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乳腺癌的效果观察

2020-02-25毋爱军

医药前沿 2020年29期
关键词:前哨腋窝上肢

毋爱军

(泽州县人民医院 山西 晋城 048000)

乳腺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严重类型,发病率、恶性程度均较高,且发病年龄越来越低龄化[1]。近年来,受环境和个人生活习惯的影响,乳腺癌患者的数量在不断上升,病情恶化严重,极大阻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研究表明,腋窝下淋巴结处容易存有乳腺癌细胞,因此清扫腋窝淋巴结是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方式,来达到清除病灶的效果。由于腋窝淋巴结网络复杂,术后也容易造成患者上肢疼痛麻木、上肢淋巴水肿等多种并发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极为不利的影响[2]。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产生[3]。本次研究中纳入我院80 例乳腺癌患者,探究采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患者的临床资料

研究中纳入我院过去治疗的80 例乳腺癌患者,收治时间为2017 年7 月到2019 年9 月,患者皆为女性,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 例患者。实验组乳腺癌患者的年龄为31 ~62 岁,平均年龄为(46.57±2.16)岁;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的年龄为29~61 岁,平均年龄为(45.26±2.42)岁。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后开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研究的基本条件,且乳腺癌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均为乳腺癌患者;(2)认知能力良好,能够正常交流;(3)无严重精神障碍;(4)无凝血功能障碍;(5)对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患者;(2)重要器官具有严重的功能障碍;(3)不配合或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研究方法

患者采取平卧位行全身麻醉,将患侧肩部垫高让上肢得到伸展。

对照组患者采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具体方式为:用电刀沿着胸大肌、胸小肌外缘和前锯肌浅面进行游离解剖,对患者行乳房全切术。然后将患者胸长神经暴露,敞开胸大肌、胸小肌外侧筋膜,清扫胸长神经和胸肌间的淋巴组织。最后将腋筋膜敞开,对腋窝Ⅰ、Ⅱ水平的淋巴结进行清扫。手术中应注意的是,尽量避免损伤胸背血管、胸长神经和胸外侧血管主干。

实验组患者采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具体方式为:在手术进行的前15 分钟左右,对患者的乳晕或肿瘤部位的皮下组织进行1%亚甲蓝溶液(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4828)注射,注射量为2 毫升。腋毛边缘切开5 厘米,切口至胸大肌外侧,寻找并切除亚甲蓝溶液标记的淋巴结,对前哨淋巴结立即进行病理冷冻检查。经检查后若为阴性,无需行乳房全切术。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和对比两组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情况主要从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引流量和手术时间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1.3.2 观察和对比两组乳腺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类型主要包括:上肢疼痛麻木、上肢淋巴水肿、皮瓣下积液、术后感染等。

1.3.3 观察和对比两组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我院乳腺科自主研发的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的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和情感职能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每项总分为100 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

1.4 统计学分析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使用SPSS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手术情况和生活质量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若对比数据后P值<0.05,则代表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了实验组与对照组乳腺癌患者在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和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比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发生上肢疼痛麻木1 例、上肢淋巴水肿0 例、皮瓣下积液0 例、术后感染0 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患者发生上肢疼痛麻木2 例、上肢淋巴水肿1 例、皮瓣下积液1 例、术后感染2 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乳腺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3 实验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治疗后,实验组乳腺癌患者在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和情感职能四个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躯体疼痛 社会功能 生理职能 情感职能实验组 40 85.25±3.15 84.51±3.57 85.55±3.68 83.66±3.75对照组 40 79.33±3.35 78.54±2.53 79.85±3.55 79.11±3.85 t 8.142 8.629 7.050 5.354 P 0.000 0.000 0.000 0.001

3.讨论

乳腺癌的致死率较高,是威胁女性患者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4]。临床研究表明,对乳腺癌患者早期进行规范治疗,可有效提升其5 年生存率[5]。因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功能。目前,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是临床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对肿瘤细胞的清扫较彻底,但给患者造成的损伤明显,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不利于患者术后情况的改善[6-7]。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乳腺癌治疗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中,亚甲蓝能够标记肿瘤部位的淋巴结,更利于对病灶部位的观察,清晰直观的进行淋巴结的清扫,不必扩大手术清扫范围,准确高效的对病灶淋巴结进行清除,从而减少了手术带来的损伤和不良现象,对手术治疗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乳腺癌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将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升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有助于促进乳腺癌患者的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前哨腋窝上肢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常按腋窝强心又健体
中纺院海西分院 服务产业的“前哨”
前哨淋巴结切除术在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常按腋窝 强心又健体
红其拉甫前哨班退伍兵向界碑告别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