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下高频电切除肠息肉手术中的配合和护理分析

2020-02-25曹晶散红霞史芳芳

医药前沿 2020年29期
关键词:息肉体征内镜

曹晶 散红霞 史芳芳

(长治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山西 长治 046000)

肠息肉作为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较高,患者临床可出现腹部的不适反应,包括腹痛、腹胀,存在黏液便、血便等症状。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通过微创手术方式,借助内镜进行高频电凝以及电切手术[1]。内镜下高频电切除肠息肉手术费用低,切口较小,术中的出血量也较小,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患者术后恢复也较快。但是手术对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的要求均较高,需进行严格的配合工作[2]。全面护理措施的实施,围绕整个手术过程开展适宜的护理,可全面提升护理质量,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3]。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既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还要注意对患者的生活习惯进行护理,同时还应配合医生完成各项诊治程序[4]。因此本文通过对本院进行的内镜下高频电切除肠息肉手术中的配合和护理进行分析,提出护理改进意见,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本院自愿参与实验的肠息肉患者共计400 例,将患者纳入实验中,病案号为单数200 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病案号为双数200 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女分布比例为113:87,年龄区间为31~78岁,年龄均数为(54.68±4.23)岁;观察组男女分布比例为117:83,年龄区间为32 ~78 岁,年龄均数为(55.12±4.28)岁。术前检查排除内镜手术禁忌症患者。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后,配合进行药物护理、监控护理风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术后实施综合干预措施:

(1)术前指导,患者在手术之前出现各种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因此需尊重患者,全面了解患者的性格、职业以及文化程度,掌握疾病情况,介绍相应的疾病知识,告知患者疾病的可治疗性,逐渐帮助患者克服心中的恐惧,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与疾病做斗争。做好肠道的准备工作,于检查的前晚与当天进行复方聚乙烯二醇溶液口服,促进肠道蠕动,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5]。

(2)术中护理,巡回护士配合,在术前之前核对患者姓名、手术方式、病案号等,对患者进行情绪引导。检查手术器械的完整性,指导患者使用屈膝左侧卧位,并连接电极板。配合医生进行肠镜操作,在肠镜到达指定位置后,注射生理盐水,促进局部黏膜隆起,配合放置圈套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收紧圈套器,收紧需采用适度原则,减少出血。在息肉切除之后,配合医生进行收集并准备固定液,便于后期检测。如术中出血,则协助医生进行止血夹止血,并在手术结束之后将肠内气体抽除,防止腹胀以及穿孔[6]。

(3)术后护理,患者麻醉清醒之后需进入监护室,期间严格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注意体位的护理,术后6h 需保持卧床休息。对术后的饮食进行控制,术后3d 尽量减少软渣食物的摄取,降低肠道负担,在1 周之内禁止使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粗糙的食物,同时应注意避免摄入豆制品,在2 周时间内需要保持大便的通常,防止出现大便的干结。如患者存在便秘的症状,则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缓泻剂,缓解症状[7]。将术后随访相应措施告知,特别是老年患者,需定期进入医院进行肠镜的复检,防止漏诊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首先,对比两组生命体征,包括脉搏、心率、呼吸频次的变化情况。

其次,对比并发症率,并发症包括:大出血、穿孔以及灼伤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 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χ2检验,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生命体征对比

观察组各项生命体征更加平稳,P<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生命体征对比(±s,次/min)

表1 两组各项生命体征对比(±s,次/min)

组别 例数 脉搏 心率 呼吸频次观察组 200 92.34±4.32 102.31±2.58 19.21±1.32对照组 200 113.58±6.87 123.34±3.21 23.46±2.45 t 37.014 72.316 21.597 P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50%,低于对照组9.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结肠息肉在消化道疾病中较为常见,临床中主要使用手术进行治疗[8]。虽然微创手术的实施降低了一些手术风险,但是术后并发症仍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发生率[9]。因此采用全面护理各项措施,术前进行情绪指导,讲解疾病知识,稳定患者情绪,术中配合手术开展各项配合工作,同时在术后进行饮食等指导,可保持更加稳定的体征,便于手术的顺利开展以及术后的恢复[10];护理人员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均与医生展开积极的配合,动态监控整个手术中患者的体征,一旦在手术中出现灼伤等并发症,则及时进行及时的处理,控制并发症率[11]。并且护理人员在进行配合的过程中需注意息肉的牵拉造成的切口撕裂等问题,手术中尽量降低牵拉次数,防止穿孔以及出血[12]。在手术结束之后护理人员需要立即使用止血钳对出血创面进行夹闭,并及时实施术后的各项处理工作,有效控制术后的并发症率[13]。优质护理干预的关键是给与患者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及时消除患者的心理上的负担,辅助完成术前准备工作,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工作要着重注意安抚患者,配合医生,密切观察并发症的情况[14]。表1、2 数据分析,观察组各项生命体征更加平稳,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3.50%,低于对照组9.00%。优质且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提高内镜下高频电切除肠息肉手术的成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医院资源并提高患者满意度。综上,内镜下高频电切除肠息肉手术中配合综合护理各项措施,患者术后的各项生命体征更加平稳,术后并发症率降低显著,有效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护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猜你喜欢

息肉体征内镜
眼内镜的噱头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息肉虽小,防病要早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
内镜下电灼术治疗梨状窝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