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2020-02-24高谟和

收藏与投资 2020年9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摘要:位于福建省北部的建窑建盏,在宋代进入鼎盛时期,受到了海外各个国家地区的欢迎。近年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对建窑建盏的传承,主要采用了发掘和保护措施。本文着重于研究建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建盏艺术;传承;发展

建盏在宋代文化载体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特别是“曜变天目”“油滴建盏”都是珍品,在日本被看作国宝,享有盛誉。但是,由于南宋国势的衰落,“斗茶”的风尚逐渐减弱。此外,建安地区废弃了许多工业,建盏不再是贡品。元代以来,人们的饮茶习俗由磨茶膏、茶饼改为直接饮用茶或者奶茶,使建盏茶失去了风采,烧制工艺没有流传下去,导致建盏文化近800年来没有持续。在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由于频繁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建盏工艺技术被重新拾起并逐渐走上产业化道路,对其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盏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一)强化政府引导

1.保护资源

对宋代建窑遗址进行重新规划之后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建成符合国家3A级景区标准的文化创意园。当前,从国家文物局已争取到110万元,用于编制建窑遗址保护规划,包括在遗址周围安装监控以及视频设备,加大保护力度,同时还积极引进古窑遗址保护的先进技术,吸取经验,为文物保护工程做好准备,确保遗产公园项目顺利展开。

2.传承艺术

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不仅是遗产,也是国家的精神文化财富。为了将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传承下去,当地政府将国家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精神落实,为将其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创造良好的途径,即建立建盏烧制技艺传承机制,采用宣传教育、产业拉动等方法促进遗产的传承。

3.推广品牌

要传承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走品牌发展道路是非常必要的。2014年6月,建阳区建立建盏协会,主要从事建盏文化宣传工作,对该文化从产业的角度出发予以推广,注重建盏企业的发展,仅一年的时间,建盏协会的会员就已经超过20名。2015年,建盏协会在一些地区还成立了分公司,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推进建盏产业发展

1.建盏文化一条街

建立文化一条街是促进建盏文化快速发展的有效方法。政府提供资金的支持,加上当地企业的扶持,结合个人自主筹集的资金,将当前的高端商铺租回,经过包装之后,引导建盏企业在这里落户。当地的文化体育局承担建盏文化街的管理工作,规范日常经营,为入驻的企业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文化街的稳定运行,不会出现信息失真等问题。通过建立“中国建盏第一街”,促使建盏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2.拓展销售渠道

在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推动下,建阳地区成立了30多家大规模的建盏制造企业,所生产的建盏产品已经销售到全国各地,同时还向海外市场延伸,从日本、东南亚各国已经延伸到西欧国家。

3.做好宣传工作

近年来,建盏艺术产品受到社会的关注,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很多有关中国传统艺术的节目,详细介绍了建盏艺术产品。2014年11月,中央电视台寻宝节目进入建阳,对这种文化产业进行了介绍。在博览会上,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建盏艺术品也得到了宣传。

二、建盏艺术发展现状

从建盏艺术发展现状来看,存在历史资源不足、创新能力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历史资源不足

2001年,建窑的主遗址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由于国内外古玩市场成为人们喜欢的去处,也增加了古建盏的需求量,导致一些国内外游客,对建盏陶进行非法开采,甚至挖掘出大量的古代文物,诸如建盏陶片、垫饼以及匣钵等,主要目的是等待建盏增值以获得利益,导致建窑遗址破坏严重,很多珍贵文物流失。

(二)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资金不足,加之贷款的难度比较大,企业无法强大起来,更无法实现特色化。且由于资金不够、技术水平低、教育不到位,建盏艺术发展受到制约。企业在工艺技术上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且生产水平不高、品种单一化,设计上不能实现创新,加之产业链比较短,没有开发出相关的项目,导致建盏艺术产业不能快速发展。

(三)专业化程度不高

一些建盏艺术产品采用了车间式的生产方式,工商、税务以及产品质量检验等证件不足,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不够完善。一些企业的规模小,不能充分认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还有一些企业没有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技术,即便生产出建盏产品,也不符合建盏窑改造的本质要求,产品中历史文化元素的缺失,使得产品缺少了文化内涵。销售方面,一些销售店铺无法形成一定的规模,只能随意摆放,甚至在地摊上销售产品,不符合相关规范。

(四)人才严重不足

建盏创作局限于个人,不利于规模化发展,既无法形成社会影响力,也不能形成产业化。建盏文化产业人才局限于工艺技术方面,大多为建盏生产技术人才,而建盏创意设计人才严重匮乏,所以,艺术产品缺乏创新性。建盏设计缺乏创新性,文化内涵就无法体现出来,需要充分发掘,否则无法进入世界艺术发展轨道。建盏产品设计风格不具有创新性,而且缺乏创造力,所以建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还需要深入研究。

三、建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建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强化政策保障工作、產业集群规模化、加强产权保护、加大宣传力度、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具体如下。

(一)强化政策保障工作

政府要注重引导建盏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和一定的福利。要对较好的建盏企业给予支持,扩大规模;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成长缓慢,就需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运行市场化投资机制,将文化投资和融资体制结合起来,引进民间资本,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强化建盏电子商务推广,扩大销售范围,采取灵活的销售形式,政府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支持,推进建盏艺术更好地发展。

(二)产业集群规模化

以文化产业集群为龙头,将建盏的设计环节、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一体化运行,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进行推广,完善配套产业集群,将分散的建盏企业集聚在一起,在园区落户,通过合作的方式发展。建盏产品应分为不同档次,包括高档、中档、低档,形成梯队结构,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群众需求。推进陶瓷培训,加大生产体验基地建设力度,建立文化展示馆,发展建盏文化街,不断扩展文化产业链涉及的领域,使闽北特色文化街建设能够带动建盏文化艺术的发展。

(三)强化产权保护

政府应努力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将有关建盏艺术的法律法规制定出来,对企业的不当行为予以约束,为企业产品专利维权提供支持,帮助企业从业人员树立保护意识,督促企业申请专利。将建盏艺术品牌标识树立起来之后,还要实施必要的保护措施,及时注册建盏艺术产品的商标,避免出现抢注的不良行为。通过提高准入门槛,保证产品质量,将有关规章制度制定出来,发挥引导作用,对建盏产业发展起到规范和促进作用。企业还可以合理使用电子芯片技术,对品牌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艺术产品的防伪能力有所提高。建盏所使用的是专用黏土,这种材质是不可再生资源,需要予以保护,保证建盏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四)加大宣传力度

在当地举办建盏文化节,不仅可以促进建盏文化的研讨交流,同时还可以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将建盏技艺以及产品在全国各大会展活动中展示,组织巡展活动,将建盏文化推向海外,做好品牌宣传,促使建盏艺术在国内和国外获得较高的知名度。深入挖掘建盏艺术的亮点,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并开辟新的渠道。在互联网时代,利用互联网平台开设专门的网站,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起来进行宣传,提高建盏艺术的知名度。

(五)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

注重建盏人才引进,还要重视文化创新人才的培养,除了技艺方面的人才之外,还要积极引进和培养建盏设计人才,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建盏人才发展战略中。建盏艺术的产业化发展,需要满足艺术市场的人才需求。因此,学校应承担教育的责任,设置相关的专业以及学科,为建盏文化产业输出人才。一些陶瓷文化产业发展较好,可以组织一批建盏从业人员向其学习,使专业人才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构建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对建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可以促使建盏文化与时代协调发展。

四、结语

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确,发展不仅是重要的方向,也是基本方略,而保护起到了辅助性作用。文章对闽北建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道路进行探索,对该艺术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应采取保护的方法推进建盏艺术的传承,并积极推动产业化发展,打造地方艺术文化品牌,推进城市文化建设,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希望能对闽北建盏艺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高谟和

1974年生,男,汉族,福建建阳人,高级技师,大专,研究方向为陶瓷。

参考文献

[1]刘浩.“非遗”视角下的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传承研究[J].艺术品鉴,2018(36):99-100.

[2]张毅,魏颖.浅谈中国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江苏陶瓷,2019,52(1):10-14.

[3]栾小宇.品牌建设于建盏产业的发展[J].艺术大观,2019(17):1-2.

[4]廖设生.古韵传承,窑变至美—追溯建盏之美[J].神州,2019(11):24.

[5]杨永康,湛磊.浅析地域文化对建盏的影响[J].艺术科技,2020(13):44-47.

[6]王佳譽.浅谈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大观,2019(5):40.

[7]王效成,肖凌峰.浅析粉彩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创新[J].陶瓷研究,2018(3):124-125.

[8]王春华.浅谈陶艺的传承与发展[J].陶瓷,2018(9):74-76.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区域发展篇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