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2020-02-25王霞刘娜

医药前沿 2020年29期
关键词:情志耳穴病人

王霞 刘娜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 山东 济南 271100)

心力衰竭即心脏泵衰竭,是多数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是由于多器质性心脏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脏瓣膜病、房颤等),发展到一定时期之后,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的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表现的一组综合症。多数心力衰竭都是慢性疾病,所以又称慢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总体上预后较差,国内相关研究显示,心力衰竭患者确诊后,一年内死亡率可达20%,一年再住院率可达60%,70 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约10%,长长反复发作,再住院率达25%。尤其是老年群体,发病率死亡率高,因此提升对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治疗的重视至关重要[1],临床护理研究发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具有宁心安神、气血调和、经络通畅的功效。对于缓解症状、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2]。 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间,经过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参与到研究中的患者临床情况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符合临床中西医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2)患者没有过敏体质,无严重的精神类疾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3)病人及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 例,男21 例,女19 例;对照组40 例,男17 例,女23 例。两组年龄均值(66±13.5)岁和(65.2±16)岁;平均病程(3±2)年和(2±12)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的治疗、护理,包括①为病人提供舒适安静的病室环境,空气清新,维持适当的温湿度;②饮食护理少量多餐,低盐饮食,适量蔬菜水果,饮水量不能太多;③给予患者心理指导保持良好心态。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心内科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中医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对新入院病人进行全面评估,给予心内科常规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耳穴压豆、按摩内关穴和情志护理。方法如下:①耳穴压豆,选择耳穴(主穴:心、神门、交感、脾、胃、肾,配穴:大肠、小肠、肺),进行耳穴探查,结合病情确定主辅穴位,以酒精棉球轻擦消毒,左手手指持托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个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好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 ~2 分钟。每次以贴压5 ~7 穴为宜,每日按压3 ~5 次,按压的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告知注意事项。两耳交替贴用,隔3 天换一次。功能清心安神,交通心肾。②按摩内关穴:患者前臂需要半屈,手臂内侧中央,腕横纹上方大约3厘米处。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以一手拇指指腹紧按一侧前臂内关穴,先向下按压,再做按揉,每次按揉三四分钟,循环三遍,大约10 ~15 分钟,两手交替进行,每日2 ~3 次。注意操作时不可憋气,按摩时不要太用力,感觉有点酸胀就行。按揉内关穴具有行气活血,安神定志,增加心脏的代谢和泵血功能。③情志护理:入院首日,护士要面带微笑主动迎接新病人,给病人和家属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耐心细致的进行入院宣教,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焦虑恐惧等不适感。在护患之间建立起友好和谐的相互信任关系。对患者的行为表现进行系统了解,针对患者的不同个性特点采用温暖亲切,鼓励性言语缓解患者不适感,适当的进行自我调整配合治疗。顺从患者的意愿、情绪、尽量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鼓励患者发泄悲郁的情绪。对于情绪不稳定的病人更应该耐心安慰和开导。护士不应随着病人情志改变而改变,应镇静自若,不慌不忙耐心询问,善于谅解。慢性病长期住院或生活不能自理者精神压力大,要耐心的安慰开导,讲解情志对疾病的影响和利弊。有条件者适当的开展一些娱乐项目分散、转移患者注意力如听音乐、看报纸,画画书法、做养生操等,减缓患者的焦虑苦闷情绪,去忧解烦,增强信心。根据患者的精神状态,每周1 ~2 次情志护理,每次20 ~30 分钟。(2)在入院第2 ~7 天分别观察所研究对象的反馈情况,包括临床症状、睡眠质量、满意度,做好记录。(3)在治疗后8 ~12 天,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水平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科室自制患者满意度评价标准评定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设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分为1 ~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超过80 分为满意,60 ~80分为一般满意,低于60 分为不满意;②采取生活质量评定量表[4]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水平情况,生活质量水平从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躯体功能、日常生活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结果采用SPSS18.0 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运用百分率(%)表示,以χ2检验;计量数据以(±s)表示,以t检验。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观察组的临床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的临床满意度为80%,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的对比(例)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实施中医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效果更佳。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日常生活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观察组 40 52.73±5.06 53.87±5.23 54.11±5.59 53.68±5.35对照组 40 41.29±5.11 44.92±5.27 48.73±5.62 45.26±5.70 t 值 8.713 6.602 3.717 5.899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常见的老年慢性病,当病人的心脏功能出现异常时,心脏排血量无法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组织供氧不足,导致体循环肺循环障碍表现为气喘水肿等,严重者导致病人死亡[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增高,病人需要长期卧床休养,生活能力差加之情绪焦虑等[4],治疗依从性低,临床治疗效果差。因此提升慢性心衰的临床治疗效果,积极对病人开展护理工作对于改善病人不适症状,提升病人生活质量非常关键。耳穴压豆法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的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通经活络,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中记载,内关穴属于厥阴心包经,为本经络学,按摩内关穴能宁心安神、宽胸理气、疏通经脉、对于心情抑郁或焦虑、调整心率具有显著作用。中医情志护理属于心理疗法,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和气质来引导和改善病人的不良情绪。不同的病症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对患者的认知和情绪变化进行分析,有效的为患者做好思想疏导工作,消除各种消极因素,建立良好的情志状态,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接受治疗[6]。古人云“神者,神也,人神好伸而恶郁,郁则伤神,危害匪浅”,故运用“悲伤以喜胜之”之法进行干预。心藏神功能不及,又易使人悲伤,喜胜忧悲:喜悦时能扩张肺部,使呼吸运动加强,肺活量增大有利于呼吸。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予以梳理开导,将不良的情绪释放出来,使病人心境坦然,心情舒畅。因喜为心志,只有心气舒畅,营卫调和,患者的四肢百骸才能够得到放松,气血才能够通常的运行治疗[7]。综上所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上应用。

猜你喜欢

情志耳穴病人
谁是病人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病人膏育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