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毛泽东《如梦令·元旦》的红军文化品牌

2020-02-25涂大杭

福建党史月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如梦令三明红军

涂大杭

1930年1月,在从闽西北向江西进军途中,毛泽东写就了著名的《如梦令·元旦》一词:“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这首词是红军文化的宝贵财富,是红军文化资源中的精品。词中提到的宁化、清流、归化(1933年改名为“明溪”)三县现均为三明市管辖,以下概称为“宁清归”。因此,打造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题的红军文化特色品牌,以这一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来引导和带动三明一带红军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并在全国红军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方面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 毛泽东《如梦令·元旦》是宝贵的红军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特指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军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如梦令·元旦》是一首有关红军文化的词,蕴涵了丰富的红军文化资源。

(一)红军文化是可以大力挖掘和利用的红色文化资源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并没有自己领导的军队。毛泽东1926年在主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期间,提出了建立农民自己的武装的思想;在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又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和中国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毛泽东等领导的参加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经过三湾改编,特别是经过古田会议,为从根本上解决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一系列理论、路线和原则问题奠定了基础,对红军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政治、思想、组织基础。1928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1930年后又逐渐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8月,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同年10月,在南方8省坚持斗争的红军和游击队伍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也就是说,红军存在约十年之久,在这期间形成的与红军有关的文化即为红军文化。具体地说,红军文化,指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与苏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以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权为奋斗目标而形成的革命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特色,价值宝贵,是可以大力挖掘和利用的红色文化资源。

(二)毛泽东《如梦令·元旦》是一首有关红军文化的词

毛泽东《如梦令·元旦》全词6句33字,采用细节描写和白描手法相结合的方法,生动地记录了红四军前委和第二纵队长途行军的路线、方向和目的,讴歌了红军战士无坚不摧、胜利前进的革命精神,是一首描写红军革命活动的词,也是一首展现红军文化的词。该词第一句是:“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作者写出了红四军行军途中所经过的三个县:宁化、清流、归化。其中,宁化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苏区重点县之一,也是红军长征的四个起点县之一;清流、明溪也都是中央苏区县。作者还写出了行军途经的这三个县的地理环境特点,写明了红四军为了争取战略转移的胜利而不怕艰苦,所走的大都是山岭重叠、地形险峻、隘口众多、树木茂盛、少有人迹的山间小路。第二句是:“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这句词描述了当时红军为粉碎国民党的“三省会剿”,向武夷山战略转移的情景,展示了美好的革命前景。其中的“直指”一词写出了红军勇往直前的雄姿和气势,是红军文化的具体呈现。第三句是:“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这句词写明了红军在向武夷山下进军的途中,已经可以打出红旗,让红旗在风中招展,这情景非常的壮观和美丽,美丽得像画一样。这既体现出红军在取得战略转移胜利后所产生的愉快心情,也展示出革命武装斗争光明灿烂的前景,显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毛泽东《如梦令·元旦》蕴涵着丰富的红军文化资源

红军文化可分为物质的红军文化和非物质的红军文化。一方面,毛泽东《如梦令·元旦》是红军文化的一部分,是非物质的红军文化,是红军文化中的精品。例如,毛泽东写这首词时,是借“元旦”为题来寓意古田会议之后红军面貌气象一新,既反映了红四军在战略转移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崭新精神面貌,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田会议的召开对红军产生的积极影响,用词的方式展示了中国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光明前景。这首词中所展现出的毛泽东以及红四军将士在行军途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红军文化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这首词中所涉及到的宁化、清流、明溪三县留存着许多与红军有关的人和事,蕴涵着丰富的红军文化资源。例如,宁化是毛泽东、朱德等革命家亲自参与创建的革命老根据地,既是中央红军长征四个起点县之一,又是孕育中央红军的故乡。宁化县革命纪念博物馆摆放着许多当年红军遗留下来的东西,如军号、草鞋等,特别是珍藏着一本全国唯一完整的《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当时红军部队之间的联络调度,就是按此谱进行的。又如,1930年1月9日在清流境内发生的锅蒙山战斗,是朱德率红一、三、四纵队先期进入清流后,在里田的锅蒙山消灭妄图阻止红军前进的敌地方保卫团马鸿兴部600余人的战斗,是红四军主力转战赣南途中经历的主要战斗之一。再如,明溪县有滴水岩红军战地医院旧址、胡坊红军旧址群、御帘东方军司令部旧址张氏大祖厝等与红军有关的保护文物,这些都是物质的红军文化。

二 打造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题的红军文化特色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红军文化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文化,是早期的红色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明的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其中的红军文化富有特色并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打造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题的红军文化特色品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具有政治意义。毛泽东《如梦令·元旦》用词的艺术手法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在古田会议确立了党指挥枪的政治建军原则之后,毛泽东在蒋介石组织江西、福建、广东的反动武装实行“三省会剿”的严峻形势下,率领红四军第二纵队掩护主力转移后,向北经福建连城、清流、归化、宁化等县,西越武夷山,去江西和红四军主力会合,“争取江西”,开辟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巩固红色政权,进行战略转移的情景,描述了毛泽东亲自参与的革命斗争景象,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红军将士具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央苏区精神的重要内容,间接反映了古田会议所作决议的正确性,因而打造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题的红军文化特色品牌具有政治意义。

(二)具有典型意义。毛泽东《如梦令·元旦》反映的是古田会议召开之后红四军的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是红四军为了开辟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巩固和发展红色政权而进行的战略转移。这次行动的成功间接表明了古田会议所作决议的正确性,不仅有助于解决古田会议之前红四军内部在建军原则以及建立根据地等问题上的意见分歧,而且有助于解决红军全军在建军原则以及建立根据地等问题上的意见分歧,是贯彻古田会议所作正确决议而取得的典型成果,具有典型意义。另一方面,宁清归地处原中央苏区,具有非常丰富的红军文化资源,能够比较典型地反映和呈现红军文化的状况,因而打造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题的红军文化特色品牌具有典型意义。

(三)具有教育意义。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中所描述的宁清归当年的交通状况是“路隘林深苔滑”。宁清归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不仅村村通了公路,三县都通了高速公路,现在正在建设快速铁路,由“路隘林深苔滑”变成了“路宽林茂道顺”,交通状况获得了极大的改善,而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高,生产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因此,可以用宁清归的现在和过去对比讲进步,讲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人民特别是苏区人民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讲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具有的获得感,因而打造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题的红军文化特色品牌具有教育意义。

(四)具有激励意义。毛泽东《如梦令·元旦》所体现出来的在艰苦革命环境中洋溢着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展示出来的在困难的斗争情况下无坚不摧、胜利前进的革命精神等,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央苏区精神的重要内容,既属于宁清归以及其他苏区人民,也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在实现奋斗目标过程中,都非常需要这些精神财富作为激励因素。而且,这些激励因素对于处在发展还不够充分的一些地区如一些苏区特别是宁化、清流、明溪等地显得特别重要,特别能够起到现实的激励发展的作用,成为发展的内生动力,因而打造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题的红军文化特色品牌具有激励意义。

(五)具有旅游意义。毛泽东《如梦令·元旦》所提到的红四军第二纵队进行战略转移途径的宁化、清流、明溪三个县,既具有与毛泽东《如梦令·元旦》相关联的红军文化资源,又具有没有直接关联的包括红军文化资源在内的红色文化资源,还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以及其他方面的旅游资源。例如,宁化既是千年古县、客家祖地,也是“苏区乌克兰”、长征起点之一,还拥有天鹅洞群国家级地质公园等星级风景区以及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红军医院旧址、北山革命纪念园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景点等,这些资源具有开发并发展为红军文化旅游的价值;清流、明溪也都有与红军有关的丰富旅游资源,因而打造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题的红军文化特色品牌具有旅游意义。

(六)具有启示意义。毛泽东《如梦令·元旦》红军文化特色品牌的打造,有助于保护、开发和利用留存在宁化、清流、明溪三县乃至整个三明市的红军文化资源,使这些红军文化资源得到尽可能完好地保护、尽可能妥善地开发和尽可能良好地利用,从而发挥出其应有的积极效益;另一方面,通过打造毛泽东《如梦令·元旦》红军文化特色品牌,既能够取得相应的政治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又能够探索和总结出一系列有关红军文化保护、开发和利用的相关政策、方式方法等,从而会对在原中央苏区范围乃至更大的范围内保护、开发和利用红军文化起到积极影响和启示作用,因而打造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题的红军文化特色品牌具有启示意义。

三 打造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题的红军文化特色品牌的若干思路

在打造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题的红军文化特色品牌过程中,既要坚持红军文化品牌的共性,又要突出这一品牌的特色,以区别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古田会议的红军文化品牌,使得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题的红军文化特色品牌更有特色,更富意义,更具价值。

(一)保护开发毛泽东《如梦令·元旦》的文化资源

要切实抓好国家、福建省对原中央苏区县各项扶持政策的对接与落实,充分运用三明市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编制的《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规划》以及其他政策法规等,抓住2017年11月三明市第一批红色文化遗址名录公布的机遇,来保护与《如梦令·元旦》有关的一切红军文化资源。

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尽力开发毛泽东《如梦令·元旦》的红军文化资源:一是形成专门的教育基地。要充分考虑宁清归的财力物力,发挥三明市的统筹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国家、福建省的有关政策,依靠文物保护、革命老区、历史名村、创建基地等项目向上级有关部门和单位争取保护资金,同时争取和利用社会资金。可在三明市的统筹下,整合宁清归三县的红军文化资源,联合在清流林畲毛泽东旧居(被列为三明市第一批红色文化遗址名录一级保护点)内或外或更合适的地点建立“毛泽东《如梦令·元旦》红军文化纪念馆”,在宁化县革命纪念馆内或外或更合适的地点建立“宁清归红军文化纪念馆”,主要收集、展示和讲解与毛泽东《如梦令·元旦》或宁清归有关的红军文化资料,包括实物、照片、标语、史实、故事等。通过“毛泽东《如梦令·元旦》红军文化纪念馆”或“宁清归红军文化纪念馆”以及其他红色文化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二是组织编写出版与毛泽东《如梦令·元旦》有关的资料、故事等,不断充实和完善“毛泽东《如梦令·元旦》红军文化纪念馆”或“宁清归红军文化纪念馆”,将其打造成区别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和“古田会议纪念馆”的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要主题的另一个红军文化纪念馆,使其形成宁清归特色乃至三明特色,以有别于井冈山和古田的红军文化特色、红色文化特色,在红军文化领域的品牌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三是通过毛泽东《如梦令·元旦》文化资源的开发来引导和带动宁清归以及三明其他县(市、区)红军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发展红军文化产业、红色文化产业等;四是开发并形成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题的红军文化旅游项目。

(二)科学筹划毛泽东《如梦令·元旦》的文化旅游

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一词在2009年2月揭晓的由中共福建省三明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开展的“三明十大名片”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十大名片之一,并且排在第二位。因此,这首词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价值。要在进一步考证毛泽东率领的红四军第二纵队当年行军时间、线路、节点、史料的基础上科学筹划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题的红军文化旅游项目和宁清归红色文化旅游线路,使其成为能够促进宁清归乃至整个三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项目和产业,如参观“毛泽东《如梦令·元旦》红军文化纪念馆”或“宁清归红军文化纪念馆”,讲述与毛泽东《如梦令·元旦》有关的历史人物、革命史实、战斗旧址、红色故事、民间传说,穿上红军服重走毛泽东和红四军前委及第二纵队当年走过的一段路,生产和销售特色红军文化旅游商品等,努力将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题的红军文化旅游项目打造成为三明红色文化旅游的品牌项目、特色项目、精品项目,并引导和带动宁清归乃至整个三明红色文化旅游项目的进一步开发和发展。

(三)提升凸显毛泽东《如梦令·元旦》的文化价值

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一词所蕴涵的红军文化,可以看成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古田会议所蕴涵的红军文化的传承和继承;其蕴含的红军文化价值,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古田会议所蕴含的红军文化价值既有共同点,又有相异的地方,因而需要不断地提升和凸显。因此,要利用好三明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三明市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等平台,培养和造就一支热心于三明红色文化研究特别是三明红军文化研究的队伍,加大对毛泽东《如梦令·元旦》、宁清归乃至整个三明红军文化、红色文化的研究力度,不断挖掘、提升其中的文化价值并加以利用,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要在打造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题的红军文化特色品牌的过程中,引导和带动三明红色文化其他方面的研究和挖掘,汲取和融入三明红军文化乃至红色文化的其他方面如“中央红军村”、“红军医院”等的内容,不断地提升和凸显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题的红军文化品牌所具有的独特的区别于井冈山、古田等地的红军文化价值。

(四)传承弘扬毛泽东《如梦令·元旦》的文化精神

毛泽东《如梦令·元旦》所反映的历史已经过去数十年,但这首词所体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展示出来的无坚不摧、胜利前进的革命气概等,对于在新时代不断实现奋斗目标仍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因此,要尽可能地通过QQ、微信、微博、展板、报纸、刊物、课堂、读物、教材等媒介,运用歌曲、诗歌、小说、故事、剪纸、布画、广告乃至话剧、电影、电视、邮票等方式,来传承毛泽东《如梦令·元旦》的红军文化精神,并向宁清归、三明乃至原中央苏区县以及其他地方的干部群众、中小学生以及来三明参观旅游考察的来宾,宣传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要在建立和完善“毛泽东《如梦令·元旦》红军文化纪念馆”或“宁清归红军文化纪念馆”的过程中和基础上,在自觉地对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题的红军文化资源,以及宁清归的红军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乃至整个三明的红军文化、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地保护和开发的基础上,不断地弘扬毛泽东《如梦令·元旦》所具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斗争必胜的信念以及红军文化、红色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其他方面的文化精神。特别是要将毛泽东《如梦令·元旦》所体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其他文化精神结合三明精神和三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以弘扬,将其转化为宁清归人民、三明人民、原中央苏区县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后继续努力奋斗的精神动力和精神力量——这也是打造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题的红军文化特色品牌的最主要目的。

总之,打造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题的红军文化特色品牌,有助于进一步保护、开发和利用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代表的宁清归、三明、原中央苏区县乃至全国的红军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使这些文化资源能够更好地转化为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和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如梦令三明红军
如梦令
如梦令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三明联盟”能走远吗
“三明联盟”不是梦
三明医改应避免昙花一现
我与三明医改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