比较一致的。因为“Fédération d’Etats-nations”指的是多个具有独立国家机器(Etat)的民族国家组合而成的联盟,各个国家及其仍然代表的是各个民族国家的国家主权;而所谓“Europe Fédérale”则如前所述,是一个有宪法,有政府,有参、众两院和一位全民选举产生的总统的欧洲联邦,是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质而言之,“联邦”和“邦联”一字之差,表明了以希拉克为代表的法国“新戴高乐派”外交理念中的独立自主核心价值观虽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以“现实主义外交”的面貌出现,但是在重大问题上坚守民族国家主权至上的神圣宗旨,始终以法国人民的利益和法国世界大国地位的保持作为外交和其他施政方针的指南。

三 希拉克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

希拉克总统执政期间面临的另一个世界重大政治变化中的问题是前苏联解体后如何对待俄罗斯,也就是对俄外交问题。如前所述,美国乘苏联解体之机,积极在苏联解体后相继 “独立”的东欧国家加强政治、经济、军事渗透。“希拉克执政之初,便表达了和莫斯科对话作为其对俄外交要点的意愿。他表达了对俄罗斯的未来的信任,认为俄罗斯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应该让它回到欧洲的怀抱”②Dominique de Villepin: Histoire de la diplomatie française, Imprimé en France, P.961.,并认为这是“建立一个强大欧洲必不可少的条件。”③Anne de Tinguy , “Paris- Moscou : vers un partenariat privilégiée dans une Europe réconciliée ?”,Relations internationales et stratégieques, printemps 1997.因此,希拉克四处游说,极力主张把俄罗斯拉进G7。1996年,希拉克和叶利钦在巴黎会晤,“商定建立法俄经济合作委员会……法俄签订了经济合作委员会总协议一级能源、环境保护、信息技术、石油化工、工业资本等六项经济合作协议。法国还向俄罗斯提供了8亿美元贷款。”④吴国庆《法国(“列国志”新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515页。1997年,希拉克实现了对莫斯科进行了成功的访问,在“众多此前极具争议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例如科索沃问题。”①Dominique de Villepin: Histoire de la diplomatie française, Imprimé en France, P.962.,签订了“许多重要的贸易协定”,并与俄罗斯领导人重点讨论了扩大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建立“大欧洲”的问题。然而,法国却由于一贯的所谓“政治正确”而不顾国际关系准则支持俄罗斯车城非法武装,使两国初步形成的良好关系受到巨大破坏。也就正在此时,希拉克意识到法国不能因损人不利己的“政治正确”继续恶化法俄关系,因为这会使法国在经济上失去俄罗斯这个巨大的市场,在政治外交和军事上助长美国越来越大的霸权,对法国形成越来越大的挤压态势。希拉克毅然决定调整法国在车城问题上的外交政策。“法国外交部长韦德里纳在2000年8月法国第八届使节大会上声称,法国对俄外交政策是:第一,坦诚对话;第二,援助;第三,对援助的使用保持警惕;第四,对援助方向作出规定;第五,为政治解决车程问题保持压力。”②吴国庆《法国(“列国志”新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515页。特别值得指出的是,2001年7月,希拉克再次访问俄罗斯,与俄罗斯铁腕新总统(此前是叶利钦)普京会晤时,对有关航空和太空事务等问题作了重点商议协调,“双方都对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持保留立场。”③Dominique de Villepin: Histoire de la diplomatie française, Imprimé en France, P.962.

四 希拉克对中东和非洲的外交政策

“在其两任总统任职期间,他去阿拉伯国家次数最多(欧盟国家除外)。黎巴嫩内战问题,巴以和平进程问题和反对宗教极端主义的斗争,构成他对阿拉伯地区国家外交政策的三大支柱。”④Le Parisien (Edition spéciale) ,Une passion française ,Jacques Chirac,1932-2019, P.-58.

事实上,对于法国和希拉克而言,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一直是其外交的重点且是对之进行综合考虑的,因为法国的传统势力范围虽然遍及全球,但是主要及重点还是在地中海南部和东部沿岸国家。这些国家处于非洲北部和中东地区南部,且大多数国家人民都信仰伊斯兰教。这就是希拉克总统同样把中东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事务进行综合考虑的主要原因。

“就像对遥远的亚洲那样,年轻时的雅克就对非洲艺术十分感兴趣……1986年他就任总理后,第一次出国访问就是去非洲的科特迪瓦……这个非洲国家声称他的访问是为了向这个为了进步,为了自己国家和非洲的尊严而斗争的国家表达敬意。”⑤同上, P.-65.在接下来的两任总统任期中,希拉克对非洲和中东的外交一直十分重视,就任总统后第二年(1996年2月)他便作为法国总统访问埃及时称:“法国对阿拉伯的政策是其外交政策的要点。埃及是法国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⑥Dominique de Villepin: Histoire de la diplomatie française, Imprimé en France, P.962.希拉克审时度势,决定根据国际国内形势调整外交政策,逐步改变过去法国“非洲宪兵”的做法,1997年把驻非洲的法军八千人削减了四分之一,同时加强在法国资助和某种程度控制下的非洲本土国家的维和部队,减少了无利可图的援助和武装干涉后,腾出手来加强在非洲的经济和贸易活动,并且改变过去着重巩固法语非洲的文化、经济、政治和外交,开始向英语非洲扩张,使得法国占有了非洲市场份额的21%①吴国庆《法国(“列国志”新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523页。。此外,希拉克非常重视法国在非洲的“伙伴多样化”,而且把原来法非首脑会议主要由非洲法语国家组成逐渐吸收非法语国家(“英语非洲国家”)参加,1996年第9届法非首脑会议,法国邀请了大多数非洲国家参会;2001年第1届法非首脑会议的参会国达到了51个。希拉克在此次主题为“面临全球化挑战的非洲”的会议上提出“合作、不干涉、不漠视加约束”②同上,第524页。的对非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希拉克虽然在非洲问题上改变了过去宗主国般的援助和“武装干涉”政策,但是对于非洲的极贫穷的 19个国家,仍然实行特殊的人道主义政策,为其免去了5亿多欧元的债务,并且承诺推动其他西方富裕国家增加对非洲穷国的援助和减免债务。对此,法国政界素来有不同意见,例如萨科齐于 2007年入主爱丽舍宫时竟然公开声称:“非洲人还没有进入历史”。这句话不但激怒了非洲人民,也激怒了希拉克,他反驳道:“非洲人不但进入了历史,而且是第一批进入历史的人类;我们必须敬重他们。”③Le Parisien (Edition spéciale) ,Une passion française ,Jacques Chirac,1932-2019, P.-65.因此我们认为,希拉克对非政策的道德理性和工具理性兼备的外交政策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实用主义外交理念使然,而是从内心对于在人类文明中做出贡献的世界各民族的真诚尊重。这也就不难解释他何以对同样是“落后国家”的中东地区也十分关注。

众所周知,希拉克当任总统后立刻提出“重返中东”的外交战略,特别是在巴以冲突最激烈的时刻,希拉克总统多次访问中东,多方斡旋在他的指令下,法国外交部长与1996年提出在解决巴以冲突的“八点和平方案”,有意与美国纵容以色列的中东外交政策保持距离,“得到了许多阿拉伯国家的支持”,被阿拉法特亲切地称为“希拉克博士”而许多巴勒斯坦和中东人士则都把希拉克称为“大善人”(Le bon samaritain)④同上,第58页。

五 希拉克对美国的外交政策

事实上,无论是在对非洲贫穷国家免除债务,还是中东问题上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在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等问题上,希拉克总统反对美国对中东地区蛮横的武装干涉,支持以色列恃强凌弱的立场绝不是仅“大善人”这一称谓所能解释的。

可以说,从戴高乐将军开始,法美之间就是一对走不到一起却又分不开的 “冤家”。希拉克担任总统后,更是“根据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国内外形势调整与美国的关系,采取既合作又抗争的政策。”⑤吴国庆《法国(“列国志”新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507页。冷战结束后,法国在独立自主外交宗旨的主导下,积极开展对俄罗斯特别是先后独立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外交工作,在尊重“多样性”推行 “多边主义”的道德制高点上和与美国展开竞争,拉拢这些已经开始向西方靠拢的东欧国家,指责美国在冷战后独霸全球的“特号超级大国”野心及其将会带给全世界的危险。①Dominique de Villepin: Histoire de la diplomatie française, Imprimé en France, PP.966-967.当美国在中东和东欧制造或利用特定机会进行武装干涉或战争以达到控制该地区之目的时,法国几乎总是首先站出来阻止美国的危险行为。2000年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突起,希拉克竟然用自己印着 “法兰西共和国”字样的总统专机将联合国秘书长送到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进行斡旋。2002年,希拉克再次当选法国总统,并且“摆脱了上一届总统和总理左右共治的掣肘,法国的外交政策在爱丽舍宫和以德维尔潘为部长的外交部之间完全达成一致;致力于建成一个以尊重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共同体。”②Dominique de Villepin: Histoire de la diplomatie française, Imprimé en France, PP.966-967.2003年,美国还是挑起了伊拉克战争。法国 “旗帜鲜明地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可以说是希拉克时代最具象征意义的举动,赢得了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③吴国庆《法国(“列国志”新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508页。“法国认为世界上任何重大决定全都应该来自于联合国。”希拉克在2002年8月的法国外交使节大会上说:“我们看到,一种单边主义和武力至上的危险正在出现。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它与法国的共同安全理念相悖,与世界各国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理念相悖,是无视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④Jacques Chirac , Conférences des ambassadeurs , le 29 août 2002.“虽然希拉克未能阻止战争,但是他预先对华盛顿预言过的话很不幸都应验了:独裁被推翻了,可是乱象不断,整个地区的伊斯兰极端主义日益膨胀,反美和反西方情绪愈演愈烈。”⑤Le Parisien (Edition spéciale), Une passion française ,Jacques Chirac,1932-2019, P.58.

法国的中东外交政策使法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高度紧张,但法国在这场竞争中虽然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仍然坚持自己的外交立场,抓住各种机会与美国对抗。2002年,欧盟欧洲首脑会议上正式宣布接收中部和东部欧洲 8国,外加马耳他和塞浦路斯加入欧盟。欧盟的实力得到了增强,但是美国却利用它在北约的主导权,在许多中、东欧国家部署军事力量,而且还在各种行动中对法国指手画脚,要法国和其他欧盟国家“配合”其行动。美国的单边主义和法国主张的多边主义之间产生了“真正的对抗”,在2004年举行的8国峰会和北约峰会上,希拉克总统再次表达了对美国霸权主义的抗议:“我们之间是朋友关系,是同盟关系,而不是主仆关系。”⑥Dominique de Villepin: Histoire de la diplomatie française, Imprimé en France, P.968.

六 希拉克对中国的外交政策

当希拉克还是卡诺(Carnot)中学的学生时,就对巴黎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 Musée Guimet)中的佛像、青铜器和陶瓷艺术十分着迷,流连忘返,他是世界上“中国古青铜器和宋代陶瓷艺术最好的专家之一”①Le Parisien (Edition spéciale), Une passion française, Jacques Chirac,1932-2019, p.63.1975年,时任中国副总理的邓小平访问法国会见时任法国总理希拉克时,就曾惊叹于希拉克对中国艺术史深入的了解。据多次陪同希拉克访问中国的法国著名考古学家戴迪埃回忆,希拉克于 2004年参观上海博物馆一件被认为是公元前15世纪的青铜器时,希拉克竟然认出它只是12世纪的作品而已!而对于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希拉克的评价则超出了 “中国专家都未使用过的定义——世界第八大奇迹。”②同上。

当然,希拉克不仅对中国的历史和艺术十分了解和热爱,更重要的是他和戴高乐将军一样,把中国作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对待。“希拉克是继戴高乐将军之后对中法关系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法国总统……他还十分关心现代中国的发展,三十多年前就预言中华民族会振兴……希拉克的对华政策是积极有效的……”③蔡方柏(中国前驻法国大使)“走进希拉克的传奇人生”,载《希拉克回忆录》 ,李旦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在上世纪 90年代初,法国社会党政府罔顾中方一再交涉,顽固坚持两次售台武器,使中法关系跌入低谷。“1997年初,他做出法国带头不再参加涉华人权提案的决定,带动了其他欧盟国家采取同样态度。”④同上。“希拉克总统去年对我说,中国强大起来对世界是一件好事,因为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表明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人不喜欢打仗,不像美国人。因此,中国强大起来不会去侵略其他国家,相反,会同世界其他国家和平相处,发展互利合作。”⑤吴建民(中国前驻法国大使)“了解希拉克,认识法兰西”,载《希拉克回忆录》 ,李旦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9页。

因此,希拉克总统从当选总统伊始,便大力调整法国的“亚洲新疆界”外交政策时,就是以中国为重点的。1997年希拉克应邀访华,两国签注的联合声明指出,法中两国应该承前启后建立长期、稳定、友好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从而使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⑥吴国庆《法国(“列国志”新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537页。希拉克的这次访问,除了加强两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合作并为其做长远规划外,还对中法两国进一步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更紧密合作,尤其是在促进不同文明平等对话,反对西方“傲慢”⑦Jacques Chirac, Une autre vision sur le XXIe siècle, Conférence à l’U.N.E.S.C.O.2001.,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推动联合国改革,保护环境,促进裁军,反对毒品和恐怖主义方面加强合作,并决定建立两国固定的交往和磋商机制,每年安排至少一次双边高层会晤和两次外长会晤,同时鼓励两国的议会、地方政府和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之间相互交往合作,特别是推动了中法两国中小企业之间的双边贸易。2001年,中法两国决定与2003年和2004年互办文化年,为此后陆续举办“文化年”和进一步构建“中法人文交流机制”打下坚实基础。2004年,中法建交40周年之际,中法两国领导人互访取得很大成功;希拉克在此次访华期间,为在中国举办的“法国文化年”活动揭幕,与中国签订了核能、交通、航空和农业等 20多项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合作重大合同和协议。中国成为法国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法国则成为欧盟国家中第二大对话出口国。“希拉克的访华把两国关系推向新阶段,从而扩大了法国在中国的影响,也推动了世界向多极化发展。”①吴国庆《法国(“列国志”新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538页。

结语

如前所述,希拉克总统是法国乃至世界政坛上的重量级的政治家之一。他曾两度出任法国总理,两度当选法国总统。他有效协调和改变欧盟格局,逐渐构成“法-德轴心”,与此同时积极游说英国,由法德两架马车变成法、德、英“三驾马车”;希拉克认为,英国成为欧盟重要支柱都是必要的,因为这样欧盟就可以不单在外交上,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可以更有效地与美国抗衡或者对话协调,加强欧盟在世界各领域的话语权。旗帜鲜明地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希拉克时代最具象征意义的举动,赢得了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希拉克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对中国社会文化理念中“和而不同”的思想有深刻的认识,并认为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一极,与中国发展全面的合作伙伴关系,既是法国外交的重点,也是世界治理的重点之一。

希拉克外交政策道德理性和工具理性兼备,而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实用主义,他在内心里真诚地尊重世界各国各族人民在人类文明中做出的贡献,由此主张尊重文明文化多样共存,促进不同文明平等对话,反对西方“傲慢”,;他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推动联合国改革,主张在保护环境,促进裁军,反对毒品和恐怖主义方面,均应当在联合国统一领导下进行,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希拉克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对中国社会文化理念中“和而不同”的思想有深刻的认识,认为其与法国一贯主张的“尊重多样性”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中法文明的互鉴,对世界各国人民共建和而不同的世界共同体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希拉克外交法国
法国(三)
法国(一)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法前总统希拉克肺部感染入院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法国浪漫之旅(二)
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