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EG-rhG-CSF预防恶性浆膜腔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研究

2020-02-24王思源张素琴陈盛阳王武龙黄剑辉高文斌

韶关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卡铂浆膜积液

王思源,张素琴,陈盛阳,王武龙,黄剑辉,高文斌*

(1.深圳大学 第三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广东 深圳 518001;2.深圳大学 医学部研究生院,广东 深圳518071;3.深圳大学 第三附属医院药学部,广东 深圳 518001;4.内蒙古科技大学 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内蒙古 包头 014030;5.浙江大学 丽水医院肿瘤内科,浙江 丽水 323000)

恶性浆膜腔积液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限制其治疗措施的实施.腔内积液的局部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积液增长,缓解积液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铂类药物是常用的化疗药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但是,铂类药物的骨髓抑制作用也是临床上需要面对的问题.PEG-rhG-CSF是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长效制剂,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好[1].浆膜腔内灌注化疗药物由于浆膜腔积液的存在,使得铂类药物的浆膜通透、药物清除、代谢等因素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能会引发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相比静脉给药长,是否会导致经PEG-rhG-CSF激活后的骨髓造血功能更易受到化疗药物的损伤,本研究采用单臂、多中心临床试验观察恶性浆膜腔内卡铂化疗后48 h给予PEG-rhG-CSF的疗效观察和安全性评价.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收集临床资料完整的恶性肿瘤合并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126例,男61例,女65例;年龄28~72岁,中位年龄53岁;全部患者中肺癌30例,卵巢癌26例,乳腺癌22例,胃癌20例,结直肠癌12例,原发性肝癌10例,肾癌4例,原发灶不明的恶性肿瘤患者2例.全部患者中,合并腹腔积液79例,胸腔积液53例,心包积液8例,同时合并腹腔积液和胸腔积液14例.

患者入组标准:①经病理组织学、细胞学确诊的恶性肿瘤伴有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患者;②年龄18~75岁;③一般身体状况评分(ECOG)≤2分;④符合化疗条件,WBC≥4.0×109,且无出血倾向;⑤心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无明显心功能障碍;⑥肝功能指标检查:无肝转移者ALT、T-BIL、AST均为正常上限的2.5倍以内,有肝转移者ALT、T-BIL、AST均为正常上限的5倍以内;⑦肾脏功能检查指标,Cr,BUN均为正常上限的1.25倍以内;⑧治疗成员按照“深圳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要求,自愿签署“诊疗告知及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治疗前4周曾接受其他毒药物或者放射治疗者;②具有难以控制的感染,尤其是浆膜腔内感染者;③治疗前72 h接受过抗菌素治疗者,或正在接受抗菌素治疗者;④既往曾经接受过PEG-rhGCSF治疗者;⑤明确诊断具有骨转移的患者;⑥具有明确未获得控制的脑转移患者;⑦有严重的心、肾、肝脏等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或者严重慢性疾病的患者;⑧无法配合完成全部诊疗的患者;⑨预计生存期小于3个月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常规采用浆膜腔穿刺置入“猪尾巴”导管方法实施浆膜腔积液引流术,最大程度的引流浆膜腔积液之后,由导管注入卡铂注射液,剂量AUC=4,每3周1次.卡铂灌注后48 h以后,皮下注射PEG-rhG-CSF(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出品,商品名:新瑞白)6 mg.化疗后监测血常规,观察以下指标: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ANC);②ANC减少发生率和持续时间;③化疗药物应用后到ANC达到最低值的时间;④ANC减少从最低值达到2.0×109以上所需要的时间;⑤血常规其他指标,如PLT;⑥肝脏功能指标:ALT、T-BIL、AST;⑦肾脏功能指标:Cr,BUN.

1.3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标准

抗肿瘤药物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评价标准采用NCICTCAE v3.0分级标准判定.如出现Ⅲ度及以上不良反应应及时上报研究负责人,做出对应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为单臂临床实验,结果以描述性统计为主,定性指标以频数、百分率或构成比描述;定量指标以均数±标准差 ,或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描述.

2 研究结果

2.1 临床疗效评价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至少一个周期的治疗,全部患者共完成治疗306周期治疗,平均为2.43周期,最多治疗5个周期.患者中无因为发生ANC减少而导致死亡发生.126例患者完成306周期治疗中,发生Ⅰ~Ⅱ度ANC减少的37例次,发生率为12.09%,ANC减少持续时间为1.78±1.12 d,中位时间为2.0 d;发生Ⅲ~Ⅳ度ANC减少的17例次,发生率为5.56%,ANC减少持续时间为2.23±1.95 d,中位时间为2.5 d.

化疗药物应用后到ANC减低达到最低值的时间为9.33±1.49 d;发生骨髓抑制的患者,ANC减少从最低值达到2.0×109以上所需要的时间为1.68±1.87 d,中位时间为2.0 d;

2.2 临床安全性评价

全部患者中发生血小板Ⅲ~Ⅳ度骨髓抑制的15例次,发生率为4.90%;以ALT、T-BIL、AST为肝脏功能评价指标的Ⅲ~Ⅳ度肝脏毒性反应的23例次,发生率为7.52%;以Cr、BUN为肾脏功能指标的Ⅲ~Ⅳ度肾脏毒性反应的3例次,发生率为0.98%.

3 讨论

PEG-rhG-CSF是在rhG-CSF的氨基酸序列的N末端共价结合聚乙二醇(PEG)而形成的一种蛋白质.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的PEG-rhG-CSF(商品名:新瑞白)具有分子量大,药物稳定性强,不易被酶解等优点,通过与特异性的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作用于造血干/祖细胞,刺激粒系单核系祖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同时激活终末细胞,是防治肿瘤放疗、化疗所引起的中性粒细胞较少或者缺乏症的有效药物.此外,PEG-rhG-CSF主要通过中性粒细胞的胞吞作用清除,与肾小球滤过功能无关,其药物代谢与患者年龄,肝脏、肾脏功能不相关,尤其适合中晚期患者、合并浆膜腔积液,肝肾功能受损患者的临床应用[1-2].

PEG-rhG-CSF在临床应用中,明确提示一般在化疗结束后24—48 h给药,不建议该药物与放化疗同步或者放疗过程中使用,也不建议在化疗期间使用.其主要原因在于PEG-rhG-CSF激活后的骨髓造血功能更易受到化疗药物的损伤,反而会使得造血功能进一步恶化[3].而合并有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患者,在进行局部浆膜腔内卡铂药物注射的时候,由于浆膜腔积液的存在,将使得卡铂的药物浆膜通透、药物清除、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等因素发生较大的变化.可能会引发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相对于静脉给药更为延长.药物在大量浆膜腔积液中的游离(腹膜)清除率相对较高,卡铂腹腔给药经腹膜药物代谢时,约5 h即可以达到腹腔积液与血浆的药物浓度趋向平衡,卡铂以二室开放模型在24 h内可以被清除63%~73%,在48 h内清除代谢98%以上.由此而言,虽然浆膜腔积液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但是,经过24—48 h的代谢后,浆膜腔内局部灌注给药与静脉给药的药物代谢结局是相似的.而卡铂的相关数据明显优于顺铂的代谢,也体现出卡铂在体内排泄、代谢速度快,体内停留时间短的优势.可见,PEG-rhG-CSF的使用“涉嫌”增加药源性血液毒性可能的想法也无须过分顾虑[4].

在本文的研究中,腹腔药物灌注后48 h采用“一级预防”模式进行PEG-rhG-CSF注射,较好的预防ANC减少和缺乏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治疗疗效,外周ANC治疗后的表现与PEG-rhG-CSF预防静脉化疗结果相当,患者ANC出现的双峰值时间、峰值程度、ANC低水平状态、恢复时间等指标均与既往相关研究相近[2,5-6].未见有相关“药源性造血功能受损”现象发生.此外,患者治疗中发生的Ⅲ~Ⅳ度血小板抑制、肝脏毒性反应、肾脏毒性反应发生率均较低,考虑主要为化疗药物卡铂所致,与PEG-rhG-CSF关系不大,提示临床安全性较好.

猜你喜欢

卡铂浆膜积液
低级别胶质瘤患儿卡铂化疗引发超敏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治疗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卡铂致过敏性休克1例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三种含铂双药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的疗效比较
产水凝析气井积液诊断研究