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分析

2020-02-25甘忠贵卢运龙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29期
关键词:胃肠道免疫组化胃肠

甘忠贵 卢运龙(通讯作者)

(百色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广西 百色 533000)

胃肠道间质瘤是指起源于卡哈尔氏间质细胞的软组织肉瘤,主要与神经细胞与食物消化过程中的肠道运动有关[1]。此类患者并无特异的临床表现症状,因此在临床诊治患者时,并不能依靠问诊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据相关文献显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具有较为独特的病理学表现以及免疫组化特征,可根据患者临床病理以及免疫组化的分析对患者确诊治疗,对提高患者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2]。本次实验针对本院治疗的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以及免疫组化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诊断治疗胃肠间质瘤患者提供可靠的依据,具体实验内容见下文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于本院治疗的胃肠间质瘤患者80 例,其中男性患者45 例,女性患者35 例,年龄35 ~56 岁,患者皆经由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胃肠间质瘤患者;所有患者皆未患有其他严重疾病;所有患者皆呈现严重程度不同的呕血、上腹部疼痛、吞咽困难、黑便、触摸腹部包块等临床症状;本次实验经由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可开展实验。

1.2 方法

本次实验所有患者的检验标本皆采用浓度为10%的福尔马林帮助固定后,将其进行脱水,随后采用石蜡进行包埋以及切片,切片厚度为4mm,随后染色观察患者肿瘤病理组织,免疫组化采用SP 法进行指标检测。

1.3 指标判定

观察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其中病理特征包括肿瘤性质、肿瘤发病部位以及肿瘤细胞;表现为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交接性肿瘤、胃部肿瘤、直肠部肿瘤、小肠部肿瘤、结肠肿瘤、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混合细胞。

免疫组化检查包括CD34 检出阳性率、CD117 检出阳性率、SMA 检出阳性率。

肿瘤交接性以及恶性判断标准:恶性标准:肿瘤可呈现浸润局部黏膜以及周围器官组织;出现远处器官迁移现象。肿瘤交接性标准:患者胃部的肿瘤直径超过5.5cm;患者肠道部位的肿瘤直径超过4cm;肿瘤出现坏死现象,细胞增生较快。如患者出现单项恶性指标或者两项及以上交接性指标时可诊断为恶性肿瘤,如仅出现单项交接性指标时即判定为交接性肿瘤,如患者上述指标皆未出现即可判定为良性肿瘤。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 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表示方式为(n,%),若分析后显示为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析患者肿瘤性质

实验数据显示,80 例患者的肿瘤性质检查中,检出良性肿瘤20 例,占25%,交接性肿瘤40 例,占50%,恶性肿瘤20 例,占25%,由此证明,胃肠间质瘤患者多发生于交接性肿瘤患者。

2.2 分析患者肿瘤发病部位

根据观察分析患者肿瘤发病部位后得出以下数据:胃部肿瘤患者15 例,占18.7%,直肠部肿瘤患者17 例,占21.2%,小肠部肿瘤患者30 例,占37.6%,结肠肿瘤患者18,占22.5%;由此可见,小肠部出现肿瘤的几率明显比其他部位出现肿瘤的几率要高,详见表1 所示。

表1 患者肿瘤发病部位分析

2.3 分析患者肿瘤细胞

根据观察分析患者具体肿瘤细胞后得出以下数据:梭形细胞患者出现35 例,占比43.8%,上皮样细胞患者出现25 例,占比31.2,混合细胞患者出现20,占比25%,由此可见,患者发病后,梭形细胞占比最高,其次为上皮样细胞,详见表2 所示。

表2 患者肿瘤细胞分析

2.4 分析患者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将所有胃肠间质瘤患者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后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数据显示,本次实验患者CD34 检出阳性率70 例,为87.5%,CD117检出阳性率75例,为93.7%,SMA检出阳性率12例,为15%;由此可见,胃肠间质瘤患者免疫组化检查中,CD34 以及CD117 检出阳性率最高,因此在针对该类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中,CD34 以及CD117 是必不可少的一组抗体,详见表3 所示。

表3 患者免疫组化检查结果(n,%)

3.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发病率较低,高发于中老年人群,青年患者较为少见,多数患者患病部位皆在胃部以及小肠部位,肠系膜以及网膜等较为罕见。该类患者并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表现,病程可短至数天,但长期病程可达数年以上。一般情况下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病程多在数月以内,无临床症状[3]。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经由体检发现部分肿瘤较大的患者触及腹部活动肿块,肿瘤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胃镜检查的方式逐渐应用,采用胃镜检查的方式可观察到患者肿瘤部位以及肿瘤的大小。但胃镜检查的方式并不能分辨患者肿瘤内部的免疫组化结果[4-5]。病理学检查具有诊断率高,误诊、漏诊率低等优势,可观察到在大体标本中,胃肠道间质肿瘤直径从1cm 到>20cm 的范围内,呈局限性增长,多数肿瘤并没有完整的包膜,部分肿瘤可以观察到假包膜,体积大的肿瘤可伴随囊性变、肿瘤坏死、局灶性出血、穿刺后肿瘤破裂,也可穿透粘膜造成溃疡出现[6]。一般情况下患者肿瘤发病部位多位于胃肠粘膜下层、浆膜下层和肌壁层。另外肿瘤境界清晰,向腔内生长者多呈息肉样肿块常伴发溃疡形成,向浆膜外生长形成浆膜下肿块[7]。同时临床上消化道出血与触及肿块是常见的病症之一,位于腹腔内的间质瘤,肿块体积通常较大。70%的胃肠道间质肿瘤呈现梭形细胞,部分呈现上皮样细胞,包括梭形、上皮样细胞混合型和类癌瘤、副神经节型,据相关临床研究显示非梭形、上皮样细胞的细胞学形态可基本排除胃肠道间质肿瘤的诊断[8]。此外,胃肠道间质肿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的诊断特征是细胞表面抗原CD117(KIT 蛋白)阳性,CD117 在胃肠道间质肿瘤的细胞表面和细胞浆内广泛表达,而在所有非胃肠道间质肿瘤的肿瘤细胞内均不表达,CD117 的高灵敏性和特异性使得它一直是胃肠道间质肿瘤的确诊指标。CD34 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存在于内皮细胞和骨髓造血干细胞上,它在间叶性肿瘤的表达有一定意义,CD34 在60%~70%的胃肠道间质肿瘤中阳性,但由于它可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仅对胃肠道间质肿瘤有轻度的特异性,平滑肌肌动蛋白(SMA)一般阳性率分别是30%,均没有诊断的特异性[9]。

本次实验针对本院收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观察患者的病理学特征以及免疫组化结果,实验数据显示,胃肠间质瘤患者多发生于交接性肿瘤患者;小肠部出现肿瘤的几率明显比其他部位出现肿瘤的几率要高;患者发病后,梭形细胞占比最高,其次为上皮样细胞;胃肠间质瘤患者免疫组化检查中,CD34 以及CD117 检出阳性率最高。同样,在丘刚[10]的实验中,将其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35 例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结果显示,小肠以及胃部发生肿瘤的患者占比最高,同时CD34 检出阳性率为71.43%,由此学者实验证明,CD34 以及CD117 是必不可少的一组抗体,病理检查以及免疫组化是确诊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应用手段。

综上所述,CD34 以及CD117 是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诊断中较为关键的指标,在针对该类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中可将患者临床病理观察以及免疫组化分析联合对胃肠间质瘤患者进行检查,有利于更准确的对患者作出病情的诊断。

猜你喜欢

胃肠道免疫组化胃肠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