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0-02-25项翠红汪洁李旦黄琛廖雷强徐红赵永芳

医药前沿 2020年29期
关键词:认知度慢性病依从性

项翠红 汪洁 李旦 黄琛 廖雷强 徐红 赵永芳

(上海市奉贤区古华医院 上海 201400)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NCD)(简称慢性病)是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主的一类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30 年慢性病死亡占全球死亡的75%[1]。老年人是罹患慢性病的主要人群,我国60 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为69.13%[2]。药物治疗在慢性病的防治发挥主要作用,大部分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用药依从性是影响慢性病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与依从性差的患者相比,依从性好的患者死亡风险降低44%[3]。然而,用药依从性差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难题,研究表明,近50%的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不佳[4]。

我院地处上海市郊,2000 年11 月经上海市卫生局批准成立“上海市奉贤区老年医院”,开始收治老年护理病人。现有老年内科床位240 张,老年科为医院特色专科。目前长期居住的老年人较多。但迄今尚无系统研究我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水平。本文旨在分析我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为提高本地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药物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12 月在上海市奉贤区古华医院老年科住院和门诊患者284 例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①长期居住在奉贤区;②年龄≥60 岁;③至少患有一种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病;④意识清楚,能配合完成本次调查;⑤对本次调查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非长期居住在奉贤区;②年龄<60 岁;③未患者需要长期用药的疾病;④患有听觉、意识、智力障碍等影响调查结果的疾病;⑤拒绝配合本次调查。

纳入的284 例患者中,男性125 例(44.01%),女性159例(55.98%);平均年龄(74.74±7.50)岁,其中60 ~79 岁206 例(72.54%),≥80 岁78 例(27.46%);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42 例(85.21%),初中以上42 例(14.79%);医保支付280 例(98.59%),自费4 例(1.41%);患病种数≤2 种220例(77.46%),≥3 种64 例(22.54%);长期用药品种数≤2种166 例(58.45%),≥3 种118 例(41.55%);疾病认知度良好188 例(66.20%),认知度不佳96 例(33.80%);药物认知度良好232 例(81.69%),认知度不佳52 例(18.31%)。

1.2 一般情况调查

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患慢性病种数、需要长期用药种数、对自身所患者疾病是否了解。

1.3 药物认知调查

药物认知调查由以下4 个条目组成:①是否知晓药物名称和服用剂量;②是否知晓药物用药方法;③是否知晓用药注意事项;④是否知晓药物不良反应。回答2 个及以上条目为“是”为药物认知度良好。

1.4 用药依从性调查

采用Morisky[5]用药依从性量表评价患者用药依从性。该量表包含以下8 个条目:①您是否有时忘记服药?②在过去的2周内,是否有一天或几天您忘记服药?③治疗期间,当您觉得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症状时,您是否未告知医生而自行减少药量或停止服药?④当您偶尔外出离开医院时,您是否有时忘记随身携带药物?⑤昨天您服药了吗?⑥当您觉得自己的疾病已经得到控制时,您是否停止过服药?⑦您是否觉得要坚持治疗计划有困难?⑧您觉得要记住按时按量服药很难吗?量表中条目1~7 回答“是”或“否”分别计0 分和1 分,其中条目5 为反向计分题;条目8 回答“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总是”分别计1 分、0.75 分、0.5 分、0.25 分和0 分。量表总分8分,评分<6 分为用药依从性差,≥6 分为用药依从性好。

1.5 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药师担任调查员,在医院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评和问答结合的形式进行调查,首先要求患者独立完成调查内容,对于不能自己填写或对问题理解不了的患者,调查员逐一解释问题的含义,并根据患者陈述内容填写完成问卷。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用药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用药依从性

284 例患者Morisky 量表平均分为(6.50±1.64)分,其中用药依从性好的患者219 例(77.11%),用药依从差的患者65例(22.89%)。

2.2 用药依从性的单因素分析

将患者按照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患者种类、长期用药种类、疾病认知度和药物认知度等分组进行单因素分析。依从性差组年龄≥80 岁、患病种类≥3 种、药物认知度不足的患者比例均高于依从性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2.3 用药依从性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与用药依从性相关联的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 所示,年龄≥80 岁(OR=3.203,95%CI:1.699~6.039)、患病种类≥3种(OR=2.656,95%CI:1.374~5.135)、药物认知度不足OR=4.209,95%CI:2.104 ~8.418)是导致服用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

表2 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讨论

药物依从性是指患者对药物治疗方案的遵守和执行程度,是影响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药物依从性的评价方法包括调查问卷法、计数剩余药物法和检测患者血中的药物浓度等方法。调查问卷法由于操作简单,因此在评价患者用药依从性时广泛使用。采用的Morisky 量表包含了用药行为的评价和用药依从性障碍的评估,其效能在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病患者用都得到验证[6]。

结果显示,我院老年慢性病患者Morisky 量表平均分为(6.50±1.64)分,22.89%的患者用药依从差。一项对上海市嘉区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调查发现,62.81%的患者用药依从性差[7]。另一项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口服他汀药物依从性调查表明,35.71%患者用药依从性差[8]。可能不同研究采用不同用药依从性量表、调查人群不同导致结果差异较大。虽然本结果表明,我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总体水平尚好,但仍有多种因素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年龄是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之一,高龄组的患者用药依从性劣于低龄组的患者,这与其他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的研究结果类似[9]。高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和理解力下降,容易发生漏服或错服药物的情况。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关注高龄患者的用药情况,尤其是慢性病控制不佳的高龄患者。

此外,患病种类也会影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本文中39.06%的患病种类≥3 种的患者用药依从性差,这一结果与一项对湖北黄石地区老年人用药依从性调查结果类似[10]。患病种类多的患者往往服药种类也随之增多,而不同药物的服用时间和频次也不同,可能造成漏服或错服。

药物认知度是指患者对自己所服用药物的认识和知晓程度。在本文中,18.31%的患者药物认知不足,且46.15%的药物认知不足的患者用药依从性差。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药物认知度是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之一,这与国外一项对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的研究结果类似[11]。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开展以临床药师主导的慢性病管理,可显著提高患者对降糖药的认知程度[12]。因此,临床药师可通过向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如宣教药物作用机制、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可以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知度。

综上所述,我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总体水平尚好,但多种因素可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临床药师应有针对性的加强对高龄、多病种、药物认知度差的患者的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猜你喜欢

认知度慢性病依从性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托幼园所教师卫生保健知识认知度的研究分析
PICC置管患者置管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综合护理干预改善未婚人流术患者避孕知识认知度效果观察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