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公共环境中雕塑的思考

2020-02-24张岩

收藏与投资 2020年9期
关键词:雕塑艺术文化建设

张岩

摘要:公共艺术环境中的雕塑是城市的一部分,对城市的公共艺术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雕塑艺术在公共环境中具有一定标志性的作用,是公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创作形式,它以独特的空间语言和特定的题材向公众展示出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公共环境;雕塑艺术;文化建设

一、公共环境雕塑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一)抽象雕塑的发展趋势以及抽象形式的泛滥

在现代公共环境雕塑艺术的设计中,由于参与设计创作以及制作的相关人员较多,很多并不是雕塑专业的科班人员,他们对美学规律、材料特性、色彩使用、点线面的组合形态认识不清,对雕塑本身的概念更加模糊,且受社会风气以及经济利益的影响,在设计制作抽象雕塑时盲目照搬,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很多艺术家只为追求形式上的艺术感,采用隐喻或者过分夸张等手法,表达特有的符号和时代精神。这种创作样式和内容“前言不搭后语”,致使作品本身不能和大众有很好的交流,导致社会上大部分人对抽象雕塑持有不理解甚至偏激的看法,使公共艺术丧失了原有的意义。“抽象”概念源于欧洲,很多人以为只要夸张变形就可以称之为“抽象”,却不去思考特定的空间环境需要什么样的雕塑作品。抽象雕塑从形式到内容再到用什么样的材料进行创作都应符合具体环境、符合公共的审美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协调雕塑与公共空间以及广大群众的关系。

(二)公共需求对雕塑创作的影响

雕塑艺术是公共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共艺术所要强调的中心思想也是要凸显艺术的公共性。孙胜银发表的《城市雕塑的现实问题批评》指出,当代城市的雕塑创造应注意体现城市特色,突出城市雕塑的公共性和艺术性。公共则意味着交流、沟通,强调公共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所以环境中雕塑的创作不仅应考虑特定的环境与空间,还要考虑大众对雕塑艺术作品的需求以及审美趋向,这样大众就更容易贴近艺术作品。当然,在现今中国的很多地方,经常会出现尴尬的情况,如苏州的老子雕塑,眼睛紧闭,舌头伸出,露出一个大门牙;湖北美术馆馆长傅中望的雕塑作品《生命》,曾被網友选为“全国十大丑陋雕塑”之一。一方面,大众和艺术家对雕塑的理解角度不同;另一方面,雕塑家是基于自己的观念进行创作的,有的作品并不适合放置在公共场合。此外,还有一部分雕塑作品虽然行内熟知并能理解其观念和创作目的,但大众并不能完全解读其观念及表达的思想,这造成了大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尴尬场面。所以,如何创作出既能满足大众审美,又能尊重艺术家本身想法的作品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三)正确把握城市雕塑作品的内涵

城市中的环境雕塑艺术是一种社会化的艺术,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不同于一般的雕塑创作。城市的雕塑创作要符合并且适应大众的审美眼光,这就要求创作者切身体会并去研究。从大的方面讲,要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以及发展;从小的方面讲,要理解中国普通大众的心理趋向。2014年夏天,我受上海某文化部门委托设计雕塑—孔子的塑像。为了能够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我对孔子的生平和思想作了深入分析。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据《史记》记载,孔子成年后,“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放到现在来说,孔子的身高就相当于今天的1.91米还要多一点。这些神话或者传说都为创作孔子像提供了一些可参考的数据。成功的公共环境雕塑艺术作品离不开对雕塑作品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对文化内涵的不同理解,使雕塑作者和“甲方”出现分歧,甚至出现后者直接干预雕塑作品创作的情况。这会导致两种情况的发生:第一,有时候正确的引导可能会使雕塑作品更贴近大众且更加生活化。第二,“甲方”会将自己片面的理解强加于雕塑作品,最后使雕塑作品偏离了它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导致同行和大众的不理解。当然,作为一名雕塑家或者从事商业雕塑的工作者,一方面要贴近大众,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或者建议,认真考虑雕塑的完成效果;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作品的人文内涵,找出雕塑作品的突出特点,然后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加工塑造。例如对这件孔子像的塑造,“甲方”要求孔子的塑像要“似老非老”“似壮非壮”“似高非高”。我觉得这对我来说真是个难题,如果你想塑造一个贤士、一个慈祥的老者,那么可以参考的东西就有很多,再加上艺术处理,可以达到很不错的效果,但“甲方”似乎并不同意,经过反复协商设计小稿后,双方才达成共识。到现在我都不是很理解“甲方”这种“似老非老”到底是什么意思,也可能是“甲方”的理解太过细腻导致我无法理解。所以城市雕塑创作有时候比艺术创作更难,当然,没有把两个分开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二者也是同一个意思。首先,大家对于雕塑创作对象的理解不同,在表现方式上也有差异,所以能做到雅俗共赏就很难;其次,雕塑艺术因其特有的语言形式,大众不能完全理解。很多外行人对雕塑的要求经常是文字化、文学化的语言,如“似像非像,似笑非笑”等,但这种文化的要求很不专业,且不具有指导意义,这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维并不是雕塑家所需要的。所以,无论是通过哪种方式、哪种角度,我们都应做到认真把控雕塑作品的内涵,从中协调二者的关系。

二、城市公共雕塑如何更好地体现“公共性”

(一)大众审美的重要性

在当代城市雕塑中,我们首要考虑的就是雕塑的融合性,除了环境因素,更重要的还是要以大众为主体,考虑如何更好地拉近雕塑与大众的距离,使得雕塑不再是冷冰冰、高不可攀并孤立于众人的金属。王忠在《公共艺术概论》一书中说到:“后现代超越了艺术唯我独尊、远离日常生活这种机械的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区分,在实践上取消了精英与大众的文化界限,使纯艺术走出象牙塔,贴近大众。”因此,公共艺术设计不是艺术家或者设计师自发的个人行为,大众的参与度也同样重要。回顾让人们印象深刻的公共雕塑作品,大多是高大雄伟的地标性雕塑,真正意义上能让人产生共鸣的雕塑作品少之又少。所以,创作亲切、生动、有亲和力的雕塑尤为重要。在互联网时代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需要无论是大小、形态或者题材上都能使人觉得亲切放松的作品,使人们的生活更富有情趣。日本景观大师野口勇先生说过:“艺术家不为了作品成为博物馆的收藏而去创作,艺术应该更好地服务大众,使公众产生更加愉悦的感受。”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情趣,这种感觉上的差异由很多因素造成:不同的文化程度、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宗教信仰等。所以,如何保证艺术家在表达自己情感的同时,又可以兼顾大众不同的审美层次,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从公共艺术设计出发,我们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大众,从设计之初我们就要考虑把大众感知纳入设计。

(二)大众审美的复杂性

中国人口众多、地缘幅度大、贫富差距悬殊,这些最基本的现状就导致了大众自身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参差不齐,并且大部分人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不高,这也是公共雕塑公共性推广难度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文化水平、年龄的不同以及生活条件背景等差异,使得大众对城市雕塑的认知产生了差别,所以,有很多雕塑因为大众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有限而难以与之产生共鸣。

(三)“以大众为中心”的创作方法

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公众在整体环境中的参与程度,作为公共环境中的雕塑艺术,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如何与公众产生交流。城市雕塑艺术的中心思想是“公共而为之”,它所体现的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美,一旦忽视这个基本要素—人的感受,那么城市雕塑还是以前塔尖上的艺术,失去了生命力[1]。具有可参与性的公共环境中的雕塑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公共环境中大众的活动,甚至起到了一定活跃气氛的作用,给公共空间注入了一定活力。如何对公共环境中的雕塑进行创作是我们要解决和思考的问题。在日常生活的环境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雕塑作品,其摆放的位置大多在人口集中的地点,例如广场、公园等。所以首先在雕塑的安置上,我们要以大众的主要活动区域为根据,并根据周围的环境因素确定雕塑的尺寸、高度。其次要注重采用贴合环境而又新颖的造型,雕塑本身的造型特点会激发大众对雕塑的兴趣,造型可以是抽象或者具象的,给大众以丰富的联想空间以及想接近它的冲动。再次,公共雕塑的选材要恰当,给大众以联想、感悟、思考的空间,使其能通过雕塑作品产生共鸣,对人们的审美趋向也会有一定引导作用。最后,在形式内容的娱乐性上,强调雕塑作品的娱乐功能,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能够向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丰富着城市的文化生活,增添了城市的文化情趣。但无论公共艺术如何发展,都无法忽略以大众为中心和主题的创作模式。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在居住小區、街道、公园、广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安置一些公共雕塑显得尤为重要,周围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水泥、钢筋堆积出来的一座座高楼,相反朝着给大众更多认同感和亲近感的方向去发展。不管怎么说,承建单位和设计师只能代表很小一部分人的立场,其对城市的公共生活定位不一定准确,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以大众为中心的创作方式有助于城市雕塑规划的定位,同时,考虑到不同阶层的大众,以此为依据的创作方法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

张?岩

1988年生,男,汉族,四川成都人,助教,艺术硕士,单位为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艺术教育专业,研究方向为写实雕塑创作。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雕塑艺术文化建设
中西的绘画与雕塑
从欣赏的角度略谈雕塑艺术的特点
以东方的视野展现我国古代雕塑永恒之美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丝绸之路上的西域佛教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